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之旅

来源 :大众摄影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atelie_h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个细长个子,走路很轻的年青摄影师第一次走进马格南设在巴黎沙特豪纳区露杜发勃立125号的办事处。他就是奥地利摄影师恩斯特·哈斯。1921年出生于奥地利首都维也纳。他是应马格南图片社主席卡帕的邀请来马格南参观的。当时他还只是一名普通的自由摄影师。为奥地利的一些杂志拍新闻,也为时装杂志拍时装。那时第二次世界大战已结束了二、三年,欧洲虽然已开始从战争的创伤中一点点复苏,但在人们的心灵深处,战争的痛苦还没有完全消除。哈斯有一天正在完成一家时装杂志的工作,忽然听到新闻广播说,有一辆载着奥地利战俘的火车在一小时之后会到达维也纳车站,这是战后第一批从战俘营返回奥地利的战俘。恩斯特立即放下手中正在干的工作,急急忙忙带着相机横穿城市赶往火车站。火车站内外那时都已挤满了人,大多是妇女和儿童。她们手中拿着她们的家庭照片,等待失踪多年的丈夫或儿子,也希望能从第一批返回家园的人那儿听到自己失踪的亲人的消息。恩斯特·哈斯回忆当时的情形说:“我挤进人群中,但没有人知道火车应该什么时候到达。车站里的气氛紧张而肃静。直到第一批战俘从车上下来,他们好像从舞台的布景中出来似的。接下去发生的事情只能用相机拍出的照片来形容了。我完全陶醉在拍摄之中…

…。但幸福的团圆景象很快被失望的景象所代替,很难把这一切都一一拍摄下来。女人们举着那些褪了色的照片给新从车站出来的战俘识别:你认识他吗?你见过我儿子吗?她们尖声叫着她们男人的名字。孩子们拿着他们从未见过面的父亲的照片,比较着回来的人的面孔。这一切对我实在是太多了太复杂了,当人们走散之后,我几乎是麻木地回到了家里。”
  那天下午拍的《回老家》的组照很快在全世界范围的报纸和杂志上刊出。一直是全世界发行量最大的《生活》杂志立即向恩斯特·哈斯发出邀请信,要聘用他作为杂志的专职摄影师。这个职位是无数年青摄影师梦寐以求的。但恩斯特却十分礼貌地回绝了。他没有接受邀请使《生活》的编辑们大吃一惊。恩斯特在给《生活》杂志的回信中作了解释,他说:“我想一般有两种摄影师,一种是专门为杂志雇用的,另一种是拍摄自己感兴趣的东西。我想我是属于第二种。我也不认为一下子的成名会给人们带来成功,因为我相信一个人的成功是在他努力工作之后,才能成为一个真正的人。因为他从生活和工作中得到正确的思想,它包含着对世界和宇宙的认识。他也因此能理解别人的错误也能赞赏别人的成就……。我一直认为,为了自己的信仰和目标去走一条有点危险的路比走一条轻而易举的路要更有吸引力。我还很年青,我有足够的精力去达到我的目标。我希望在不久的将来,我的思想和我的摄影会引起社会的注意。我希望保留我的自由,这样我可以做我所想做的事,而我并不认为杂志社派我去拍的东西肯定都是我想去拍的东西……。”
  恩斯特·哈斯的这种想法立即引起马格南创始人卡帕·契姆和卡蒂安·布列松等人的注意和欣赏,他们立即邀请他到巴黎的马格南办事处参观,并加入马格南图片社。1952年他去美国纽约的马格南办事处工作。
  恩斯特刚来到纽约时对美国的生活环境并不习惯,他常在纽约的街头徘徊,在头五个月中,他几乎什么也没有拍。他抱怨说纽约的摩天大楼太高,他无法把它们完整地摄入镜头中。但从欧洲带来的钱却快用完了。所以马格南主席卡帕派恩斯特去新墨西哥拍摄马格南的《未知的一代人》中的一个内容。但恩斯特不习惯与别人共同拍一个题材,而要自己一个人干。在新墨西哥他用那时还不流行的彩色负片拍了带有超现实主义的作品:蓝色天空中的新月低低地几乎要碰到了地面;印地安人在跳舞;阳光在云层中穿出……。这是他最初使用彩色胶片。因为那时的彩色感光材料还比较初级,不少人认为彩色照片是那些业余玩摄影人用的东西,专业摄影师和艺术摄影还必须用黑白胶片和黑白相纸才行。但恩斯特决定打破这个习惯。
