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互联网金融和金融互联网在这几年取得了快速的发展,对传统的金融模式带来了巨大的冲击,本文分析了二者的概念、区别、关系和作用,并根据当前的发展情况,分析互联网金融对银行的冲击,以及在未来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互联网金融;金融互联网;理性思考
随着互联网和金融业的共同发展,金融业已经很难脱离互联网独立存在,伴随出现的就是互联网金融,它的出现对传统的金融业务造成了巨大的冲击。对互联网金融和金融互联网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分析金融业未来的发展趋势。
一、互联网金融和金融互联网的关系
(一)互联网金融和金融互联网的概念分析
在2013年,马云将互联网企业从事金融业务的行为称为互联网金融,把传统金融企业进入通过互联网开展金融业务称为金融互联网。马云的定义方式和国内很多学者相一致,并且也得到了很多人的认同。互联网企业和金融企业在经营方式和结构上存在着很多的差异,因此,将二者进行区分是存在必要的。互联网金融指的互联网企业和其他一些非金融机构,利用网络技术,包括云计算、在线支付技术、社交网络等,进入金融领域开展服务,而互联网金融的形式也主要包括第三方支付、P2P融资、众筹平台、虚拟货币以及网络保险等业务。而金融互联网,则主要是指传统的金融行业利用互联网改进自己的技术,并在原有的业务基础上进行扩展,主要的形式包括网上银行、手机银行和现场理财等形式。从本质上而言,互联网金融是使用了互联网技术对金融进行的创新,金融互联网则是对传统金融服务依靠互联网这个平台而进行的改进。
(二)互联网金融和金融互联网的功能区别
金融的主要功能是实现经济主体之间资金高效转移,从而提高资金的利用效率,包括货币发行、保管和结算在内的和资金流动有关的业务,都可以统称为金融业务。根据普遍的共识,金融的功能包括支付结算、资源配置、风险管理和信息提供四个主要功能。当前类似支付宝和微信支付这类的第三方支付平台,都是互联网金融实现支付结算功能的表现。互联网金融实现资源配置功能的方式是P2P贷款、众筹和大数据金融,这些手段都充分使用了互联网技术,相比传统金融行业,这类方式的成本低很多,但是也有着更高的效率,具有较高的即时性。在风险管理的功能上,互联网金融中开展了大数据金融帮助客户进行风险管理,依靠大数据分析,很大程度减少了过去信息不对称导致风险管理效率不足的问题,并且依靠网络技术,互联网金融的风险管理往往拥有更高的效率,并很好地分散了风险。最后,在信息提供这个功能上,互联网金融依然是依靠着大数据技术,通过收集社交网站、搜索引擎的信息,并依靠数据分析将这些信息有效的利用,让客户得到的信息量有了巨大的提升。因此,从互联网金融的功能上来讲,依然是围绕着传统金融事务的功能展开的,并且弥补了传统金融存在的不足,但并没有和原本的服务类型相脱离。而金融互联网则由于本身立足于传统的金融服务,因此在功能上相比传统金融也没有太多的变化。
(三)互联网金融和金融互联网的互联网角色
通过明确互联网金融和金融互联网的角色,才能对二者的未来进行准确的预测。绝大多数学者看来,互联网金融依然是没有脱离金融本质的,而互联网只是作为金融的工具存在,完善了金融的功能。但是,在中投公司副总经理谢平看来,互联网金融是一个独立的金融方式,与传统的银行金融、资本市场融资并列,是当前发展出来的第三种金融模式。根据这个观点,在未来,人类的金融将不会再借助银行和资本市场,而是依靠互联网直接进行金融相关的事务,这也使得互联网的不只是一个工具。我国的互联网金融发展依然是比较落后的,多数互联网金融公司的服务都是通过互联网完善了放贷和募集资金,但这类金融业务是不全面的,并不能完全覆盖互联网金融业务。在国外,很多公司利用在互联网上期权交易模型来做二级市场,其本质也是金融。从长远上来看,无论是互联网金融还是金融互联网,互联网都会成为金融的重要工具而存在。
(四)互联网金融和金融互联网的关系
互联网金融的出现,给传统的金融机构带来了很大的冲击,但也刺激了传统金融机构的发展,依靠互联网金融的技术,第三方支付平台的账户也能与银行卡账户互转资金,给互联网金融的平台建设带来了保障,充分反映了互联网金融和金融互联网之间的密切关系。但是,从二者的定义可以明确,互联网金融和金融互联网并不完全是同样的东西,还是存在很多差异的。当前互联网金融中的第三方支付、小微贷款都已经形成了比较成熟的产品,这些业务的开展,给传统的银行带来了巨大的压力,刺激着银行也通过互联网开展业务。因此,当前二者的关系既有合作,也有竞争,但随着金融行业的发展,二者的关系可能会继续发生转变。
