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学习电脑程序之研究

来源 :信息技术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zx66cz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题记:如何开展电脑程序教学,一直是中小学计算机教育的难题。为解决这一难题,很多信息技术教育专家开发出了许多工具,比如Logo、易语言等。《小学生学习电脑程序之研究——以 Stagecast Creator创作游戏为例》一文,通过Stagecast Creator这一工具,对电脑程序教学进行了探索,以便供中小学电脑程序教学的教师借鉴和参考。
  
  ● 研究动机与目的
  
  在台湾的信息技术教育课程中,程序设计的学习课程是从七年级开始,从认识程序语言、了解其功能与应用,到中学阶段了解结构化程序设计逻辑概念、检测程序错误的方法以及出错的工具等。然而,在美国k-12的电脑科学课程中,k-8阶段是电脑科学的基础,学生要学习电脑科学的基本概念,以及学习简单的演算思考想法,学生通过条件句或循环的描述,学习解决有关演算的问题。被称为教育信息化奠基人的Papert教授认为学生可以学习电脑程序,他于20世纪60年代发展出来的一种程序语言Logo,目的就在于提供一种简易且功能强大的电脑程序语言,以帮助儿童跨出学习撰写程序的第一步。他认为学习程序将可使儿童的思考方式更有条理,并提升逻辑判断能力。学生学习电脑程序语言,可以增进学生对数学的了解,使学生从较低的认知层次进步到较高的认知层次,在Logo的学习环境,可以帮助学生展现他们的认知发展过程。
  一般人都把程序设计看作相当困难的工作,虽然他们接受过正式的培训,但仍对“程序设计”充满畏惧。一般而言,人们第一次学程序,他们的第一个“程序环境”通常是“电脑语言”,而学习程序的主要方法是先学习程序语言的词汇、语句格式和指令,接下来学习“演算思考”,以及如何描述被执行的步骤或算法。然而,事实上这种方法对初学者是困难的,而Stagecast Creator (以下简称SC)是一个让使用者单纯去学习推理思考的程序语言,学生可以专心在算法、行为以及执行所设计的游戏或模拟的情境。因此,有许多教育者提出用SC来教授k-8的学生电脑科学的基础概念及演算思考的技能。由于学习SC不需花费时间在如何写程序,故SC程序语言的学习对年轻的程序设计者而言是容易上手的。此外,有学者提出以数字游戏融入教学应用作为解决问题的方法,因为他们认为游戏具备的娱乐效果与身历其境的特性,能够刺激学生的学习动机。在国外的相关研究中发现,小学学生已有操作游戏设计软件的能力,这样的学习对学习者亦有许多帮助。因此,如何应用数字游戏于教学,结合电脑科学的学习,不仅能学习电脑程序语言,也能应用所学创作出游戏。换言之,利用游戏的特性刺激学习者的学习动机,以便学习者能持续地进行学习,最终达到预期的学习目标。基于以上的文献及动机,本研究以小学六年级学生为研究对象,通过一学期的SC教学,探讨学生学习SC的学习成效及用SC创作游戏的感受经验。
  
   ● 研究方法
  
   1.研究对象与研究设计
  本研究以小学六年级16位学生(女生7位,男生9位)为研究对象,受试者虽然没有游戏制作的经验,但具有基本的电脑技能,其中14位(87.5%)学生曾学过Flash。受试者被安排为期16周(每周80分钟)的SC课程。为了解每位学习者在参与本课程前使用S C的自信心,在课程开始前进行“电脑自我效能调查”,并经过教学范例、同伴学习、游戏创作与观摩、评价等教学环节,在进行教学范例课程及游戏制作后,再进行“Stagecast Creator操作自我量表”;最后,在游戏制作结束后进行访谈及问卷调查,以便了解学生学习SC的成效及游戏创作的感受与经验。
  2.研究工具
  Stagecast Creator 是一套程序编辑工具,通过友好的图形化使用者界面,学生可以“模拟电脑游戏”。只要通过简单的鼠标操作即可达成“示范式程序设计”和“可视化前后规则”的概念,让影片中的角色产生互动而且可以在模拟环境中互动,如下图所示。
  使用者也可以“创造一个规则”,然后选择角色安排在程序中。规则制作窗口就会显现目前的角色的状态。换言之,使用者可以不写任何一行程序,只要通过鼠标的操作,使用者就可以容易地建立角色、设定属性、制订行为准则,并且验证所设定的规则。
  
