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院校学生团队合作精神的培养

来源 :教书育人·高教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unweidong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1世纪是全球一体化的时代,每个人都要学会与身边的社会、身边的团队、身边的同伴共同愉快地生活和开展有效的工作。面对竞争与合作的日益加强,世界各国都开始重视人才合作精神的培养。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提出教育应有四个支柱,它们是:学会求知,学会做事,学会生存,学会共同生活[1]。所谓共同生活就是指强调教育学生了解人类文化的多样性———认识各民族之间的共同性和相互依赖性,学会在共同生活中与人合作、和谐相处。
  团队合作精神已成为新世纪高素质人才的必备条件之一。金山软件股份有限公司人力资源管理人士说:“金山特别欣赏有团队合作精神的员工,因为在软件开发和使用过程中,如果有一名员工在—个环节上出现问题,将会影响整个项目的进程。”[2]从南通市人社局每年在我院举办的人才市场上,发现许多单位的招聘信息,都有一条“要求有团队合作精神”。可见作为职业院校与普通高中的最大区别在于让学生学到比较实用的技能,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是学校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而我们身边的学生大多数是独生子女,物质生活的富裕和父母祖父辈的疼爱有加,现行应试教育的体制等,导致很多学生成为家中的“小皇帝”、“小公主”,渐渐地他们习惯了以“我”为中心,唯“我”独尊,在学校和社会生活中表现出自私、缺少合作精神和团结互助的品质,不懂得相互帮助,缺乏集体荣誉感等,这些如得不到及时纠正和引导,将深刻影响他们的未来职业生涯。本文就职业院校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如何培养和发展学生团队合作精神,试做一些探讨。
  一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
  课堂教学是学校教育教学的主阵地。传统的课堂教学、考试方法使学生长期处于个体的竞争学习状态中,缺少同学的合作与互助,势必影响学生学习效果的最大化,而且学生有可能变得冷漠、自私、狭隘和孤僻。将团队合作精神的理论引入课堂则带来新的的生机和活力,有效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实现了师生互动的最佳结合,从而整体优化课堂教学的结构和效果。同时,在活动过程中,同学相互帮助共同提高,让学生在团队合作氛围中学习,能更好地掌握职业技能,创建良好的互助纽带,进而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
  那么如何去做呢?新一轮的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而具体的目标,就是改革至今还存在的学生长期处于个体的、竞争学习状态的接受式学习方式,倡导学生合作学习的学习方式。我个人觉得这种方式对我们的职业学校的专业课教学尤其合适。
  所谓合作学习就是在教学中采取小组的方式以使学生之间能协同努力,充分发挥自身及同伴的学习优势。合作学习不是简单的班级教学加小组讨论,更不是课堂教学的教师讲授加学生代表发言,在合作学习的教育理论中,蕴涵的是一种价值取向,是一种人生态度。根据有关资料显示,仅在美国合作学习的方法和模式目前就达到100多种,在我国也有许多种合作学习的模式和方法。教师可以根据所教课程性质和特点结合学生实际工作选择或借鉴其中一种。比如本人所担任的专业课《餐饮服务与管理》,其课程性质偏重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经过一段时间的教学发现班上大部分学生能认真训练,但总有那么一部分同学不是太认真地对待,对自己的技能要求仅仅满足于会做而不想进一步提高。为了使全班同学共同进步,学生的实践技能较好较快在适应以后岗位的需要,对于本课程的实践环节,我根据合作学习的原理采用以下方法进行:首先组建学习互助小组──根据学生学习水平、学习习惯、兴趣爱好以及学生性别合理搭配分组。其次分配任务──要求互帮互助,合作交流,共同学习,人人进步,一起发展。最后建立相应的评价机制──依据该组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参与合作的程度、互帮互助的气氛、学习成绩的提高等指标,采取一定的方式进行评价,对合作意识好、团队精神强、小组整体成绩显著提高的给予适当的奖励。下面以餐饮服务技能的练习为例作具体说明,餐饮服务技能包括托盘、折花、斟酒、摆台、上菜、分菜等六项,这六项技能的掌握程度直接影响学生将来工作时的岗位适应能力,以上就是《餐饮服务与管理》这门课的重点及主要内容。为达到我们的训练目标,将全班学生分成四个大组,每组有一位成绩好、责任心强的同学担任组长,具体负责该组的日常管理工作,如组织学生利用课余时间进行有针对性的强化训练,分配组内互助结对人员等。每个大组再分两个小组,各个小组分别有一个小组长,负责检查每个同学的练习情况。平时练习都是以小组为单位,小组的每一位同学都熟练掌握该项技能后该小组才能申请考试,考试中只要有一个同学没有通过,全组同学必须下次再考。让学生知道,不是某个同学通过认真练习做出成绩后让大家分享,而是小组中的每个人都明确集体所要达到的目标及采取的方法、手段,共同努力完成规定目标,要达到目标,就必须有良好的沟通,已掌握技能的同学帮助未能掌握技能的同学,友好合作,小组的每一个成员都必须承担起相应的责任,协同努力,如同足球运动员必须协调一致,利益共享。这就促使全体小组成员勇于负责,敢于负责,真正树立起“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观念。