二、互联网金融和金融互联网的结论性思考
(一)互联网金融和金融互联网都改变了传统银行
互联网金融和金融互联网使很多资金流入了开展相关业务的企业,使得银行也不得不转变自己的方式,依靠互联网推广服务和促进自身的发展。我国的五大国有银行都已经推出了互联网业务,可以明显看出银行业已经受到了互联网金融和金融互联网的强烈冲击,让传统的银行也不照传统的方式发展。由于互联网金融的冲击,银行也开始重新规划自己在互联网中的位置,并通过相关技术重新对自己的业务开展以及发展进行规划,通过对自身业务的转型,银行正在重新定义自己的作用和角色,但是这个发展需要很长时间。
(二)互联网金融对传统银行的冲击是多角度的
在过去的几年里,互联网金融对银行业务的冲击是肉眼可见的,但是互联网金融对传统银行冲击程度的大小也和很多因素有关。第一,银行的风险控制水平,不同银行的风险控制水平不同,这就使得他们在应对互联网金融冲击时受到的影响也各有不同,对于风控能力较高的银行,受到互联网金融的冲击很小,能够及时发现危机,并及早调整,但对于风险控制能力比较差的银行,互联网金融对他们的冲击就会很大。第二,互联网技术水平,互联网技术是互联网金融开展的重要工具,技术的发展水平,对互联网金融的开展效率的影响很大,互联网金融在我国很早就出现,但是对传统银行的冲击很小,之所以会在2013年出现爆发式的发展,与算法、大数据等互联网技术的进步有着很大的关系,正是因为互联网技术可以满足金融服务的需求,才使得互联网金融在短时间内取得了快速的发展。第三,监管的开放程度,监管的方式可以为互联网金融的发展定下方向和基调,从而改变互联网金融对银行冲击的程度。第四,国民对信息技术的接受能力,互联网金融的服务开展和自身的存在,都需要借助信息技术。因此,民众能否接受信息技术,就成了互联网金融的业务发展的重要影响因素,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发展,我国的国民都已经很好地接受了信息技术,给互联网金融服务的开展带来了巨大的空间,也使得互联网金融给银行带来了很多的冲击。第五,银行业的整体发展水平,随着全球一体化进程的推进,我国银行的发展也离不开国际银行的整体发展水平。
(三)金融互联网是行业的发展趋势
金融互联网充分使用了互联网技术,改变了互联网原本的形式,从当前的情况上看,相比于传统的金融服务,金融互联网的优势是十分明显的,相比传统的金融业务更加快捷方便,并且获得的信息量也很多。当前,由于这些优势的存在,使得金融互联网和互联网金融都成了金融业的发展重点。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也提出要促进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完善金融监管协调机制,密切监测跨境资本流通,守住不发生系统性和区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国家领导人的重视,也充分反映了当前社会各界对互联网金融的认同,但同时,也需要采取相关措施,保证互联网金融的健康发展。当前,国内的P2P公司大量爆雷,十分不利于互联网金融的发展,但是也側面反映出了由于监管不力,一些不良企业和诈骗集团也进入了互联网金融领域,民间的投资不再安全,不利于互联网金融的健康发展。因此,还需要建立合理的制度,弥补当前的法律空白,推动互联网金融的健康发展,
三、结束语
互联网金融和金融互联网都是金融在互联网技术快速发展的产物,对传统的银行业务造成了巨大冲击,但由于它们自身的种种优势以及各行各业在网络化的总体趋势,仍需要继续支持互联网金融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陆岷峰,史丽霞,关于互联网金融与金融互联网的理性思考[J].河北金融,2014(09):18-21+47.
[2]李树文.互联网金融风险管理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6.
[3]袁露茜.互联网金融背景下中国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的发展策略研究[D].云南财经大学,2016.
[4]王怀勇,钟颖.论互联网金融的软法之治[J].现代法学,2017,39(06):94-105.
[5]牛强.中国互联网金融产业发展及政府管制研究[D].东南大学,2017.
