浪漫主义的高卢雄鸡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lubsh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艺术史和设计史从形式上说都是风格的历史,研究一个国家或民族的设计风格往往要牵涉诸多方面。通过对形式的考察,我们往往能了解设计风格的内在精神。法国设计风格是独特的,它往往被认为是高品质、高品位的象征,也会显得过于浪漫和装饰过度。本文从民族、环境、时代演进及意识形态几个方面分析法国设计装饰性特点的成因。
  关键词: 法国 设计 装饰性
  
  一
  
  法国现代意义上的设计具有非常独特的个性。在许多设计领域里,法国的风格具有强烈的装饰意味。它们追求形式的美感和细节的精巧,这种执著的追求形成了所谓的法兰西风情,这使得人们认为法国产品是品质优良、细腻而具有人情味的,但也是过度装饰和奢华的代名词。大名鼎鼎的新艺术运动和装饰艺术运动都肇兴于法国,影响了当时的德国、比利时、英国甚至整个欧洲和大洋彼岸的美国。尤其是新艺术运动主张的有机主义,向自然学习的风格,扬弃了繁复的帝制风格并在法国一直延续着,在后来现代主义设计风格的铁幕中独树一帜。法国电影里经常出现维可托·霍塔的塔塞尔宾馆式的楼梯回廊,让人感到迷醉。
  真正意义上的时装设计肇始于巴黎,它来源于莱昂·巴克斯特为俄罗斯芭蕾舞团所做的舞台服装设计,所以它甫一出现就具有奢华绚丽的特点,从它诞生在巴黎就一直是富于装饰性的、华丽的、不为大众服务的。以后的继承发展也同后来英国人马丽·昆特和美国人拉尔夫·劳伦的努力截然不同。
  王受之先生在他的《世界现代设计史》中关于法国设计的章节里,提出了对法国设计奢华风格的困惑。他提出,法国的设计被认为从来都是注重装饰的、奢华的、精英主义的,不是为大众的,这和所谓的法兰西精神不符。众所周知,法国在意识形态上是左倾的、社会民主主义的,法国人一向具有反对权威、反对专制、反对特权的传统意识。这种矛盾从表面上看是不可调和并难以解释的。
  法国著名的艺术理论家丹纳说过,不同的艺术风格总是和不同的民族、时代、(自然)环境密不可分的。而这三个因素又相互影响、共同作用。笔者认为,装饰设计风格也应该是如此。笔者在此根据自己的思考试图阐述法国设计装饰性特色的成因。
  
