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玛格丽特?杜拉斯《情人》的影像化书写

来源 :青年文学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eubup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法国二十世纪著名女作家玛格丽特·杜拉斯由于在叙事艺术上的创造力而闻名于世,并对后来作家的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本文主要从这部作品的影像化书写角度来分析《情人》的叙事特色,找寻《情人》的艺术魅力来源,探索杜拉斯创作的先锋性和反叛性。
  关键词:玛格丽特·杜拉斯;叙事艺术;影像化书写
  作者简介:杜佳(1987.11-),女,河南洛阳人,西京学院外语系教师,西安外国语大学2010级硕士,研究方向为翻译与翻译研究方向。
  [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6)-24-0-02
  杜拉斯是在电影与文学之间不断穿梭的人,所以她的很多作品读来是一段文字,却有着电影般的效果。正是写作与电影活动的相互作用,她的小说呈现出独特的电影化特点,有一种流动、重叠的氛围。《情人》最初源于杜拉斯之子让·马斯科洛所编制的一部摄影集,记录了很多杜拉斯的过去,后在她伴侣的建议下写成了一部小说。那么由照片所勾起的回忆必然会使小说的叙事呈现出一种画面感。一般认为,小说这种文体更适合去表达时间,可以记录下一个连续性的过程,而电影则更有利于空间的展现,它只需要提供一幅画面,观者就可将人物的情绪、环境氛围、故事状态一览无遗。所以,当小说叙事朝着电影化的发展,能够产生一个新异的表现时空,使文字书写的时空不断扩大延伸,使其能够承载更多的内涵。影像化书写的确能够让叙述结构呈现的更富层次感,这样读者对文本的感受也会更加立体。同时,这种叙事会产生一种时空延异的效果,消融未来、现在、过去的区别,消融真实与现实的界限,让《情人》成为一个拓展人们想象力的实验场。这是影像化书写的最大意义所在。
  文本所营造的影像化效果是通过不同的手法来完成的。首先是一种复现式结构,即内容一致、质感一致的画面反复出现,主要体现为一种视觉上的复叙。它穿插在不同时间、不同场景、不同对话中,将先前断了的逻辑重新连贯起来,既强化着之前的画面,又在不断地拓展这个画面的表现空间。这在感官上无疑给了读者多重的享受,同时也使整个文本更丰富更富于质感。这种叙事使与人物性格、主体思想、作品基调相关的因素不断出现,或是着重强调,或是形成对比,或是产生隐喻,或是前后照应,从而达到增强各种因素的艺术表现力的效果。作品中很多场景都被复叙过,给读者留下最深印象的应该是“我”头上的那顶帽子。其第一次出现时的特写是这样的:“那天,值得注意的是小姑娘头上戴的麦子,一顶平檐男帽,玫瑰木色的,有黑色宽帮带的呢帽。她戴了这样的帽子,那形象似乎暧昧不明,模棱两可。”[1]然后,作者的思绪便转移到帽子的来源上来。这段话虽是对小姑娘当时形象的一个简单描述,但当这个特写在后文中不断出现时,这段描述似乎也具有了特别的意味。如:“这样一个戴呢帽的小姑娘,伫立在泥泞的河水的闪光之中,在渡船的甲板上孤零零一个人,臂肘支在船舷上。那顶浅红色的男帽形成这里的全部景色。”“戴上一顶男人戴的帽子,贫穷仍然把你紧紧捆住并没有放松,因为家里总需有钱收进,无论如何,没有钱是不行的。”