[6]胡志九,吴义根.互联网金融的发展选择:争议与辨析[N].中央财经大学学报,2016(07):44-55.
关键词:互联网金融;金融互联网;理性思考
随着互联网和金融业的共同发展,金融业已经很难脱离互联网独立存在,伴随出现的就是互联网金融,它的出现对传统的金融业务造成了巨大的冲击。对互联网金融和金融互联网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分析金融业未来的发展趋势。
一、互联网金融和金融互联网的关系
(一)互联网金融和金融互联网的概念分析
在2013年,马云将互联网企业从事金融业务的行为称为互联网金融,把传统金融企业进入通过互联网开展金融业务称为金融互联网。马云的定义方式和国内很多学者相一致,并且也得到了很多人的认同。互联网企业和金融企业在经营方式和结构上存在着很多的差异,因此,将二者进行区分是存在必要的。互联网金融指的互联网企业和其他一些非金融机构,利用网络技术,包括云计算、在线支付技术、社交网络等,进入金融领域开展服务,而互联网金融的形式也主要包括第三方支付、P2P融资、众筹平台、虚拟货币以及网络保险等业务。而金融互联网,则主要是指传统的金融行业利用互联网改进自己的技术,并在原有的业务基础上进行扩展,主要的形式包括网上银行、手机银行和现场理财等形式。从本质上而言,互联网金融是使用了互联网技术对金融进行的创新,金融互联网则是对传统金融服务依靠互联网这个平台而进行的改进。
(二)互联网金融和金融互联网的功能区别
金融的主要功能是实现经济主体之间资金高效转移,从而提高资金的利用效率,包括货币发行、保管和结算在内的和资金流动有关的业务,都可以统称为金融业务。根据普遍的共识,金融的功能包括支付结算、资源配置、风险管理和信息提供四个主要功能。当前类似支付宝和微信支付这类的第三方支付平台,都是互联网金融实现支付结算功能的表现。互联网金融实现资源配置功能的方式是P2P贷款、众筹和大数据金融,这些手段都充分使用了互联网技术,相比传统金融行业,这类方式的成本低很多,但是也有着更高的效率,具有较高的即时性。在风险管理的功能上,互联网金融中开展了大数据金融帮助客户进行风险管理,依靠大数据分析,很大程度减少了过去信息不对称导致风险管理效率不足的问题,并且依靠网络技术,互联网金融的风险管理往往拥有更高的效率,并很好地分散了风险。最后,在信息提供这个功能上,互联网金融依然是依靠着大数据技术,通过收集社交网站、搜索引擎的信息,并依靠数据分析将这些信息有效的利用,让客户得到的信息量有了巨大的提升。因此,从互联网金融的功能上来讲,依然是围绕着传统金融事务的功能展开的,并且弥补了传统金融存在的不足,但并没有和原本的服务类型相脱离。而金融互联网则由于本身立足于传统的金融服务,因此在功能上相比传统金融也没有太多的变化。
(三)互联网金融和金融互联网的互联网角色
通过明确互联网金融和金融互联网的角色,才能对二者的未来进行准确的预测。绝大多数学者看来,互联网金融依然是没有脱离金融本质的,而互联网只是作为金融的工具存在,完善了金融的功能。但是,在中投公司副总经理谢平看来,互联网金融是一个独立的金融方式,与传统的银行金融、资本市场融资并列,是当前发展出来的第三种金融模式。根据这个观点,在未来,人类的金融将不会再借助银行和资本市场,而是依靠互联网直接进行金融相关的事务,这也使得互联网的不只是一个工具。我国的互联网金融发展依然是比较落后的,多数互联网金融公司的服务都是通过互联网完善了放贷和募集资金,但这类金融业务是不全面的,并不能完全覆盖互联网金融业务。在国外,很多公司利用在互联网上期权交易模型来做二级市场,其本质也是金融。从长远上来看,无论是互联网金融还是金融互联网,互联网都会成为金融的重要工具而存在。
(四)互联网金融和金融互联网的关系
互联网金融的出现,给传统的金融机构带来了很大的冲击,但也刺激了传统金融机构的发展,依靠互联网金融的技术,第三方支付平台的账户也能与银行卡账户互转资金,给互联网金融的平台建设带来了保障,充分反映了互联网金融和金融互联网之间的密切关系。但是,从二者的定义可以明确,互联网金融和金融互联网并不完全是同样的东西,还是存在很多差异的。当前互联网金融中的第三方支付、小微贷款都已经形成了比较成熟的产品,这些业务的开展,给传统的银行带来了巨大的压力,刺激着银行也通过互联网开展业务。因此,当前二者的关系既有合作,也有竞争,但随着金融行业的发展,二者的关系可能会继续发生转变。
二、互联网金融和金融互联网的结论性思考
(一)互联网金融和金融互联网都改变了传统银行
