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腔开放患者的肠内营养支持

来源 :中华外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q18434388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观察腹腔开放患者能否安全有效地应用肠内营养(EN).方法 回顾近3年因腹腔间室综合征行腹腔开放的患者的临床资料.通过空肠行EN支持超过3 d者入选.所有患者腹腔敞开后均以聚丙烯网覆盖,根据肠功能恢复情况,决定EN开始时机和方案.采用输注泵连续输注,分别于EN前和结束时检测血浆蛋白水平和氮平衡.使用Harris-Benedict方程式计算或间接能量测定仪测定实际能量消耗和呼吸商.结果 21例患者EN实施时间平均(51.5±33.6)d,开始于腹腔开放后(8.8±5.5)d,达到目标值的93%~95%.治疗前血各项蛋白水平低于正常值,但经过EN支持后均有改善,其中纤维连接蛋白增加明显,相关并发症未有增加.结论 腹腔开放患者肠管虽外露,但在感染得到控制,外加聚丙烯网的覆盖情况下,及时给予EN,肠黏膜和肠壁组织获得营养和循环改善,使组织修复功能趋向健康.EN可以安全有效地应用于腹腔开放的患者。

其他文献
期刊
胆道铸型综合征(biliary cast syndrome,BCS)是肝移植术后胆道并发症的一种."胆道铸型"(biliary cast,BC)这一概念最早由美国的Waldram医生于1975年提出[1].BCS由Starzl教授于1977年正式提出,是指肝移植术后在肝内外胆道内形成的胆道树样铸型坏死物"胆道铸型"充填于胆道,同时可伴有一处或多处非吻合口胆道上皮坏死或狭窄,并由此而导致的一系列临床
期刊
肝移植术后胆道并发症已成为影响肝移植受体和移植物存活的重要原因之一,目前肝移植术后胆道并发症的发生率介于10%~40%,病死率为19%,需要再移植率为12%[1].我院根据肝移植术中供肝血运特点,通过术中及术后采取改善胆道血液循环的策略,使受体早期胆道并发症下降至5%,现报道如下.
期刊
在我国肝炎后肝硬化是门静脉高压症的最常见原因,约占95%以上.发生门静脉高压症时,门静脉系统和腔静脉系统之间的交通支扩张,形成曲张静脉,超过30%的患者出现食管胃底曲张静脉破裂出血,表现为呕血和黑便,病死率很高,第一次出血的病死率约为25%,且在第一次出血后1~2年内,约半数患者可发生再次大出血,第二次出血的病死率可达50%.门静脉压力增高时,还可出现顽固性腹水和脾功能亢进等临床表现.当出现以上严
期刊
经过1953-1954年双月刊的过渡,《中华外科杂志》自1955年起改为月刊出版.  《中华外科杂志》在1955年第1期刊发的题为"为提高外科业务而努力"的卷首语中指出:"一个成熟的外科学家,除了坚定的为人民服务的立场外,要有现代的专家学识和熟练的技巧;要有坚强的意志和民主的作风;必须掌握理论和实践一致的学术原则。
期刊
例1 男,34岁,体重66 kg,因"发现左腹部肿块20余d"于2005年2月25日入院.体检:肝肋下7 cm、剑突下10cm,质硬、无压痛、表面粗糙、可扪及结节,两侧下腹可扪及15 cm×10 cm×7 cm大小肿块,质硬表面不平整,固定,边界清楚,无压痛.实验室检查:白细胞5.0×109/L,中性粒细胞0.78,血红蛋白121 g/L,丙氨酸转氨酶16 U/L,血肌酐67μmol/L,尿素氮1
期刊
食管外科是胸部外科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我国的食管外科在国际上起步较早、实践经验丰富、水平较高.但食管功能性疾病的诊治和研究开展的较晚,与国外先进水平有一定差距.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和医学科学的不断进步,我国食管外科也得到了长足的发展。
期刊
目的 定量研究枕下远外侧入路及耳后经颞入路对颈静脉孔区的显露程度,为临床个体化选择手术入路、保护重要结构功能提供可靠的解剖依据.方法 选择经10%福尔马林固定的成人头颈湿标本各12具(24侧),采用枕下远外侧入路及耳后经颞入路进行解剖学研究,用脑立体定向仪测定各步骤颈静脉孔区的显露面积,用游标卡尺测量斜坡和三叉神经的显露长度.结果 在远外侧入路中,磨除颈静脉突、部分磨除枕髁后对颈静脉孔区显露程度显
肝移植是治疗终末期肝胆疾病的有效手段,但术后淤胆和胆管并发症仍是棘手问题.肝胆转运系统在胆盐、磷脂和胆固醇等分泌和排出中起关键作用,但肝移植中的缺血冷保存及免疫反应等不可避免地造成肝细胞、胆管细胞及其转运蛋白的功能障碍,影响术后的胆汁排泌。
期刊
患者男性,62岁,维吾尔族,因劳累后心慌气短,心前区针刺样疼痛2个月入院求治.查体:血压130/50 mm Hg(1 mm Hg=0.133 kPa),主动脉瓣区闻及2-3/Ⅵ级收缩期杂音及舒张期杂音.心电图示:左心室前侧壁缺血型ST-T改变,前、下壁心肌陈旧性心肌梗死.X线胸片示:左心室扩张,心胸比率(C/T)68%,升主动脉迂曲增宽.心脏彩色超声示:升主动脉自根部起呈瘤样扩张,累及主动脉弓,升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