北方露地中晚熟西瓜高效优质简约化栽培技术规程

来源 :中国瓜菜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_2009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黑龙江、吉林、河南、河北四省均有较大的露地西瓜种植面积,是我国露地中晚熟西瓜的重要产区。仅黑龙江省,西瓜种植面积就达到13万hm2左右, 产值18.2亿元上下。北方露地中晚熟西瓜高效优质简约化栽培模式和过去的传统模式相比,关键的生产管理环节实现了机械化作业,有效地降低了劳动力成本,减少了病虫害的发生,减少了农药的使用和投入,生产出的西瓜产品更加安全,能充分满足消费者对西瓜外观、内在品质和安全性的需求。通过近几年的示范推广,该项技术得到了瓜农、专业合作社和各级农业主管部门的一致好评。本规程适用于露地中晚熟西瓜大规模集约化生产,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本规程适合黑龙江、吉林、河南、河北等地露地西瓜生产参考,但每个省份的技术细节不尽相同。
  1 播前准备
  1.1 选地、整地、起垄
  选择土质为沙壤土,5年以上无葫芦科作物种植、排水良好的地块种植西瓜。土地用旋耕机深翻后起垄。黑龙江、吉林、河南、河北4省的整地、起垄、施肥、覆膜都实现了机械化。黑龙江省整地垄宽为67 cm,种1垄空2垄,空的2垄为爬蔓区。
  1.2 施基肥
  黑龙江采用主垄(定植垄)破垄夹肥技术,每hm2施用硫酸钾肥100 kg,磷酸二铵150 kg,有机肥50 kg。吉林每hm2基肥用量为:农家腐熟肥(鸡粪最佳)45 000 kg,磷肥750 kg,硫酸钾600 kg,采取条施或撒施方式施用。河北采用每hm2一次性底施有机肥750 kg,撒可富(硫基N-P-K为17-17-17)750 kg,硫酸钾375 kg,尿素150 kg或长效缓释控释尿素225 kg。河南露地生产施肥多用在漫灌前撒施,部分地区如中牟县、开封等沙地西瓜产区采用肥水一体化技术。
  1.3 覆膜
  黑龙江、吉林主垄用农机覆膜,边覆膜边打定植孔(播种孔)。黑龙江省的主产区双城采用全膜覆盖技术。黑龙江、吉林西瓜的株行距为40~60 cm×210 cm,每hm2密度为9 000~12 000株。河南西瓜每hm2的密度为4 900~7 500株。河北西瓜每hm2的密度为10 500~12 000株。
  2 直播或育苗
  2.1 品种选择
  黑龙江应用的品种主要有‘晨露182’、‘龙盛3号’、‘百臣1号’、‘ 庆发12’、‘ 庆抗19’、‘ 多利特大新红宝’、‘龙盛喜悦’、‘龙盛喜欢’等中晚熟大果型品种。吉林应用的品种有‘冠龙’、‘深绿8号’、‘双虎’、‘改良京欣6号’、‘新红宝’、‘特大新红宝’、‘庆发红宝’。河南应用的品种有‘凯旋’、‘新机遇’、‘春光62’、‘圣达尔’、‘绿之秀’、‘玉宝8号’、‘龙卷风’、‘格美’、‘高抗8号’,无籽西瓜主要有‘农发3号’、‘金花3号’等。河北应用的品种有‘京欣2号’、‘至上’、‘贵妃’等。
  2.2 种子处理和浸种催芽
  采用40%的福尔马林处理西瓜种子防治西瓜细菌性果斑病。具体操作:40%甲醛原液∶甲醇原液=9∶1配制成福尔马林原液,福尔马林原液和水以2∶3混合配制成40%的福尔马林。40%的福尔马林稀释200倍浸泡种子20 min,中间搅拌种子2~3次。将种子捞出沥干药水,用清水投洗3~4遍,每遍10 min,每次投洗中间搅拌种子2~3次。处理好的种子捞出沥干多余水分,进行浸种催芽。冷水浸泡种子10 h左右,注意要比正常浸种时间短1 h左右。捞出沥干多余水分,用干毛巾擦干表面水分。30 ℃ 催芽,24 h左右出芽,即可播种。
  2.3 播种