互联网金融和金融互联网使很多资金流入了开展相关业务的企业,使得银行也不得不转变自己的方式,依靠互联网推广服务和促进自身的发展。我国的五大国有银行都已经推出了互联网业务,可以明显看出银行业已经受到了互联网金融和金融互联网的强烈冲击,让传统的银行也不照传统的方式发展。由于互联网金融的冲击,银行也开始重新规划自己在互联网中的位置,并通过相关技术重新对自己的业务开展以及发展进行规划,通过对自身业务的转型,银行正在重新定义自己的作用和角色,但是这个发展需要很长时间。
(二)互联网金融对传统银行的冲击是多角度的
在过去的几年里,互联网金融对银行业务的冲击是肉眼可见的,但是互联网金融对传统银行冲击程度的大小也和很多因素有关。第一,银行的风险控制水平,不同银行的风险控制水平不同,这就使得他们在应对互联网金融冲击时受到的影响也各有不同,对于风控能力较高的银行,受到互联网金融的冲击很小,能够及时发现危机,并及早调整,但对于风险控制能力比较差的银行,互联网金融对他们的冲击就会很大。第二,互联网技术水平,互联网技术是互联网金融开展的重要工具,技术的发展水平,对互联网金融的开展效率的影响很大,互联网金融在我国很早就出现,但是对传统银行的冲击很小,之所以会在2013年出现爆发式的发展,与算法、大数据等互联网技术的进步有着很大的关系,正是因为互联网技术可以满足金融服务的需求,才使得互联网金融在短时间内取得了快速的发展。第三,监管的开放程度,监管的方式可以为互联网金融的发展定下方向和基调,从而改变互联网金融对银行冲击的程度。第四,国民对信息技术的接受能力,互联网金融的服务开展和自身的存在,都需要借助信息技术。因此,民众能否接受信息技术,就成了互联网金融的业务发展的重要影响因素,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发展,我国的国民都已经很好地接受了信息技术,给互联网金融服务的开展带来了巨大的空间,也使得互联网金融给银行带来了很多的冲击。第五,银行业的整体发展水平,随着全球一体化进程的推进,我国银行的发展也离不开国际银行的整体发展水平。
(三)金融互联网是行业的发展趋势
金融互联网充分使用了互联网技术,改变了互联网原本的形式,从当前的情况上看,相比于传统的金融服务,金融互联网的优势是十分明显的,相比传统的金融业务更加快捷方便,并且获得的信息量也很多。当前,由于这些优势的存在,使得金融互联网和互联网金融都成了金融业的发展重点。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也提出要促进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完善金融监管协调机制,密切监测跨境资本流通,守住不发生系统性和区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国家领导人的重视,也充分反映了当前社会各界对互联网金融的认同,但同时,也需要采取相关措施,保证互联网金融的健康发展。当前,国内的P2P公司大量爆雷,十分不利于互联网金融的发展,但是也側面反映出了由于监管不力,一些不良企业和诈骗集团也进入了互联网金融领域,民间的投资不再安全,不利于互联网金融的健康发展。因此,还需要建立合理的制度,弥补当前的法律空白,推动互联网金融的健康发展,
三、结束语
互联网金融和金融互联网都是金融在互联网技术快速发展的产物,对传统的银行业务造成了巨大冲击,但由于它们自身的种种优势以及各行各业在网络化的总体趋势,仍需要继续支持互联网金融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陆岷峰,史丽霞,关于互联网金融与金融互联网的理性思考[J].河北金融,2014(09):18-21+47.
[2]李树文.互联网金融风险管理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6.
[3]袁露茜.互联网金融背景下中国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的发展策略研究[D].云南财经大学,2016.
[4]王怀勇,钟颖.论互联网金融的软法之治[J].现代法学,2017,39(06):94-105.
[5]牛强.中国互联网金融产业发展及政府管制研究[D].东南大学,2017.
[6]胡志九,吴义根.互联网金融的发展选择:争议与辨析[N].中央财经大学学报,2016(07):44-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