  二在集体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
  集体活动是学校建设的基础,在丰富多彩的集体活动中让学生体验、培养团队合作精神是学校永恒的追求目标。
  1在常规性活动中培养团队合作意识
  在学校、班级常规性活动中,利用校园广播、板报、学习园地、班会,根据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对学生进行社会主义荣辱观、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文明习惯、遵纪守法及爱国主义、集体主义、革命传统、交通安全、法制教育,提高学生的全面素质。如新生进校开始,把爱祖国、爱家乡、爱学校、爱班集体联系起来,引导学生将刚入学的积极向上的心理表现为热爱集体,为集体争光,用遵守《高等学校学生行为准则》和《江苏省中等专业学生日常行为细则》的实际行动,维护班集体荣誉,从而养成自学遵守纪律,尊重他人,关心他人,讲文明,有礼貌的团队意识。
  2在养成教育活动中培养团队合作意识
  利用学院各系部对班级每月考核的综合情况及学生德育实践课的测评结果,对学生进行养成教育。班级综合测评包括晚自习纪律、两操质量、包干区卫生、教室环境、宣传、公寓管理、学习风气、财产管理及日常管理等,这几乎涵盖了学生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而其中的每一项都是学生德育实践课的必含内容,因此学生个体的日常表现不仅仅决定着他本人的德育实践课的得分情况,更重要的是直接影响班级整体的月综合测评得分,而且班级月综合测评得分的高低反过来又会影响学生个体的德育实践课的得分情况,因为在学生德育实践课测评中有一条班级月综测评达到一定水平给每位学生加一定的分数,而低于一定的水平扣一定的分数。这样就将学生个体的日常表现与班级整体荣誉有机地结合起来,久而久之就养成了学生个体行事以不影响班级荣誉为基准的团队意识。
  3在社会实践中培养团队合作意识
  让学生在社会实践中认识自己肩上的责任,如每年的“学雷锋、学莫文隋活动”、青年志愿者活动、爱心捐款活动、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及专业实习等,在活动中学会关心他人,为他人服务,同时也让他们感受到集体的温暖,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团队精神。
  4在竞赛性活动和系列主题活动中培养团队合作意识
  竞争是教育的一种手段,它是在教育的各个环节中以比较的方法,通过引发学生的自我表现的欲望,激发他们观察、思考、尝试、创新的能力。它包括个体与个体之间的竞争,更是团队与团队之间的竞争。充分利用系部专业班级、小组等不同的组别适当组织开展团队间的竞争活动,既使教育的形式多样化,利用了资源,提高了效率,又培养了学生的团队精神。如一年一次的校园辩论赛、广播操比赛、革命歌曲大合唱等。
  利用学校每年举办的“校园文化艺术节”和“一二·九”、“体育节”等系列活动这个平台,组织学生开展一系列有针对性的活动,在设计活动时既考虑学生个体潜能的发挥,同时又考虑学生群体作用的共同发挥,因此设立奖项时同一个项目既设个人奖又设集体奖,一个系列中既有单项奖又视各个单项活动中同学间的合作、协调等情况设立集体组织奖等,以此激发学生间的团结互助的热情,在努力做好自己事情的同时尽自己最大的可能帮助同组同学共同进步。比如“一二·九”系列活动中的法律知识竞赛就既设个体的“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同时又视班级总体得分情况设集体的“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
  三建设良好的班集体,夯实团队的基础
  建设良好的班集体,营造团队合作的氛围,不但能有效地调动学习与实践的兴趣,更重要的是能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品德,塑造良好的班级精神,能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能力,对学生的成长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总之,职业院校要建立一种全新的理念和机制,增强学生自我管理的意识和能力,使学习知识、追求发展的自我完善成为学生内在的自觉要求,在学生中形成一种浓厚的团队合作氛围,让学生真切地体会到只有将自己融入集体,才能使自己的聪明才智发挥到极致,也只有真诚地与他人合作才能实现个人和集体共同发展的目标。
  参考文献
  [1]张民选.国际组织与教育发展[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10.