  二
  
  法国地处欧洲西部,地跨大西洋东海岸和地中海北岸。这里和阴雨连天的英伦三岛、冰天雪地的斯堪地纳维亚半岛不同,地中海沿岸的温暖海风和普罗旺斯地区的充沛日照自不必说,就是西北国土也因为大西洋暖流而温暖舒适,这使得法国气候宜人,物产丰富,也造就了法国人轻松安逸、注重生活质量和享受的特点。法国人天生热爱生活,热爱艺术。在他们看来,设计物、人造物应该是充满隐喻的,应该是一种美好生活的象征。单有功能性的设计物品会失去大部分的乐趣。因此,法国设计风格注重装饰和对纯粹装饰品的特殊需求自然是可以理解的。
  从民族来说,法国本国现有居民是民族大迁徙时期从北方进入高卢地区的日尔曼人。高卢地区在此前很早就成为古罗马帝国的最重要行省之一,这里因为和帝国本土接壤,一方面是日尔曼人侵略帝国的前线,另一方面也是最先受到古罗马文化政治影响并较早开化的地区。在长年的拉锯之中,进入高卢地区的“蛮族”渐渐接受了古罗马的文化和政治制度,比之更为北方的萨克森人、伯艮第人、凯尔特人、高卢的法兰克人较早地进入“文明萌芽”阶段——这也是后来法兰克王国盛极一时的原因之一。在抵御蛮族的斗争中,高卢逐渐成为古罗马帝国的屏障。因为后来众多法兰克人成为帝国的雇佣军,同时大批古罗马人来到高卢,帝国的文化政治中心也一度转移到过高卢地区,这里成了古罗马帝国游离在母体之外的心脏,古罗马的精神和民族情绪扩大到法兰克人身上,并和日尔曼人本身具有的自由奔放气质结合,形成了新的古典欧洲的主流精神。这里的人们以自己属于“罗马”而自豪,这种情绪甚至超越了古罗马帝国畿内的居民。同时,古罗马的哲学、艺术和美学思想自然地在这里完美嫁接。这是法兰西精神气质的渊源之一。
  工业革命開始后,法国在技术上逐渐落后于英国和普鲁士,这使得怀念法兰克威仪的法国人自尊心受挫。一个民族越是在这种被动的情况下,越是情绪高涨,越是要强调本民族文化的独特性。启蒙运动和随之而来的历次革命,以及18、19世纪之交的拿破仑对欧洲的征伐占领,是一次民族情绪的巨大释放。拿破仑时代的结束是法兰西最后辉煌的终结,随着帝制时期的寿终正寝,第三共和国在复辟与反复辟的斗争中相继诞生。当它们因为国家政体的变化而耗尽力量的时候,隔壁的德国却在健康茁壮地成长并且完成了统一。两次世界大战,法国虽然都是战胜国,但是战争的事实却让法国颜面扫地。直到现在,法国人对于帝制时期的辉煌仍普遍怀念。
  法国现代意义上的设计,就是在这种历史时代背景下发展起来的。这造成了法国设计风格执著地强调本民族文化气质和传统的特点,这种坚持事实上是保守的。法国设计从政府到民间,一直有一种排斥时代主流的特点。因为现代主义设计发端于德国,成长壮大于美国,他们自然不会买现代主义的帐,而要努力保持一种法兰西做派,它的奢华繁复其实寄托了复杂的民族情绪。法国国土从巴黎到外省,充斥着宣言式的“国家项目”,这些国家项目都是政府行为。从埃菲尔铁塔到现在的法兰西国防部大楼,从“协和”式飞机到高速地铁,无不体现了法国人希望国家壮大复兴的良好和盲目愿望。法国人对于现代主义设计的抵触体现的最极端的例子,就是上个世纪80年代由国家立法取消设计在国际上通行的说法“Design”在法国使用,而以一个相当含混、落后的称呼“样式”代替——这种抵触甚至是可笑的。此外,由于对帝制时期的怀念,当时所谓的可以体现帝国威仪的宏大华丽的帝制风格在法国现代设计中应该有所继承。帝制风格因为帝制时期的幻梦,成为一种潜意识里的良好规范,成为审美意识深处可以争取的目标。
  笔者认为还有另外几个比较重要的原因导致了法国设计的装饰性特色。首先,虽然世界历史和美术史上反复强调阿拉伯的异教影响没有波及比利牛斯山的这一侧,但是,毕竟阿拉伯人在西班牙的统治超过了700年,要使法国完全从摩尔人工艺精巧华丽的风格影响中幸免也是不太可能的。而且,间接地以西班牙为媒质受到异教影响几乎是必然的。大的建筑不说,就设计纹样方面考虑,这种影响是存在的,并且应该会在现代意义上法国设计的思想意识层面中有所存留。
  其次,法国的设计受到现代艺术的影响很大。众所周知,巴黎在19、20世纪之交成为现代艺术的中心。艺术和设计在现代主义上的最初形态和发展趋势体现出截然不同的两种面貌。现代艺术强调个体、个性,强调多样性、思想性和隐喻性、形式感,注重东方的影响,这使得法国的装饰设计从纹样上也多少体现了东方的,尤其是日本的影响,使得法国的设计注重形式感和隐喻性。
  
  三
  
  以上是从民族、(自然)环境和时代背景等方面简单地分析法国设计注重装饰性原因的皮毛,那么,法国设计的精英性和法国民族传统里的民主意识是不是真的存在不可调和的矛盾呢?
  如果仅仅从近现代法国历史的表面上看,我们会认为法国的精神是革命性充沛的、本质民主的。而事实上——笔者在文中已经分析了古罗马精神对法国民族性的影响——法国的精神是来源于古希腊精神的,继承古罗马精神的。这就决定了法国式的民主是罗马式的民主,这种民主是理性主义的、是精英主义的,是一种彻头彻尾的形式民主而不是实质民主。形式民主是一种虚假的民主,是古罗马法精神之下的民主,它的精神实质其实是强调少数人制定的一种操作性比较强的、理性主义的民主制度,这种制度其实对社会底层是蔑视的。法国的大革命历史也说明那种革命是一种自上而下的革命。无论是雅格宾派还是三月党人,都是新贵族和新兴资产阶级的代表。这种革命是有限度的、妥协的,是精英主义的,不是属于无产阶级的,也不是农民革命。而且他们在察觉到革命过程中出现底层主导分化的时候,也会严酷地镇压。可见法国的大革命历史虽然轰轰烈烈,但是掩盖不住他们的哲学思想深处的精英主义。法国人革命性的传统在拿破仑帝制时期的短暂辉煌中摔得粉碎就是个很好的例子。这也可以解释为什么法国的设计是精英主义的,注重装饰的,不太关注大众的。
  本文对法国设计的装饰性特点作了简单的分析,要深入剖析这个问题,还需要作严密的思考和论证。
  