  那时他到纽约已有一年多了,纽约不同于他习惯了的欧洲。但纽约这个世界大都市有它特有的个性,恩斯特决定以纽约为主题,并使用彩色胶卷来拍摄这个主题。他主要是拍他个人对纽约城的感受。他的这组彩色照片又一炮打响。《生活》杂志第一次用彩色图片刊出一个摄影故事,而且出了专辑。《生活》的主编还配了一篇热情洋溢的按语:“纽约吸引着人们,同时也向艺术家提出了挑战,因为纽约城已被大量的不同艺术表现方法所描绘,但新的探索者总是在寻找更新的奇迹出现。两个月来,恩斯特·哈斯天天在研究纽约城的空幻景色:彩色构成的图案,微微晃动着的反光。哈斯把各种真实变成了非真实,在无生命的东西中注入了生命!”《生活》杂志一般只用八个版面刊登一个摄影故事。为了刊出哈斯的纽约城彩色照片,《生活》不但用了《魔幻城印象》作为封面,而且连续两期共用二十四个版面刊出这些作品。哈斯不但打破了不能用彩色胶片拍摄新闻和摄影故事的惯例,而且也改变了人们认为彩色照片不是艺术形式的观念。


  实际上从恩斯特到纽约之后,他已开始一点点离开最初使他成名的新闻摄影,而越来越注重用摄影来表达自己和他个人的感受了。到1958年,在他接任成为马格南主席时,他在给全体马格南会员的信中表明他对摄影的态度:“我对摄影图像所感受到的责任,就好比作家对他的文字作品所感受到的责任是一样的,我是用寻找摄影图像的方式来表现和反映我自己,正如作家用主观材料来反映他们自己一样。我对摄影新的东西并不太有兴趣,我感兴趣的是如何看出各种事物中的新因素。在这一点上,我作为摄影师也有画家们相同的问题,就是如何去找出摄影本身的局限性并克服这种局限性。”“我在寻找一种感知与自然的结合,这将是一种诗和智慧的结合,也是把时间座标以及三维空间的客观世界变成一个只有二维空间的图像,但这种二维的图像应有四维的特性,那就是时间和感知。在这一方面我是极为着迷的。我真不明白,生活在这样一个世界里的人们,如何可以不被这些方面所打动?”
  实际上恩斯特的这封接任马格南主席的内部备忘录,是他从新闻摄影转向纯艺术摄影的声明。这可能与他最早有学习绘画的和从事绘画经历有一定的关系。
  到60年代恩斯特主要从事艺术摄影创作,这之后他开始从单幅摄影和组照摄影转向“视听摄影”领域,那是用成组的幻灯片图像经过编辑之后用多台幻灯机投映,在投映过程中可以使作品渐入、渐出、叠加,产生多幅图像的渐变转换效果,再加上音乐和解说。这一时期中恩斯特比较著名的“视听摄影”作品有:《花展》和《创造》等。








其他文献
本刊第五期“你说我说”栏目刊出三幅世界杯决赛的照片之后,收到许多读者来稿,大家各抒己见,发表见解。我们从来稿中选出部分略加删节,刊登如下。  熟能生巧    北京新华社 胡越  《大众摄影》第5期登载了三幅1998年世界杯足球赛的精彩照片。它们表现的是同一场比赛,同样的人物和同一个动作的同一瞬间,而且分别在不同的摄影比赛中获了奖,唯一的不同是由于拍摄的角度缘故,在构图和人物表现上有所差异。  一幅
期刊
文化大革命开始以后,由于我从业余爱好摄影时起,就一心钻研技术,可能走的是“白专”道路,《人民画报》的造反派们把我定性为“资产阶级技术权威”,让我靠边站。还好没有缴我的械。  1966年8月初,一位造反派给我出了道难题:让我在天安门广场拍一张表现“东方红太阳升”的照片。我想,太阳一露出地平线,朝霞就会消退,它们同时存在是违反自然规律的,于是向造反派说明情况。可是,他们说:违反不违反现实不需要你负责,
期刊