  黑龙江露地西瓜播种育苗方式有2种。(1)育苗方式:5月初播种(提前2 d做种子处理)。播种用的泥炭块需提前准备,方法:5年没种过葫芦科植物的大田土,每m3加复合硫酸钾肥0.5 kg,加拌适量杀虫剂和抗枯萎病药剂。先在和泥的容器内加适量水,然后慢慢撒入拌好的育苗土,和成稀泥状,再倒入育苗纸袋中。播种后覆土1.2 cm左右。苗龄20 d左右,生理苗龄2叶1心,5月20日左右定植,每个孔定植1株。(2)直播方式:5月20日左右直播,种子需提前用药剂处理。每个孔播种2~3粒,播种深度2 cm。定植或直播前要浇足定植水。直播方式2叶1心时定苗,选留1株壮苗。吉林中晚熟西瓜品种的播种期多为5月中旬至6月下旬,苗龄期一般控制在30 d左右,洮南市黑水镇甚至还有种植户在7月初播种。播种一般采用直播方式,每穴播1~2粒,株距一般为50~60 cm。河南中晚熟西瓜栽培多采用育苗与直播两种方式,直播一般在4月5—10日;育苗一般在3月20日至4月10日,又分为嫁接苗和自根苗,嫁接常采用的砧木为葫芦,嫁接的方法主要是靠接与插接(无籽西瓜多采用靠接)。河北露地西瓜4月中下旬直播于大田,嫁接西瓜播种在4月上旬育苗嫁接。
  3 田间管理
  3.1 整枝
  黑龙江的整枝多采用免整枝技术。方法为:主蔓伸出后留20 cm去头,其他茎蔓只顺蔓不做其他整枝处理。整个生育期顺蔓4~5次,集中在坐果之前,从蔓伸长1 m左右,每隔3~5 d顺蔓1次,用竹棍捋顺瓜蔓使其垂直于主垄有序生长。吉林一般采用3蔓1果整蔓方式,保留1个主蔓和2个子蔓;主蔓不留瓜,作为营养枝;2个子蔓各选17~20节位左右留瓜,即第三雌花节位。待瓜膨大至鸡蛋大小时,选留一个果型正的,另一个摘除。主蔓和子蔓上的侧枝全部摘除。河南露地西瓜多采用三蔓整枝,随劳动力价值的增高,一些地区开始采用免整枝技术。免整枝稀植技术在近年西瓜栽培中的应用逐渐扩大,667 m2 种植密度一般340株左右。特别是与小麦间作的一些地方,在小麦收获后,种植户只把西瓜蔓整理一下,使之朝一个方向就不再进行整枝和打叉,西瓜的瓜须绕在麦茬上就行。河北西瓜生产多为3蔓整枝和1主1侧双蔓整枝,根据不同西瓜种类、品种,目前生产上相继出现了单蔓整枝及免整枝技术。
  3.2 追肥
  在黑龙江,当西瓜蔓伸到70 cm左右时进行追肥,每hm2施用尿素75 kg,硫酸钾50 kg,空垄(爬蔓垄)撒施后旋耕一遍。河北追肥采用肥水一体化技术,苗期每hm2随水施西瓜营养生长滴灌肥8~10 kg,开花期随水施西瓜营养生长滴灌肥8~10 kg,坐瓜后随水施西瓜生殖生长滴灌肥7 kg,共滴5次,成熟期不再滴施,每hm2肥料施用量为50 kg。
  3.3 授粉
  采用蜜蜂授粉。黑龙江省在7月初开始蜜蜂授粉。每hm2放置蜜蜂4万~5万头。此技术1个授粉季667 m2成本仅用30元,比人工授粉节省70% 成本。
  3.4 疏花疏果
  在黑龙江省,西瓜疏花疏果3~4遍。第1遍疏花打掉根瓜,最好是现蕾或开花就打掉,防止影响以后坐瓜。第2遍打掉第2节位的瓜,原则同根瓜疏花。第3遍和第4遍为选瓜定瓜。待第3、4节位的瓜长至鹅蛋大时,每株选留1个瓜,其他打掉。第18~24节坐瓜,选留1个健康、无畸形的瓜,同时有多个可选瓜的情况下,选留节位高的瓜。
  3.5 间作套种模式
  黑龙江省露地中晚熟西瓜栽培采用套作模式面积较小。最近几年西瓜和矮生食葵套作的模式取得初步成效,并初步形成了栽培技术规程。河南省露地西瓜栽培主要是与其他作物进行间作套种为主,目前主要的栽培形式有 小麦—西瓜—秋菜(菜花、白菜、萝卜、辣椒、豆角等);小麦—西瓜—花生(红薯、玉米、棉花等)。
  4 病虫害防治
  黑龙江、吉林、河南、河北4省病虫害防控喷药技术基本都实现了机械化。在黑龙江省,田间采用巴斯夫的吡唑醚菌酯1 500倍液防治西瓜炭疽病;采用霜霉威盐酸盐1 500倍液防治霜霉病;采用异菌脲1 000倍液防治叶枯病;采用喹啉铜2 000倍液防治疫病;采用先正达的杀毒矾1 500倍液防治白粉病;采用吡虫啉(具体用量根据不同厂家不同浓度而定)防治蚜虫。吉林露地西瓜主要防治病毒病、果腐病。河南露地西瓜病害以枯萎病和病毒病为主,虫害以蚜虫为主。
  5 收获上市
  黑龙江、吉林露地中晚熟西瓜在8月20日左右收获上市,河南、河北露地中晚熟西瓜在7月中下旬收获上市。
其他文献
