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互动式自主学习策略研究

来源 :语数外学习·下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abobo3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牢记以生为本的教育理念,采用“互动式自主学习”课堂教学模式,让学生通过自学探求知识。那么,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该如何实施互动式自主学习呢?对此,笔者结合教学实例,研究出如下策略,以抛砖引玉。
  一、转变观念,转换角色,促进互动与自学
  以教师为权威、灌输讲解是传统语文教学的普遍现象,在这样的教学模式中,教师操控了学生的学习,学生扮演着服从者、被动接受者的角色,制约了师生、生生的互动与交流,剥夺了学生自学探索、合作交流的权利,其对知识的获得源于被动听课与接受,并非自主习得。在如此缺乏自主性、互动性的环境下,学生怎会乐于参与,自学能力怎能得到锻炼,语文课堂又怎会呈现勃勃生机呢?所以,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要转变观念,重新定位师生角色,打造互动式自主学习课堂。
  首先,在“互动式自主学习”模式中,学生居于主体与中心地位。在教学过程中,要改变“教师讲,学生听”的单一模式,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促进文本对话、生生互动,充分发挥学生的潜能,使其张扬个性。其次,教师不再居于主导地位,而是学生自学的引导者,要调动学生的参与热情与探求欲望,促进师生交流;教师是资源与素材的提供者、活动的设计者,要明确教学任务,尽量让每个学生都有事可做、有话可说,让他们讨论合作、各得其所;教师是活动参与者、思维启发者,在学生自学的基础上,点拨启发,营造互动的氛围。如在教学《社戏》时,引导学生自选内容进行探究性学习,比如“归航偷豆”“看社戏前的波折”“钓虾放牛的乡间生活”等,汇报交流,由学生提出不懂的问题,师生共同探讨,解疑释惑。
  二、优化活动,学生自学探究,对话与交流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要实施互动式自主学习,教师需引导学生自学,优化活动设计,给学生更多探究、交流的空间,使其自读与合作,教师该“懒惰”时就不要“勤讲”,该“吝啬”时就不要“直接给予”,该“旁观”时就不要随意“插手”,从而由“教”转为“导”,从“牵”转向“陪”,而学生由“被动听”转为“主动问”、“主动探寻”,推进学生自主学习,促进师生、生生、文本的多向对话与互动。
  首先,学生自读,质疑问难。在互动式自主学习中,学生自己要思考,投入情感,而不是被教师牵着鼻子走,不是单纯的问与答。这就需要教师给学生自读、自悟的时间,使其自我感知、质疑问难。由于学生的认知能力、思考角度不同,他们会提出不同的问题,有些问题甚至超出教师的预设,给课堂讨论、共同探讨提供生成性资源;教师则应不拘一格地呈现典型疑问,推动互动交流。其次,交流互动,碰撞升华。在初中语文教学中,若要实现互动式自主学习,教师要将解决问题的机会交给学生,使其协助合作、讨论辩论,促进自学与互动。比如某位学生提出一个疑问,可请另外的学生回答,其他学生补充与改进。特别是对有探究价值的问题,可采用集体交流的方式,让学生碰撞出思维的火花。另外,还可采取角色扮演、体验与互评的方式。如教学《端午日》,分析比赛的精彩场面时,教师可让学生当记者进行采访。注意:采访者要想好采访哪些人,比如参赛青年,旁边观看的小孩、妇女等,还要准备好采访的问题,而后双方相互点评。这样,若要采访成功,学生需结合文本内容做好准备工作,并在采访与点评的过程中互动交流。
  三、网络铺路,拓宽学习空间,强化互动与自学
  语文课程自身的特点要求教师掌握丰富的教学资源与信息,而不是局限于教材,否则,语文教学会陷入僵化枯燥之境,无法诱导学生主动参与。另外,课程标准提出要注重自主、探究的学习方式,而这些探究既要立足于教材,还要拓宽学习范围。信息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为教学提供了大量的资源,让教师能够“快、准、短”找出所需材料,解决资源需求问题,并促进资源共享。同时,还促使学生借助网络搜索资源与信息,拓宽学习渠道,让学生自主发现与学习,超越教材。这样,当学生储备了所需知识后,会更加主动地参与交流与讨论,营造出交互式、自主性的学习氛围。