“我们从公寓走出来,我依旧戴着那顶有黑饰带的男帽,穿着那双镶金条带的鞋。”[2]在作品中,男式呢帽不只是一个配饰,它已经成为“我”的一个象征,一种气质的象征。它凝结着十五六岁的“我”的早熟,“我”的滑稽,“我”的孤独,“我”的一切。戴着它,仿佛就能洗涮掉“我”身上的娇柔与稚气,而母亲不仅接受这奇形怪状、不合体统的打扮,也很喜欢这种标新立异。就是这样一顶帽子,就使得读者可以感受到那个小姑娘身上的所有情愫,她有着白人的强烈的自尊,有着对金钱与爱情的极度渴望,,她希望从母亲那里求来哪怕一点点的母爱。杜拉斯一次次把焦点凝聚在帽子上,使读者每当拿起这一部作品,眼前都会浮现出这样一个独特的女主人公。通过这种方式,文本就取得了电影般的效果,读者可以更接近于用观赏的形式来进入作品,无论是作品中的人物,还是环境、氛围都会变得更加可感。与这顶帽子具有同样效果的还有作品中反复提到的“黑色轿车”、“湄公河上的渡船”等。读者通过对这种细节的注意,能够加强对于主人公心理的感知,找寻到作品之外的,作者所没有讲述出的那个世界。
  文本营造影像化效果的另外一种方法是对光、影、声音等各种感官对象的大力渲染。小说和电影各自具有很分明的美学特征,小说所描述出的形象具有间接性,能给予读者很大的想象空间,而银幕形象则具有很大的直观性,因为它可以呈现光线、声音、画面等多种因素。杜拉斯在小说《情人》中加入了很多细致的影像化叙述方法,她通过描写声音、描写声响来反映环境,映衬人物的心理,既达到了真实可感的艺术效果,同时又有言外之意的增生。文本中的时空有时候是混沌的、交杂不清的,而这种书写能使时空得到一定程度的延异,使各部分之间的连接更加顺畅。《情人》中有几段对光、影、气味、声音描写得很出色的文字:“城里的喧闹声很重,记得那就像一部电影音响放得过大,震耳欲聋。我清楚地记得,房间里光线很暗,我们都没有说话……过往行人熙熙攘攘。人影规则的被百叶窗横条木划成一条条的……房间里只有焦糖的气味侵入,还有炒花生的香味,中国菜汤的气味……[3]一个十五六岁的白人女孩,由于家庭的困境,和一个中国富家子弟,在越南发生了第一次性行为。欢娱过后,她躺在光线暗淡的小屋里,内心孤独而空虚。这一刻,她的官能感受特别强烈,室外喧嚣嘈杂的世界和室内昏暗无声的空间形成十分鲜明的对比。作者通过这一段影像书写,将读者自然而然地带入文本中,来感受这一情境。这个场面犹如电影中的慢镜头,作者用扩述的方式反复渲染、抒展情怀来展现主人公此刻的意识活动。在文本中,视角是当时的女孩,而叙述声音确是年老的杜拉斯发出来的。时间的距离使叙述者能够对往日的痛苦和欢乐作出更为理性的评价。这样一来,影像活动于这时与那时的双重时空,叙述者既在场内又在框架之外,时空延异出虚实之间的交错变化。
  二十世纪的杜拉斯将写作视为自己的生命,执着于对叙事艺术的探索,她先锋性的反叛性的写作彰显着她争取自由表达,对抗女性长期被压制的卑微命运的态度。在《情人》中,她试图通过影像化书写来逐步逼近人的心灵真实、情感真实,从而开拓出一片独立的私语空间。这种叙述效果是细微、缓慢,持久而留有余地的,就像细雨滋润禾苗,渗入了土地一样。正是凭借这种冒险精神,凭借自己高品位的文学创造力,杜拉斯在法国乃至世界文学史上赢得了崇高的声誉。
  参考文献:
  [1][2][3]玛格丽特·杜拉斯.情人[M].上海译文出版社,2005.
  [4]玛格丽特·杜拉斯.物质生活[M].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1997.
