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乐道德作业:小学生道德体验的新载体

来源 :小学德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mzhkj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给孩子一个快乐的校园、让德育走进孩子的心灵,基于这样的认识,学校提出了“快乐道德作业”这一德育新举措,根据学生品德发展规律,设计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道德体验项目,培养学生自觉关心他人与周围事物的意识和习惯,并引导他们从中体验快乐。学校配合德育活动进行了情感作业、游戏作业、节假日作业等实践尝试,并探索出了行之有效的作业反馈评价方式。
  
  情感作业——学会感恩,让生命充满爱
  
  一个不懂得分享与感恩的孩子,就像一条不会呼吸的鱼。一个习惯了独享“自我中心”的孩子,终归要走上需要分享与感恩的社会。作为教育者,不仅要培养孩子的智商,还应从小培养孩子的情商。情感是人的生命态度的重要表征,情感的存在、表达方式及其质量反映着人的精神面貌。“情感作业”就是让学生通过行动来建构道德标准,在体验活动中激发、升华情感。情感作业涉及对父母的爱、对同学的爱、对老师的爱、对家乡的爱、对祖国的爱等各个方面。
  
  1 “家务劳动券”
  “家务劳动券”是每位学生自行设计的一种家务劳动凭据,包括扫地券、打杂券、跑腿券、洗碗券等,券上标明服务时间和次数:仅限一次,时间30分钟,无限制等。当父母需要孩子做家务的时候,只要撕下一张券就能使孩子很乐意地完成。
  “家务劳动券”针对每个家庭的具体情况,让每个孩子自主选择愿意承担的家务,让孩子在活动中体会到父母对自己的关爱,体会到父母劳动的辛苦,同时也锻炼孩子的劳动能力。
  
  2 “情感支票”
  “情感支票”是学校为培养学生的责任感提出的一种快乐作业形式,要求每个孩子根据各自的情况,自主选择“情感支票”的支付对象(可以是同学、老师,也可以是亲人、祖国等)、支票内容(可以是为同学提供帮助,也可以是为社会做一件实事)、有效期限等,收到支票的同学、家长或者老师,则可以在需要的时候要求对方兑现“情感支票”——即完成自己承诺的情感作业。当“情感支票”兑现后,开出“情感支票”的学生即可获得一定的积分,这些积分纳入到班级的积分奖励制度中,可以在每周评选“优秀学生”时使用。
  
  游戏作业——乐中学,趣中玩,玩中悟
  
  爱玩是孩子的天性,孩子的成长过程几乎都伴随着游戏活动。可以这样说,人类实际上正是通过游戏走向成熟的。如果能根据小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设计一些道德游戏作业,让孩子在玩游戏、享受游戏的过程中对道德规范加以了解,加以内化,则有助于提升孩子的道德修养。
  
  1 德育棋谱,无痕渗透
  下棋是一种有益的游戏活动,不但能锻炼孩子的意志力,而且能促进孩子的思维发展,提高他们的合作能力。学校在原有“红色之旅”德育棋谱开发和研究的基础上,遵循小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面向全体师生、家长提出“快乐德育棋谱”征集活动。所征集的德育棋谱充满创意,内容涉及环保、文明、礼仪、卫生等各个方面,棋谱形式活泼多样,形状五花八门。学校将获奖棋谱印制并分发到各个班级,学生对这些棋谱表现出极大的兴趣,课余玩、节假日带回家玩、班与班交换着玩。在不断玩棋的过程中,不仅收获了快乐,也潜移默化地接受了文明、礼仪、卫生、环保等知识,树立起正确的道德观念,养成了良好的行为习惯。
  
  2 童谣游戏,文明相随
  游戏在学生的课余时间、课外生活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课间十分钟是学生放松心情、释放压力的平台,开发课间德育游戏是学校德育工作的一个新渠道。学校通过举行“开展快乐课间活动,编写健康文明童谣”活动,将一首首简洁明快、幽默风趣、琅琅上口的童谣制作成学生打乒乓球、扔沙包、踢毽子、跳绳、跳远、拍球、跳皮筋时的伴奏曲,充分发挥童谣潜移默化的熏陶感染作用,让学生在课间游戏中塑造开朗乐观的人格,培养美好的情感,提升道德素养。
  
  3 绿色网游,快乐成长
  网络游戏作为一项新兴事物为青少年所接受和喜爱,如果有效地加以引导,让其为我所用,不仅能够改变传统的道德教育方式,而且能为学生的道德实践提供方便,发挥德育应有的魅力。为了不让孩子因沉迷于网络游戏而影响学业,学校应主动占领网络阵地,让绿色网络游戏进校园。因此,学校因地制宜,构建了校园网络德育基地:在闯关游戏《寻找烈士》中,学生可以找到自己最敬仰的烈士,为烈士“点”上寄托崇敬之情的红烛,重温英烈事迹,参与网上留言等,通过一步步闯关,达到最理想的级别,以此激励自己继承先烈遗志,努力学习,报效祖国。除此之外,网络德育基地还创设了《新闻快讯》《网上红领巾》《道德知识竞赛》等栏目。
  通过多形式、跨越时空、灵活便捷的搜集、处理与运用德育信息,网络成了永久性开放的特别德育基地。
  
  菜单作业——自主选择,弘扬个性,放飞潜能
  
  所谓菜单作业就是根据节假日设计一些时尚的、学生感兴趣的、可以自主选择的道德作业,让学生在过节度假之余增长见识,拓展能力,促进德性的养成。
  “寒假直通车,快乐到彼岸”年味道德作业,以菜单的形式推出“十种快乐”,即快乐的爱心使者、快乐的形象设计师、快乐的拜年客、快乐的银行家、快乐的烹饪师、快乐的安全员、快乐的年俗体验者、快乐的摄影师、快乐的小读者、快乐的环保卫士。每种“快乐”都有具体的活动内容,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自主选择其中的几项作业来完成。如“快乐的环保卫士”,学生除了从自身做起、从小事做起,宣传环境保护的意义之外,还可以在寒假利用废弃物品制作各种各样的小工艺品或者搜集、整理一些行之有效的环保方法,并于开学初返校后交流和评比。“快乐的烹饪师”要求学做一道菜或者一种点心,并将制作过程写下来,配上相关图片,开学初上交图文并茂的菜肴介绍。年味道德作业让孩子们个性飞扬,在动手操作中体验快乐,享受快乐。
  “小课堂放假、大课堂开学”,类似这样的菜单式道德作业,学校每逢寒暑假或节假日都会推出,以此凸显学生的个性,加强对学生的道德教育,提高学生社会实践能力,提升学生的精神品位。
  在进行道德作业设计的同时,我们还不断探索多元化的评价和反馈方式,开发了积分奖励制度、快乐德育卡、德育展示天地、光荣时刻、快乐驿站等行之有效的评价平台。多样化的道德作业设计激发了学生践行的兴趣,而多元化的评价和反馈更促进了学生德性的养成。
  教育的真谛是爱!通过多样化的道德作业及多元化评价和反馈,在道德教育中注入娱乐元素,挖掘教育本身的快乐因子,让学生在快乐中参与、实践、体验,从而健全人格,培养高尚情操,自信地成长!
  
  责任编辑 李红霞
其他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