  参考文献:
  [1][法]让—皮埃尔·里乌等编.杨剑等译.法国文化史[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2][英]巴纳德著.王升才等译.艺术设计与视觉文化[M].江苏美术出版社,2006.
  [3]高宣扬.当代法国思想五十年[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
  [4][法]德拉诺瓦著.郑文彬等译.民族与民族主义[M].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5.
其他文献
摘 要:“对不起”与“すみません”分别被广泛地运用在中日两国人们的日常生活中。从语义上讲,在表达歉意时,二者意义大致相同。然而,“すみません”比“对不起”的用法更为宽泛,使用频率更高。本文将从语用表达和文化两个方面对“对不起”与“すみません”作些粗浅的探讨。  关键词:对不起 すみません 语用表达 文化差异    一般的外语教科书在给词语注释时,往往只列出其主要义项。这易让初学者误以为“对不起”=
摘要: 本文从《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教学模式和评价体系方面入手,深入探讨在《计算机基础》教学过程中如何进行“分层教学”和“任务教学”,以及在评价方式的创新尝试,为学生今后的自主探究和合作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  关键词: 高职《计算机基础》教学模式探讨    《计算机基础》课是学生跨入高职院校的第一门计算机课程,本课程教学的主要任务是使学生掌握计算机的基本知识,同时具有操作和使用计算机的基本技能。在面
著名教育家第斯多惠曾说,“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按照新课改的要求,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创设有效的学习情境,积极引导学生动手操作、合作交流,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的魅力。    一、在创设情境中激发学生的兴趣。    好奇是小学生的天性,学生都喜爱听故事、猜谜语。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和能力,努力挖掘教材,恰当穿插有关数学的趣题、
摘 要:素质教育强调“全体学生全面发展”,从根本上把学生的主体性摆在教育的核心位置上,这就要求教师的教育观念须由原来以“教师的教学为中心”转向以“学生的学习为中心”,与此同时,还要改变学生的学习观念,变一切以教师讲为主为自己学为主。让学生在课堂上由被动地接受知识转变成积极主动地吸收知识。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关键词:语文学科 自学能力 教会学生学习    我国著名教育家叶圣陶曾指出:
2007年,950万学子奔赴考场,为理想和胜利而战,硝烟散尽,尘埃落定,几家欢乐几家愁,谁主沉浮,尽收眼底。去留无意,看庭前花开花落;宠辱不惊,观天边云卷云舒! 08高考作文命题又将呈现怎样的趋势? 从语文教学大纲和课程标准来看,主要表现在以下五个方面:    一、 命题、材料作文双雄并立,仍将是08高考作文命题的主打    语文教学大纲规定学生作文练习有“命题作文、选题作文、自拟题目作文,还有缩
摘要: 随着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发展,中国的教育事业蒸蒸日上,新的教育理念、教学模式、教学手段层出不穷。通过近几年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具体实施,本文作者对教改有了较为深入的理解和认识,即教学理念的转变;教师角色的转换;教学思想的转化;教学方式的改进;信息技术的整合等。  关键词: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新课程新理念    随着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发展,中国的教育事业蒸蒸日上,新的教育理
摘 要:悲剧作为一种戏剧形式,长久以来一直受到人们的青睐。本文试从悲剧组成的三个层面——主人公引发的怜悯作用,主题带来的醒世作用,合唱队给予的升华作用,对悲剧之美的形与质进行由内而外的剖析。  关键词:悲剧美 悲悯 主人公 主题 反思 合唱队    当人们沿着时间长河,翻开洋洋洒洒的历史卷轴,会不由地惊叹于戏剧顽强的生命力。作为诞生较早的文学样式,戏剧数千年来经久不衰,不愧为文学浩瀚海洋里最璀璨夺
摘要: 本文研究了汉语的结果补语句(如推倒、打坏、抹红)和与之对应的日语结果表达句(如押し倒す、叩き壊す、赤く塗る),从他动性的角度分析比较中日结果表达句的异同点,以免在翻译时出现误用。  关键词: 他动性结果补语句日语复合动词结果副词句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努力建构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语文学习呼唤着学生主观感受的表述,内心情感的流露,个人见解和智慧的展现。正因为如此,教师该如何把课堂中的时间和空间还给学生?该如何给学生创设一个好好读书的空间,处处给他们心灵的自由,让他们在一个开放的学习环境中,兴致勃勃地去探索、去研究,并且学有所得,学有所悟呢?我的教学片段或许能给大家一些启示。    一、案例
摘要: 本文探讨了在大学英语教学中中美文化的比较对于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知识的兴趣。从美国的自由女神像和中国以家庭为中心的共有主义、哥特式建筑和天坛、芭比娃娃和中国龙、山姆大叔和毛泽东等方面进行了比较,认为大学英语教学及语言的学习和文化是不可分割的。  关键词: 大学英语教学 中美文化比较 美国文化的五大象征    一、引言    语言和文化不可分割,在大学英语教学中文化的教学也就显得尤为重要。在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