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 观察口服邦尼(盐酸班布特罗)治疗支气管哮喘的效果。方法 60例支气管哮喘患者随机均分为两组,两组均予以抗感染、吸氧、止咳化痰等综合治疗。结果 两组治疗结束后,哮喘症状评分和FEV1% 预计值都得到了明显改善,两组与治疗前比较均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对照组与同期治疗组比较,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盐酸班布特罗能够快速起效和持续控制哮喘症状,临床应用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且轻微,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支气管哮喘;鹽酸班布特罗;疗效
支气管哮喘是一种反复发作的喘息、呼吸困难、胸闷或咳嗽的门诊常见病,常伴有喉间痰鸣,以气道变应性炎症和气道高反应性为主要特征,主要发病率约占人口的2%,若不及时治疗或治疗不当,将严重影响人们的生活质量。我院2006年6月~2009年6月确诊哮喘病人30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口服邦尼,观察疗效,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06年6月~2009年6月确诊哮喘病人60例,均来自门诊患者,临床表现为气急、咳嗽、咯痰、呼吸困难、肺内可听到哮鸣音,尤其是呼气时哮鸣音更加明显。符合支气管哮喘诊断标准,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30例,男19例,女11例;对照组30例,男16例,女14例;两组年龄均在9~60岁。两组病例数、年龄、性别、病情和病程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
1.2 治疗方法 两组均予以抗感染、吸氧、止咳化痰等综合治疗,治疗组在上术治疗的基础上口服邦尼(盐酸班布特罗)片20 mg,每日1次,5~7d为一个疗程。治疗前及治疗后30min,观察呼吸频率、心率、肺部哮鸣音及肺功能,对观察的数值进行记录,对两组病人治疗5~7d后进行疗效比较。
1.3 临床观察指标 治疗开始前及结束后测1秒钟用力呼气容积(FEV1),对哮喘症状进行评分,评分标准:① 日间症状:0分:无咳嗽、胸闷、气喘、呼吸困难等症状;1分:症状轻或间歇出现,仅轻微不适,可能被忽视;2分:症状中度或频繁出现,表现为不适或影响正常活动至少一次;3分:症状持续,影响活动。②夜间症状:0分:夜间无症状;1分:夜喘偶憋醒;2分:夜间经常憋醒,偶可间断入睡;3分:失眠端坐呼吸,不能平卧。
1.4 统计学处理方法 应用SPSS 11.0统计软件包对资料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治疗前后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比较采用X2检验。
2 结果
2.1 两组疗效比较 两组治疗结束后,哮喘症状评分和FEV1% 预计值都得到了明显改善,;两组与治疗前比较均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对照组与同期治疗组比较,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不良反应 治疗组个别患者出现头痛、上腹部不适,不良反应轻微,未作特殊处理,停药后自然缓解。治疗结束后复查血、尿常规,肝、肾功能,血压、心率和心电图未见变化。
3 讨论
支气管哮喘是多种炎性细胞、炎性介质及细胞因子参与的慢性非特异性气道炎症,这种炎症使易感者对各种激发因子具有高反应性,并可引起气道缩窄,其主要表现为反复发作的喘息、气促、胸闷、咳嗽等症状。班布特罗是一种新开发的长效β2受体激动剂,它是支气管扩张剂特布他林的双氨基甲酸酯前体,抗哮喘作用可持续24h,特布他林口服后首过效应高,生物利用度小于15%,而班布特罗则由于氨基甲酸酯,取代基团对有效成分特布他林的保护作用,口服后对首过消除的稳定性好,生物利用度高,吸收后的班布特罗主要通过血浆丁基胆碱酯酶水解为特布他林,也可被肺组织或肝脏氧化代谢形成中间产物,后者又被进一步水解为特布他林,特布他林高峰浓度出现于班布特罗后3.9-6.8 h,有效可持续24 h,选择β2受体激动剂的班布特罗能激活细胞膜上的腺苷酸环化酶,后者又催化细胞内cAMP的合成,使气道平滑肌细胞内cAMP增高导致平滑肌舒张。治疗组织常规治疗此基础上,口服盐酸班布特罗片20 mg,每日1次,与同期治疗组哮喘症状评分和FEV1% 预计值比较,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不产生严重的副反应。
综上所述,盐酸班布特罗每天服用一次,能够快速起效和持续控制哮喘症状,使用方便,临床应用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且轻微,患者耐受性、依从性良好,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蒋巧巧,陈众博,邓在春.普米克令舒雾化吸人治疗中重度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的疗效观察[J].临床肺科杂志,2007,12(8):884.
[2]许卉军.顺尔宁治疗支气管哮喘疗效观察[J].中国实用医刊,2008,35(16):85.
[3]陈嘉馨,罗英琳.长效β2受体激动剂班布特罗对哮喘患者肺功能影响的观察[J].广西医学,2002,24(2):175-6.
