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寿螺与广州管圆线虫

来源 :百科知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yx198411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人们对福寿螺这个名字并不陌生,因为近年来几次突发性卫生事件都与它有关。福寿螺又称大瓶螺、苹果螺、雪螺等,是隶属于腹足纲、中腹足目、瓶螺科、瓶螺属的软体动物。它不是我国的“土著”物种,原产地远在南美洲亚马孙河流域。福寿螺的外观与我国“土著”田螺相似,但个体比一般田螺大,且螺旋状的螺壳呈短而平的扁圆形,不像田螺那样,为长而尖的钝圆形。
  1981年福寿螺被引入广东进行养殖,并引发从广东到内陆发散式的传播格局。由于福寿螺肉色金黄,脆嫩味美,而且繁殖快、产量高、价格低廉,使得大量的福寿螺进入市场。随之而来的是,有人因食用福寿螺而感染广州管圆线虫病。
  广州管圆线虫是隶属于圆线虫目、后圆线虫科、后圆线虫亚科、管圆线虫属的一种寄生性线虫,它是我国科学家于1933 年首先在广州褐家鼠的肺部中检出并命名的。广州管圆线虫完整的生活史需要在中间宿主和终宿主中分别完成,目前已知的中间宿主包括蛞蝓、非洲大蜗牛和福寿螺等淡水软体动物,而终宿主主要为各种鼠类。除了正常的中间宿主和终宿主外,广州管圆线虫还可以侵入一些非适宜的宿主体内,但不能完成生长发育,这种非适宜宿主也被称为转续宿主,包括蛙类、鱼类、蟹和淡水虾等。
  人也属于广州管圆线虫的非适宜宿主。广州管圆线虫病在我国台湾、广东、海南、云南等地发现的病例比较多。人类感染广州管圆线虫的过程非常复杂,也似乎有点“恐怖”。首先,广州管圆线虫将老鼠的身体作为自己生长繁衍的温床,所以它又被称为“鼠肺线虫”。其成虫在老鼠体内产卵,卵随即发育成一期幼虫,并被排出老鼠体外;一期幼虫遇见福寿螺后,便可顺利进入到螺体内。这样,福寿螺就成了中间宿主,广州管圆线虫的二期、三期幼虫顺利发育,不会受到任何阻挠。此时的福寿螺已载满了攻击人类的利器,一只福寿螺可能带有6000条左右的广州管圆线虫幼虫,它们可以存活很长时间。人一旦吃了生的或加热不彻底的、藏有广州管圆线虫的福寿螺后,即可感染广州管圆线虫病。广州管圆线虫的幼虫,特别是三期幼虫,可以通过消化道进入人的中枢神经系统,在脑脊液中游弋,引起头痛、头晕、发热、颈部僵硬、面神经瘫痪等症状,酿成脑膜炎、脑脊髓炎等疾病,严重的甚至可以致残、致死。
  事实上,广州管圆线虫病的分布范围并非仅限于广州,而是在北纬23°至南纬23°之间的热带和亚热带地区广泛分布,其大部分病例出现于东南亚地区和太平洋地区。随着各地、各国之间交流的日趋频繁,导致广州管圆线虫的病例在我国北方地区,如北京,以及澳大利亚、北美洲以及非洲等地也有出现。
  【责任编辑】庞 云
其他文献
北京探路者户外用品有限公司发布的业绩快报显示,预计2014年公司收入达1712亿元,同比增长18.68%;净利润2.9亿元,同比增长18.3g%;总利润达3.3亿元,同比增长18.29%。另外,由于2014年户外行业增长放缓,预计2014年毛利润下降1.3%。  编辑点评:2014年探路者完成了一系列投资和收购,包括收购线上户外平台“绿野网”;投资北京行知探索旅行社的“极之美”南北极旅行业务;1.
“我们不缺订单,不缺资金,只缺人!”最近,在《纺织服装周刊》记者一行走访“中国针织服装名城”山东枣庄市市中区时,山东枣庄纺织服装协会会长汪永祥这句话让记者眼前一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