西瓜天地膜低畦栽培模式具有以下优点:在天地膜栽培中,低畦栽培形成的空间要比龟背畦大1/3以上,更有利于发挥天膜的增温、保墒作用;瓜苗移栽定植时,正值开封地区早春多风季节,低畦栽培时天膜位置相对较低,有利于减少早春风害;由于种植畦相对较低,灌水方便,可做到省工、省时、节水;在天膜开始放风之后,天降小雨即可透墒,可减少浇水次数;低畦栽培坐瓜畦较高,灌水时也只是根部及基部的蔓、叶遇水,坐瓜畦可基本保持干
近年来,江苏沿海地区东台市通过“科技入户”活动,指导城郊菜农应用大棚茄子—丝瓜—青蒜—莴苣的高效栽培模式,茄子667 m2产量为5 000~6 000 kg,667 m2产值为9 000~12 000元;丝瓜667 m2产量为2 000~2 200 kg,产值为3 000~3 500元;早青蒜 667 m2产量为1 800~2 100 kg,产值为4 500~5 500元;莴苣667 m2产量为4
中国园艺学会西甜瓜专业委员会  (国家西瓜甜瓜品种网WWW.NCVCN.NET)     “国以农为本,农以种为先”。西瓜甜瓜生产的安全与品种及种子合法、科学应用密切相关。每年都有生产者因缺少对种子使用相关法规的了解,出现种子使用问题与纠纷,造成各方不应有的损失,甚至导致少数地方影响社会和谐的严重问题。为此有关种子问题的提示仍需警钟长鸣。  《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中“种子使用者因种子质量问题遭受
摘要: 漯丰7号是以L2533为母本,L421-2为父本选育的中熟、大果型有籽西瓜新品种。全生育期约105 d,果实发育期33 d。果实椭圆形,果形指数1.35左右,果皮绿色覆墨绿锯齿条带;瓜瓤红色,瓤质爽脆多汁,口感风味好,中心可溶性固形物11.5% 左右。单果质量6~8 kg,667 m2产量3 500~4 000 kg。果皮厚度1.3 cm,耐运输。适宜河南省及生态相似区域种植,可进行春季露
选用12个西瓜高世代自交系进行6×6不完全双列杂交试验,分析了后代产量及品质等性状的配合力和遗传力。结果表明:除主蔓长度、果皮厚度外,其余11个性状从育种角度,适宜采
摘 要: 欧美圣玉西葫芦是以从山西忻州地方品种中选出的一种白皮大籽西葫芦,经系统多代自交选育而成的稳定自交系B-0105为母本,以国外杂交种经多代分离自交纯化,定向选出的性状稳定的黑花皮长瓜单株H-0203为父本育成的杂交一代西葫芦新品种。属中早熟品种,节成性好,植株长势强;瓜棱不明显,瓜皮淡绿色,瓜面光泽度好;果实纵径19~22 cm,果实横径6.4~7.5 cm,单果质量平均565.5
鲜食榨菜一大棚西瓜1年2熟的种植模式是针对大棚西瓜产区品种结构、茬口安排等方面存在的问题,以鲜食榨菜为突破口,经过几年的新品种引选和试验研究而确立的。该模式较传统种植
小菜蛾为十字花科常见害虫,幼虫危害十字花科蔬菜作物后,苗期受害可引起毁苗,秧苗移栽后因中心叶被害而使新叶无法正常生长,导致毁种,生长后期严重受害可影响包心,引发蔬菜作物软腐病等,造成大幅度减产。上海市青浦区徐泾镇在2001—2004年种植蔬菜面积233.34 hm2,2005年种植面积开始下降为166.67 hm2,2006—2010年在133.34 hm2面积,2011年起稳定在100 hm2面
云南省沾益县属北亚热带气候的暖温带,为半湿润半干燥气候过渡地带,具有高原季风气候特点,年均温差大,日均温差小,干湿季分明,土壤多为偏酸性红壤。年平均气温14.5 ℃,年平均日照总数2 079 h,全年日照率为48.2%,无霜期256 d。光、热、水资源较为丰富,日照充足,气候温和,雨量适中,气温年变幅小,昼夜温差大,气候和土壤条件十分适宜种植西葫芦。西葫芦生长发育适宜温度为13~25 ℃,幼瓜生长
上海市白鹤镇从2004—2012年(春、秋2季)开始种植杂交种苏玉糯1号、苏玉糯2号菜用玉米(江苏省沿江农科所培育),面积在300 hm2,其中50%产品在市场上出售,50% 产品卖到当地菜用甜(糯)玉米罐头加工厂进行深加工,剩下的青玉米秆卖到当地牧场,当作奶牛的青饲料之用。菜用玉米螟属鳞翅目螟蛾科,俗称玉米钻心虫,是蔬菜作物上常见蛀食性主要害虫。一般年份,春季甜(糯)玉米被危害后减产10%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