其他文献
排球课在教学方面,一定要抓住学生们的心理特点,尤其是大学这个时期,学生们都有自己的思想,如果教师不注重优化排球课堂的教学心理气氛,教学效率将会大打折扣。良好的排球课堂教学方面的心理氛围,对于教学集体成员在操作倾向以及认知方面都是极其重要的,它可以改善学生的学习效果,好的环境会有事半功倍的结果,相反则会增加大学生们的心理负担,甚至产生一些消极的后果,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排球在学生心理的可接受程度。  通
新疆工作的总体战略是依法治疆、团结稳疆、长期建疆.法治、团结、建设,这三个方面紧密联系、缺一不可,各有侧重,依法治疆是团结稳疆、长期建疆的前提和基础.抛开法治,团结、
学校体育的“课外体育锻炼一小时活动”是开展“体艺2+1项目”工作的一个重要的措施.认真实施“全国中小学生课外文体活动工程,提高课外体育锻炼一小时活动的实效,是当下学校
在竞技训练中,核心力量正在受到更多的重视.针对网球专业的高校学生而言,核心力量也构成了综合能力中的重要部分.从球类运动来讲,网球运动具备较高的训练难度,因此学员表现出
羽毛球运动员在比赛和训练期间的营养补充及体液平衡需要进行相应分析,包括糖、蛋白质、脂肪在运动中供能比例. 这样对羽毛球运动员在比赛期间技术水平的发挥、运动成绩的提
小学语文教师的专业素养是一个动态发展的系统,随着教育目标和要求的变化调整而不断变化发展.新课程的不断推进和深入,对小学语文教师的专业素养结构提出了一些新要求:小学语
孝文化在中国文化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是中国传统伦理道德的起点和支柱。但是,由于一系列复杂的原因,孝德在当代逐渐消解,在人们的生活中渐行渐远,在学校教育中也普遍存在孝德教育缺失的现象并由此引发许多负面问题。挖掘传统孝文化的教育意蕴,重构充满孝与感恩意识的德育,在今天有着积极的现实意义。  一当代大学生孝意识的群体缺失  大学生是当今社会的高知人群,其思想道德水平高低关系到整个中华民族的素质。以孝为
中职语文教学在师生互动中经常会走入误区,背离了课堂互动的本质,出现了一些不协调因素. 存在形式大于内容,互动目的不明确,师生互动多于生生互动,重知识、轻情感等问题. 教
语文是学习和工作的基础工具,而作文,又最能反映出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水平。因此,在各类考试中,作文均占有较重要的位置(中考作文和期中期末占全卷的五分之二)。作文水平的好坏,将直
《黄帝内经》中《素问·四气调神大论》篇记载的:“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此之谓也。夫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譬犹渴而穿井,斗而铸锥,不亦晚乎!”明确指出了身体健康“不治已病治未病”和社会治理“不治已乱治未乱”的预防学思想和防治原则,以预防疾病和社会动乱的发生、发展与传变,中医“治未病”的思想理论为中华民族几千年的繁衍昌和健康事业盛做出了重要的不可磨灭的贡献。“未病先知,未病先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