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马多对慢性压迫性坐骨神经损伤模型大鼠脊髓突触重塑的影响

来源 :中国临床康复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q8545161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曲马多对大鼠坐骨神经慢性压迫性损伤脊髓星形胶质细胞突触重塑的影响。方法:实验于2004-09/2005-02在广州军区武汉总医院中心实验室完成。选择雌性SD大鼠24只,随机分为4组,各组6只,慢性压迫性损伤组、假手术组、慢性压迫性损伤+曲马多5mg/kg组、慢性压迫性损伤+曲马多10mg/kg组。制作坐骨神经慢性压迫性损伤模型,大鼠麻醉后,暴露右侧坐骨神经,在最靠近坐骨神经分叉处,把神经从附着的组织中游离出来,套上4根4-0铬制羊肠线,将神经松弛地结扎,直到神经的外膜稍稍受压为止,每个结相距1.0mm。慢性压迫性损伤后4d开始每天腹腔注射曲马多,早晚各1次,剂量5或10mg/kg,持续10d。于慢性压迫性损伤前、损伤后4,7,14d观察大鼠机械痛阈的变化。所有大鼠在损伤后14d行组织灌注固定,应用免疫组织化学双重标记法同时显示胶质纤维酸性蛋白和突触体素在脊髓组织的表达。结果:纳入动物24只,均进入结果分析。①慢性压迫性损伤组在损伤后4d痛阈与假手术组相比明显降低,此后痛阈一直稳定在较低水平即痛敏状态,慢性压迫性损伤+曲马多5mg/kg组痛阈变化与慢性压迫性损伤组差别不大,而慢性压迫性损伤+曲马多10mg/kg组痛阈变化与假手术组基本一致。②胶质纤维酸性蛋白和突触体素免疫阳性产物主要定位于脊髓患侧背角浅层,慢性压迫性损伤组、慢性压迫性损伤+曲马多5mg/kg组突触体素和胶质纤维酸性蛋白免疫阳性产物与假手术组相比明显增多。③慢性压迫性损伤组损伤侧脊髓突触体素免疫阳性产物A值与假手术组手术侧相比高66%(分别为21.1±0.9,12.7±1.2,P<0.01);慢性压迫性损伤+曲马多10mg/kg组损伤侧与慢性压迫性损伤组相比低38%,差异有显著性意义(分别为13.1±0.9,21.1±0.9,P<0.01),而慢性压迫性损伤+曲马多5mg/kg组损伤侧(19.2±1.3)与慢性压迫性损伤组相比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④脊髓胶质纤维酸性蛋白免疫阳性产物A值慢性压迫性损伤组损伤侧与假手术组手术侧相比高43%(分别为5.7±0.4,4.0±0.5,P<0.01);慢性压迫性损伤+曲马多10mg/kg组损伤侧与慢性压迫性损伤组相比低32%,差异有显著性意义(分别为3.9±0.4,5.7±0.4,P<0.01),而慢性压迫性损伤+曲马多5mg/kg组损伤侧(5.4±0.6)与慢性压迫性损伤组相比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慢性压迫性坐骨神经损伤后脊髓背角突触体素和胶质纤维酸性蛋白的表达均明显增多,曲马多10mg/kg对其有抑制作用。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无创持续气道正压通气(CPAP)纠正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严重呼吸衰竭的有效护理措施。方法收治的经无创CPAP治疗的COPD并呼吸衰竭的10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
探讨葛龙枣仁汤配合西药治疗脑动脉粥样硬化性眩晕经验。葛根通过升发脾胃清阳之气,解肌,生津而止眩;龙骨通过镇惊安神,平肝潜阳而止眩;酸枣仁通过养心益肝,安神而止眩。三药
目的:观察脂联素(adiponectin)对H2O2诱导的人神经母细胞瘤SH-SY5Y细胞活力及tau蛋白磷酸化的影响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采用MTT法并观察细胞形态,检测脂联素对H2O2诱导的S
《望春风》是格非面向故乡的一次抒写,是以20世纪"文革"前后十年为背景,形成了一种历史与现实相融合的社会观照;在叙事上加以创新,以写实主义为基本框架,"草蛇灰线,伏脉千里"
<正>细胞凋亡又称细胞程序性死亡,对维持个体正常发育,保持机体组织器官中细胞数量稳定和功能正常起着重要作用。最早由英国Aberdeen大学的病理学家Kerr提出[1]。研究表明,肿
为研究水质对以萘磺酸盐甲醛缩合物(NNO)为分散剂加工的氟铃脲水悬浮剂流变性的影响,以指导该剂型的加工,采用控制应力流变仪测定了水中无机盐电解质种类和浓度、水的p H值变
<正>1病例介绍例1,男,64岁,气管插管全麻下行直肠癌根治术,患者气道困难评Ⅰ级,ID7.5#单腔导管。患者术后即出现声嘶、声音低沉症状,术后第2天给予庆大霉素、糜蛋白酶、地塞
目的:研究磷脂酰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B(PI3K/PKB)信号通路在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诱导人肝星状细胞表达骨桥蛋白(OPN)的调控作用。方法:体外培养LX-2人肝星状细胞株,予TG
<正>目的:比较直接数字PCR法和ARMS法检测非小细胞肺癌(NSCLC)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基因突变的差异,探讨适用于临床检测EGFR基因突变的方法,为NSCLC患者的靶向治疗提供理论
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