  2.学习者的Stagecast Creator操作技能
  为了了解学习者在学习SC与游戏制作过程中,是否习得如何操作SC,以及学习者自我效能的改变情形,在教学范例课程学习结束后,实施“Stagecast Creator 操作量表”前测,完成游戏创作后实施后测,问卷结果如表2所示。
  问卷的五个维度的后测表现上皆优于前测,在个别维度中的前后测平均值皆在4 分(符合)至6 分(非常符合)之间,这表明,学习者在Stagecast Creator的学习上有很好的操作技能。在t 检验方面,除了“互动进阶设定”之外,其余四者在前后测的差异上有显著差别,“互动进阶设定”维度上只有提升但未达显著,可能是因为在功能上较为复杂且困难。在其他有关Stagecast Creator操作技能调查方面,有81.3%的学生认同“SC是个很容易创作游戏的软件”及“范例课程对设计游戏有很大的帮助”,而所有的受试者都认为“理解SC的规则设定,才能设计好游戏”,87.3%的学生认为“通过学习SC,对电脑程序的认识有帮助”,93.8%的学生认为“学习SC后,觉得自己对电脑程序不再觉得害怕和陌生”,83.8% 的学生“能观摩同学创作的游戏,也能给予对方反馈”,81.3%的学生认为“用SC来创作游戏,可以考验自己的推理能力”。访问学生对SC的认识与看法,整理如下:
  我觉得SC这个程序设计的不错,操作简单,可以让对电脑一窍不通的新手迅速成为制作游戏的大师(s06)。
  我觉得这个制作游戏的软件很特别,而且越用越有趣。一开始学习十八个范例课程,觉得很简单,但之后自己操作起来,就觉得很复杂、困难,不过最后做出来的结果还算满意。 (s10)。
  我认为 SC范例课程的学习十分实用,例如换场景、用方向键移动角色等规则都可以用在制作游戏上。所以我建议大家在制作游戏之前先去玩玩看范例课程(s07)。
  SC它是一个简单易懂、十分容易操作的程序,可以拿来做游戏,游戏可以设定成键盘或是鼠标操作,角色、场景样貌可以自行创作,规则种类很多,可以发挥自己的想象力(s04)。
  在正式设计游戏前,对于教学范例的引导,对软件的熟悉度、接受度,以及游戏创作是否有帮助,学生反应如下:
  我觉得会更容易了解课程内容,了解如何操作并可以增加熟练度(s01,s02,s03,s06,s07,s11,s12,s13,s14,s16) 。
  我觉得会更容易了解,不会时可以再回去看(s04,s05)。
  我觉得对自己学习SC很有帮助,可以照自己的速度一步一步的学(s08)。
  我觉得有范例带着学习比较容易了解,但如果有中文会更好(s10)。
  3.游戏创作
  在完成课程范例的学习后,学生开始制作游戏。大部分的受访学生都认为SC容易上手且功能很多,有些受访者也提到虽然会使用到每一个功能,尤其是比较复杂的功能,但是都有能力用SC制作出游戏,甚至大部分的学生能制作出三个以上的游戏。游戏创作后,需要观摩同伴的作品,其中学生的反馈如下:
  我觉得我最欣赏的是s10 的弹珠台,因为这是他突发奇想做出来的东西,完全没有抄袭别人。这个游戏利用了随机数的方式,让你不知道弹珠要从哪里掉下来,这是我没有想到运用“随机数”的方式。因为他的作品很独特,因此我觉得他的东西最具吸引力(s11)!
  在游戏创作部分,学生在利用SC制作出属于自己的第一个游戏时的心情如下:
  我觉得真有趣(s01)。
  觉得很有成就感(s02,s08,s14,s15)。
  很兴奋也很松一口气,“终于完成了”(s03)。
  很开心,经历千辛万苦终于做好了,很感动毕竟是第一次做(s04,s12)。
  很开心,终于做好了(s09)。
  不可思议!我成功了(s11)!
  很期待成果(s13)。
  虽然有点困难,但是觉得有趣(s16)!
  