其他文献
目的:通过对抑郁症患者外周血B淋巴细胞亚群及抗核抗体(ANA)的检测,了解其体液免疫状态和自身免疫情况,以及他们与疾病进程的关系,进一步明确抑郁症患者是否具有自身免疫倾向,探索抑
摘 要:图形背景理论源于心理学,后用于认知语言学的研究。而认知诗学近年来的发展使得图形背景理论也常常被用于分析文学作品中的意象及其所达到的艺术效果。众所周知,晚唐李商隐的诗歌意象纷繁复杂,以其诗意的朦胧美著称。本文试从图形背景理论视角出发,对李商隐的两首广为流传的《无题》诗进行剖析,以为研究李商隐诗歌提供新的研究角度并尝试丰富该理论的适用范围。  关键词:图形;背景;锦瑟;意象  [中图分类号]:
魏晋风流名士与盛唐游侠诗仙,二人同样旨酒盈樽,心存魏阙,把酒抒怀。在盛满了诗人性情的酒作中,快意淋漓的豪情、幽沉怅惘的愁思、清奇浪漫的诗意和关乎生命意识的哲思几相交
摘 要:《看得见风景的房间》是爱·摩·福斯特最受欢迎的小说之一。本文以文学伦理学理论为依据,分别从伦理身份,伦理环境,和伦理秩序对这部小说中的英国人物形象进行分析。福斯特把意大利当做拯救思想顽固的英国中产阶级人士的一种手段,并且试图将来自不同背景和文化的人们联系起来。  关键词:《看得见风景的房间》;文学伦理学批评;英国人物形象  [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
[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6)-24-0-02  作为美国文坛上的巨匠,海明威是举世公认的文学大师,《白象似的群山》是他的经典短篇小说。《白象似的群山》故事情节虽然简单,但是人物刻画细腻;对话虽然简练直白,却生动地描述了人物丰富的内心世界;语言虽然朴实无华,却揭示了深刻的主题思想。短短几千字的小说给读者淋漓尽致地展现了海明威那独特的叙事
摘 要:锏作为中华民族最著名的武器,在众多的文学作品和戏曲作品中,蕴含了重要的文化思想。《隋唐演义》中锏与秦琼的命运紧密相连,成为《隋唐演义》中一种英雄叙事符号,也因为秦琼本身具有的公正正义的特点,使得锏形象广泛流传,打王金锏增加了锏本身的正义思想,满足了中国百姓数千年来的限制皇权的愿望,成为民主自由的化身。  关键词:锏;秦琼;打王金锏;青天情怀  作者简介:张昱(1992-),女,汉族,山东淄
由于代谢药物的基因多态性是药物个体化反应的基础,该研究宗旨为寻找影响抗癫癎药物疗效(血药浓度)和药物代谢酶基因型的关系,从而达到根据患者的基因型而选择药物的目的.本
摘 要:《三毛流浪记》和《雾都孤儿》的人物设定和表现手法相似且蕴含浓郁的童话色彩,但在人物性格的塑造和结局的处理上存在差异。通过比较两部作品中蕴含的童话色彩,反映了不同社会文化背景下的作家对儿童作品文学价值的表现有共通性。  关键词:《三毛流浪记》;《雾都孤儿》;童话色彩;比较  [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6)-24-0-02  一、引
摘 要:《榆树下的欲望》是戏剧大师尤金·奥尼尔的经典之作,同样也是美国文学中不可多得的经典戏剧。在这部戏剧中,尤金·奥尼尔尝试将古希腊悲剧元素植入美国新英格兰的背景。所有的戏剧冲突皆发生在农场上,主人公人性中丑恶的一面被展露无疑。然而,我们仍能在戏剧的结尾发现人性中善良的一面。正是主人公残酷无情的行为特点以及其复杂矛盾的内心,使人物形象丰满起来,也使此剧深入人心,发人深省。基于故事情节的复杂多面,
摘 要:在美国19世纪璀璨的文化历史中,马克·吐温以当时美国社会环境为背景,创作了大量反映美国社会现实的作品,风格独特,语言犀利,寓意深刻,是当时最为著名的现实小说家。马克·吐温十分擅长使用反语讽刺的表达手法来描述和刻画事实,在他的代表作《竞选州长》中,反语讽刺这一修辞策略就显示的淋漓尽致。本文着重以《竞选州长》为例,来解读和探究马克·吐温杰出的反讽艺术风格。  关键词:马克·吐温;竞选州长;反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