表1 治疗前后两组哮喘症状评分、FEV1%预计值比较(x±s)
注:与治疗前比较,*P<0.05;与同期对照组比较,# P<0.05
【关键词】支气管哮喘;鹽酸班布特罗;疗效
支气管哮喘是一种反复发作的喘息、呼吸困难、胸闷或咳嗽的门诊常见病,常伴有喉间痰鸣,以气道变应性炎症和气道高反应性为主要特征,主要发病率约占人口的2%,若不及时治疗或治疗不当,将严重影响人们的生活质量。我院2006年6月~2009年6月确诊哮喘病人30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口服邦尼,观察疗效,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06年6月~2009年6月确诊哮喘病人60例,均来自门诊患者,临床表现为气急、咳嗽、咯痰、呼吸困难、肺内可听到哮鸣音,尤其是呼气时哮鸣音更加明显。符合支气管哮喘诊断标准,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30例,男19例,女11例;对照组30例,男16例,女14例;两组年龄均在9~60岁。两组病例数、年龄、性别、病情和病程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
1.2 治疗方法 两组均予以抗感染、吸氧、止咳化痰等综合治疗,治疗组在上术治疗的基础上口服邦尼(盐酸班布特罗)片20 mg,每日1次,5~7d为一个疗程。治疗前及治疗后30min,观察呼吸频率、心率、肺部哮鸣音及肺功能,对观察的数值进行记录,对两组病人治疗5~7d后进行疗效比较。
1.3 临床观察指标 治疗开始前及结束后测1秒钟用力呼气容积(FEV1),对哮喘症状进行评分,评分标准:① 日间症状:0分:无咳嗽、胸闷、气喘、呼吸困难等症状;1分:症状轻或间歇出现,仅轻微不适,可能被忽视;2分:症状中度或频繁出现,表现为不适或影响正常活动至少一次;3分:症状持续,影响活动。②夜间症状:0分:夜间无症状;1分:夜喘偶憋醒;2分:夜间经常憋醒,偶可间断入睡;3分:失眠端坐呼吸,不能平卧。
1.4 统计学处理方法 应用SPSS 11.0统计软件包对资料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治疗前后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比较采用X2检验。
2 结果
2.1 两组疗效比较 两组治疗结束后,哮喘症状评分和FEV1% 预计值都得到了明显改善,;两组与治疗前比较均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对照组与同期治疗组比较,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不良反应 治疗组个别患者出现头痛、上腹部不适,不良反应轻微,未作特殊处理,停药后自然缓解。治疗结束后复查血、尿常规,肝、肾功能,血压、心率和心电图未见变化。
3 讨论
支气管哮喘是多种炎性细胞、炎性介质及细胞因子参与的慢性非特异性气道炎症,这种炎症使易感者对各种激发因子具有高反应性,并可引起气道缩窄,其主要表现为反复发作的喘息、气促、胸闷、咳嗽等症状。班布特罗是一种新开发的长效β2受体激动剂,它是支气管扩张剂特布他林的双氨基甲酸酯前体,抗哮喘作用可持续24h,特布他林口服后首过效应高,生物利用度小于15%,而班布特罗则由于氨基甲酸酯,取代基团对有效成分特布他林的保护作用,口服后对首过消除的稳定性好,生物利用度高,吸收后的班布特罗主要通过血浆丁基胆碱酯酶水解为特布他林,也可被肺组织或肝脏氧化代谢形成中间产物,后者又被进一步水解为特布他林,特布他林高峰浓度出现于班布特罗后3.9-6.8 h,有效可持续24 h,选择β2受体激动剂的班布特罗能激活细胞膜上的腺苷酸环化酶,后者又催化细胞内cAMP的合成,使气道平滑肌细胞内cAMP增高导致平滑肌舒张。治疗组织常规治疗此基础上,口服盐酸班布特罗片20 mg,每日1次,与同期治疗组哮喘症状评分和FEV1% 预计值比较,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不产生严重的副反应。
综上所述,盐酸班布特罗每天服用一次,能够快速起效和持续控制哮喘症状,使用方便,临床应用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且轻微,患者耐受性、依从性良好,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蒋巧巧,陈众博,邓在春.普米克令舒雾化吸人治疗中重度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的疗效观察[J].临床肺科杂志,2007,12(8):884.
[2]许卉军.顺尔宁治疗支气管哮喘疗效观察[J].中国实用医刊,2008,35(16):85.
[3]陈嘉馨,罗英琳.长效β2受体激动剂班布特罗对哮喘患者肺功能影响的观察[J].广西医学,2002,24(2):175-6.
表1 治疗前后两组哮喘症状评分、FEV1%预计值比较(x±s)
注:与治疗前比较,*P<0.05;与同期对照组比较,# P<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