  所以,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如果条件允许,教师可整合语文教材与多媒体资源,在网络环境下组织互动式自主学习,这不仅仅是制作多媒体课件,而是以网络为媒介与学习平台,引导学生探索、交流、发现。如九年级作文教学,教师可尝试整合多媒体、网络和写作教学,打造互动式自主学习课堂,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首先,师生交流,一起商定利用网络平台进行如下训练,比如联系所学文章,对作文评分标准进行解读;结合评分标准,试着点评个人月考作文;研究满分作文、有关例文;进入教师博客,自主阅读相关文章,从“怎样把平常事描绘得更耐看”的视角出发,写自己的阅读感受与评论。然后,下节课上,引导学生小组合作,根据评分标准,点评某篇学生的习作,让学生大胆表达自己的看法,说说其优点与不足之处,再对自己的习作进行反思,归纳共性问题。而后小组合作,互提意见,修改这篇学生习作。最后语文教师点评、总结方法。
  总之,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要转变教学观念,转换角色,优化课堂教学活动设计,让课堂成为师生互动交流的平台,变成学生自主学习、体验探究的舞台,让学生愿学、自学、乐学。
其他文献
在初中英语教学中,听力课程的教学非常重要。学生通过听英语资料能够掌握更多的英语词汇,能学习纯正的英语发音,能培养出英语语感。有效的听力训练能强化学生英语学习的效果。  过去由于科学技术不发达、信息资源匮乏,学生只能通过听录音带的方式进行听力训练。然而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现在的学生可以获取大量的英语听力资源。教师要有效地利用这些听力资源,以提高学生的英语水平。  一、利用课本配套的光碟学习英语  在
二十一世纪是知识经济时代,需要大量极富个性的创新型实用人才,学校是人才培养的摇篮,因此二十一世纪的学校教育应顺应时代的发展需求,体现以人文本的理念,尊重学生的个体化差异,实施“因材施教”的教学模式。然而传统的教学组织形式都是批量生产式的大班教学,班级学生人数过多,教师在同一个时间并不能关注到每一个学生,经常出现顾此失彼的现象,并不能充分挖掘每个学生内在的潜能。小班化教学模式就是在缩小班级人数的基础
期刊
英语一直以来都是全世界范围内使用最广泛的语言,所以,英语的学习也一直很受重视。但是,在传统教育的影响下,我国的英语教学体系还是相当不完善的,尤其是在英语口语教学方面,这就需要英语教师从问题发生的根源出发,寻求有效的对策去改善我国英语口语教学体系。  一、英语口语教学存在的问题  1.教育制度  由于教学条件的限制,通常在课堂有限时间内,教师难以因材施教,导致很多学生不被关注。在这样的情况下,学生很
语言的学习和其他各学科的学习方式略有不同,需要结合沟通交际能力,学以致用,勤学勤练,才能避免造成死抠语法和哑巴英语等不良学习效果。小组合作学习的概念由此应运而生,遵照我国基础教育“英语新课程标准”要求,以小组为单位,让学生参与体验和交流相结合的方式完成教学过程。体验交流式模式教学颠覆以往“填鸭式”教学模式,符合青春期学生的学习求知和人际交往能力的渴望,这种创新的学习方式有望突破传统教育在各个学校落
期刊
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是非常重要的教育教学目标。教师在教学中应当充分结合教学内容、目标要求与学生的思想特点,构建有效的教学体系,让学生的综合能力得到提高。阅读与写作分别属于初中语文教学中两个公认的难点,如何有效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对这两方面的研究与突破具有重要的意义。笔者在教学工作中创新理念,将阅读与写作教学融合起来,彼此渗透,相互促进,有效提高了语文教学的成效,本文将作简要论述。 
初中生正处于少年时期,思想太不成熟,却要承受考试和升学的压力。因此,在学习和生活中,初中生需要有正能量来保证身心健康,但这只有家长努力是不够的。由于学生的大部分时间都在学校,因此教师有责任和义务传递正能量。语文是一门人文性很强的学科,因此,初中语文教师应在课堂教学中为学生传递正能量,让每个学生都成为一个积极健康、乐观向上的人。而教师应采用赏识教育为主的教学方法,用鼓励性的评价激励学生好好学习。  
初中英语教师在引导学生进行英语听力训练时,常常会出现一个问题——英语听力的材料中很多内容学生都听不懂。学生在练习听力时如果经常听不懂听力材料中的内容,学习遇到太多挫折,可能就会逐渐失去练习听力的耐心。对此,教师要引导学生改进练习听力的方法,让学生用更科学的方法练习听力。  一、数量原则在英语听力材料中的应用  所谓数量原则,是指双方在对话时,通常围绕一个话题谈,等到一个话题谈完了接下来再谈另一个话
初中阶段是打基础的阶段,语文是基础学科,更是学习其他学科的工具学科,因此,初中语文教学对学生的学习成长至关重要。在新课程背景下,“大语文教育”观的提出对语文教学也产生了不小的影响,下面,笔者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从以下几个方面谈谈如何打造高效的语文课堂。  一、提高教师素养是打造高效课堂的前提  教师的个人素养包括良好的形象、优美的语言和丰富的情感体现,这是教师个人魅力的展现。较好的个人素养容易让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