在教室黑暗的墙壁上,闪现着一幅幅手工绘制的幻灯片,明晃闪烁的灯光如此迷人,我紧张地期待着下一个未知的影像——这是童年时假期游艺会观看幻灯故事“东郭先生与狼”的情景。  小时候最想得到的东西是望远镜和照相机,望远镜至今没有,照相机却有了大大小小的一堆,当初想要相机的目的是能在春游时给男女同学们照相,然后把自己印制的黑白照片送给大家。那时我沉默寡言,相机成了我建立信心的工具。  1988年夏天,我去了
期刊
杜英男印象一点  杜英男是鲁迅美术学院摄影系的毕业生,毕业之后不久便出了国,在国外他成了标准的业余摄影者,因为他不可以用摄影的工作方式生存,采访他是因为他的业余身份,靠洗盘子打工来生存,仍然没停止过拍摄照片。因为拍照,使他对英国社会有了更多更深入的了解,任何一种外地的生活,最可珍贵的是对于生活的了解和体验,我想,我的采访,也因此而具有特别的意义。  只见过杜英男两次半,第一次见他他没怎么说话,所以
期刊
在古老的紫禁城护城墙周围,每天都活动着许多老北京人。在日渐衰老的古城墙映衬下,一幅幅古朴的市井生活图,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此情此景引起我的种种感慨与思考。  90年代初,我初次到此创作猎影,当镜头聚焦城墙下的各种人物时,突然有种似曾经历过的感觉。后来在众多影友的提示和鼓励下,我决心用摄影的表现方法,从各个方面记录在此生活的当代北京人。时间飞逝,一晃近十年,从开始的每周末一次,到近三、四年的几乎
期刊
《征途》 刘英毅   黑白摄影作品《征途》,是一幅城市街头的夜景照片,拍摄时,我通过高角度,运用长焦距镜头,依据马路上平均亮度B门曝光,将雕像细部层次隐去,突出背景上形成的线条变化及上升的视觉错觉。交相呼应的斑马线与车灯拉出的亮线,将雕像侧面轮廓特征勾画出来,使之产生黑与白、面与线、虚与实的影调变化和构成。当初拍摄这幅作品时,是想通过这一远古与现代相对应的画面,赞叹中华民族在漫漫历史长河中
期刊
花卉的形象是按照其本身的生长规律而存在的,但是它不能代替艺术形象,如果通过镜头把它们原本表现出来,还达不到艺术的效果,而若通过作者的巧妙构思加以渲染或用独特的手法进行艺术加工,再现出来的作品就会给人以耳目一新的感觉。为使花卉摄影在拍摄手法上有所创新、突破,打破传统的拍摄手法,我经过几个月来的探索和反复实拍,终于创作出一种既不用效果镜、又不经过暗房加工及电脑制作,而是采用以多重曝光方式把绘画艺术融入
期刊
从学照相那天起,我就一直在沈阳最有名的生生照相馆工作,而且一干就是18年。这期间我感受到了照相馆行业老摄影师的艰辛,修版、修相、放大师傅们的耐心。近年也目睹了新式婚纱影楼的辉煌,今年又经历了影楼业的衰落。虽然影楼的经营已过了“暴利”阶段。但是从照相的这一门类来看,我认为它仍是一个可以维持生计的“营生”。影楼照相应算是服务业,从现在的形势来看,小型化、个体化、特色化是未来发展的方向。  摄影室可大可
期刊
小天使  创意:通过巧妙运用一些服装道具使整个照片韵味更浓,这幅小天使头戴光环,身上翅膀配上白色的天使袍,在夜空背景下抬头仰望,仿佛在畅想宇宙的神奇与美妙。  用光:一只指数56的闪光影室灯加柔光箱,高于人物1米,30°角照射。人物下方一只90cm反光板补光。  器材:尼康FM2加MD-12卷片马达,尼克尔105mm镜头,光圈F8,闪光同步速度1/250秒,富士ISO100°胶片。   花中宝宝 
期刊
王瑶选入了1999年度WPP Master Class(注:由世界新闻摄影比赛组织——荷赛组织的目的在于培养有前途的年轻一代新闻摄影记者的活动)。这已是连续入选的第五位中国青年摄影师了。十分有趣的是这五位年轻人(两女三男)——黄文、孙京涛、刘昕、陈远忠、王瑶都是中国人民大学新闻系毕业的。这不得不使我再次陷入沉思(去年我和孙京涛曾探讨过这个问题,见《中国摄影家》1998年第5期):剔除年龄因素,中国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