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强化”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来源 :共产党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zqp17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定社会群体的价值观、共同理想及共同利益,是历史的也是现实的。有什么样的价值观,就会有什么样的价值立场、理想信念和行为追求。魏征在《谏太宗十思疏》中说:“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源泉;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既有厚重的历史文化传承,也有鲜明的时代精神符号,具有“根本”“源泉”“德义”的特质,是梦想之舵、精神之钙、兴国之魂。当前,我区正处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和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这既是发展的机遇期,又是社会矛盾的凸显期。迫切需要我们大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塑造崭新的社会人格,树立正确的行为导向,建设共有的精神家园,为建设开放、富裕、和谐、美丽宁夏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道德支撑。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需要强化教育的基础作用。做什么人,立什么志,具备什么样的道德素养,拥有什么样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教育是关键。需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穿于基础教育、高等教育、职业教育、成人教育各领域,覆盖到教育所有平台,落实到具体教学中,用各种方式和载体加以灌输、引导和熏陶,使积极健康向上的思想和精神在人们心里播下种子,进而生根、开花、结果。需要把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单位教育和社会教育相结合,抓孝敬教育、诚信教育和勤劳节俭教育,培育传承优良家风、校训、企业精神和乡贤文化,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融入人们道德观念形成和发展的各环节,体现到社会行为、社会意识的各方面,增强价值观自信。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需要强化舆论的引导作用。党刊党报、电台电视台是传播主流价值的主渠道。坚持把核心价值观贯穿到采编全流程,拿出重要版面时段、推出专题专栏,运用新闻报道、言论评论、访谈节目、专题节目等形式进行大张旗鼓的宣传,久久为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一定能够家喻户晓、深入人心。都市类、行业类媒体要适应分众化特点,在生动活泼的宣传报道中扩大公众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知晓率。要运用论坛、博客、微博、微信等现代传播手段和动漫、微电影、手机视频等新兴文化样式进行宣传,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网络空间的传播力。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需要强化实践的养成作用。只有把核心价值观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实践,渗透到日常生产生活中,才能打牢培育核心价值观的社会基础。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灵魂,融入文明城市、文明行业、文明单位、文明村镇等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中,使创建活动得民心、顺民意、合民愿。广泛开展“邻里守望、情暖塞上”“关爱他人、关爱自然、关爱社会”等学雷锋志愿服务活动,大力弘扬志愿精神。以民风建设为抓手,深入开展“十星级文明户”“乡村好人家”等评选活动,促进美丽乡村建设。深入开展诚信创建活动,引导人们真诚做人、守信做事。要以中华传统节日为载体,设计好、组织好主题实践活动,让人们在参与中更好地感悟核心价值观的真谛和要义。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需要强化典型的示范作用。现实生活中的各类先进典型,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践者,是我们身边最生动、最直接的学习榜样,也是营造风清气正发展环境的重要力量源泉。通过广泛开展“宁夏好人”“道德模范”“最美人物”“塞上楷模”等评选表彰活动,深入挖掘百姓身边的先进典型,大力宣传他们的感人事迹,让更多的人学有榜样、见贤思齐,进而带动全社会形成讲道德、尊道德、守道德的良好风尚,为建设开放、富裕、和谐、美丽宁夏提供强大精神动力。■
  (作者单位:共产党人杂志社)
  责任编辑:李海波
其他文献
中华民族历经沧桑,却生生不息;苦难深重,却绵延不绝。回首往昔,世所罕见的洪水、地震,未曾让我们绝望;侵略者的铁蹄肆虐,不能让我们屈服;军阀割据各自为政、连年混战,难以阻挡中国人统一的夙愿。是什么造就了华夏子孙的生生不息?是什么传递着中华民族的千年梦想?  我试图从中华民族一路走来的征途中寻找答案。翻开尘封的史册,书卷中涌起一股浩然之气,“沛乎塞苍冥”,“一一垂丹青”。  曾子杀猪,为了兑现妻子给小
爱国主义教育、思想政治课在很多人眼中可能比较枯燥刻板,难以开展,但其实在我的教育实践中,这些看似比较抽象的教育和我布置的“新闻作业”结合起来,竟产生了令人意想不到的效果。  作为班主任及语文教师,天天与孩子们打交道,我想方设法尽量使我的课堂每天都有新鲜感。爱国护校,关注社会的意识,我希望能以生动活泼、潜移默化的形式让孩子们逐步接受。为此,我想出了“每日新闻作业”的奇招。我宣布:“从今天起,大家每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