   ● 研究结论
  
  通过引导小学学生使用SC程序编辑工具,探究学生学习SC的学习成效及用SC创作游戏的感受经验,本研究结论如下:
  (1)学生认为有信心用SC完成指定的练习与游戏设计。大部分的学生接触SC程序编辑软件后,都觉得学习SC是有趣而且新奇的。
  (2)学生在“Stagecast Creator 操作量表”的前后测结果表明,学生在SC的学习上有很好的操作技能。此外,有八成以上的学生认为通过游戏创作后,如果能有机会再次熟悉SC的规则,则将巩固学习技能,而且能考验逻辑推理能力。有九成以上的学生认为学习SC后,觉得程序不是那样令人畏惧。
  (3)在游戏创作方面,大部分的学生都认为SC容易上手而且功能很多,而且有能力用SC制作出游戏,甚至大部分的学生都能制作出三个以上的游戏。
  点评:在中小学,很多学生对程序设计充满了恐惧。如何解决这一问题,一直是信息技术教育者探讨的话题之一,而辅助教学工具,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途径之一。为此,国内很多学校使用了很多程序设计的工具,并对其进行了研究,积累了很多经验。在这些工具中,比较有代表性的就是Logo与易语言,但对于Stagecast Creator,则经验不多。本文提供了一个使用Stagecast Creator来促进电脑程序教学的研究案例,为如何使用Stagecast Creator促进电脑程序教学提供了一个窗口,也为电脑程序教学提供了一种可借鉴的思路。
其他文献
利用Web2.0工具于在线课程教学中,不但能增强我自己在课程设计方面的创新潜能,而且能帮助激发学生在基于项目的学习中的创造力。作为一位网络高中的教师,我在课程设计上给予学生更多的自主性。我利用博客,发布简短的学习指南来指导学生使用一些Web2.0工具,以及允许他们挑选博客上提到的任何一种方法来完成学习项目。这样不仅能帮助学生学习掌握Web2.0工具,更重要的是这些工具激发了他们的创造力。  我是如
陈凯,毕业于上海师范大学,现在上海位育中学担任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工作,近年来,致力于创造力思维的培养以及开源教育思想的推动,开设网站“魔法师的哲学秘密”(www.magicofsarah.com),“超光速苹果”(www.31390.com/blog/apple),“源创教学”(www.wentry.org)等。    这是一个创造力相关课程的Web2.0平台,一些虚拟的角色、几条重要的线索、许多
随着自动化控制技术的发展,可编程控制器(PLC)的应用越来越广泛。PLC系统的抗干扰能力是关系到整个系统可靠运行的关键。本文介绍了PLC运行的干扰类型及来源,并提出抗干扰设计的实施策略。     电磁干扰的类型及来源    影响PLC控制系统的干扰源大都产生在电流或电压剧烈变化的部位,这些电荷剧烈移动的部位就是干扰源,常分为共模干扰和差模干扰。共模干扰是信号对地的电位差,主要由电网串入、地电位差及
通过对Moodle平台不断地实践和尝试,我们发现,Moodle平台提供的数据库功能是收集和加工信息的有力工具。建立数据库,主要考虑以下要素:信息条目的设定、信息的媒体属性、信息的输入、信息的搜索和排序。通过对研究对象的分析,我们可以灵活地设定信息条目,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媒体属性,包括文字、图片、数字、网址等。通过网络,学生分小组将获取的信息输入数据库,教师可以通过更改模板修改搜索信息时每页显示的条
信息时代教师的专业化发展  《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标准(试行)》,是我国中小学教师的第一个专业能力标准。开展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训,是加快推进教师信息化专业发展的重要举措;而搞好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训,更是一项惠及广大中小学教师的重要挑战。在本期“信息时代的教师专业化发展”中,我们为大家介绍以佛山市南海区为个案的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训项目经验。  主持人:胡小勇(huxiaoy@hotmail.
在大多数学校都已经普及的校园网站,除了介绍学校的基本情况,或作为行政管理的一个工具,还应发挥怎样的功能呢?在对信息化领导力的关注中,我们首先将目光聚焦在校园网站上。从本期起,本刊将连续三期,从网络校本教研、基于校园网的学生活动、基于校园网的家校社区互动三个方面进行系列报道。如果您个人或学校对于后两个方面有实践、成绩或思考、困惑,请及时与我们联系,在下期杂志上与全国的读者朋友分享。  虽然大多校园网
近年来,“魔灯”(Moodle)课程管理系统在中小学课程改革和教学活动中的应用越来越多。许多地区和学校组织教师学习掌握“魔灯”的课程设计方法,深入研究如何将“魔灯”与日常教学结合在一起。  “魔灯”的推广与应用,使学科、学校、地域之间不再是壁垒森严,而是“相互打通,彼此印证”。教师在这样一个不受空间、时间限制,易于交流、探讨、学习的便捷性网络教研环境下,开展教学、教研活动,显得更加游刃有余。教师们
关键词一背景·前景  背景  1.“尊重、民主、和谐”校园文化的积淀:浙江省苍南县第一实验小学长期以来秉承着一种人本民主与科学规范相一致的校园文化。学校管理的理念是让所有成员工作生活在一个规范有序又富有人文气息的环境中,在这个环境中,领导与教师、教师与教师、学生与老师,相互尊重、相互理解、和谐融洽。“尊重、民主、和谐”的办学思想,是学校在宏观把握教育发展方向的基础之上的微观思考。近几年来,这种办学
华硕服务器为中科大搭建高性能集群运算平台    为配合高校学科对高性能计算的要求,降低高校总体硬件成本,为高校直接创造价值,华硕为中科大构建了以RS161-E4/PA2为核心应用的高性能集群运算平台。该平台由16台高性能的华硕服务器RS161-E4/PA2通过高速计算网络连接到一起组成,并通过监控系统和一组集群管理软件对其进行有序管理。  华硕服务器RS161-E4/PA2 基于两颗双核AMD O
金陵,苏州市电化教育馆馆长,中学高级教师,香港中文大学资讯科技教育促进中心“‘利用网志促进中小学生中文阅读与写作’老师训练课程”项目顾问。   金馆长,您好!非常感谢您在百忙之中抽空接受我们的采访。作为第六届NOC活动教师网络教研团队赛项的裁判长,您对该赛项的开展情况是最有发言权的。您能不能谈一谈,第六届NOC活动教师赛项网络教研团队的开展情况?  金陵馆长:第六届NOC网络教研团队赛项历经三天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