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幼儿阶段是个体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期,《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以下简称《纲要》)中明确指出幼儿要适当参与一些力所能及的劳动,养成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并学会尊重他人的劳动成果。所以,对幼儿进行一定的劳动教育非常必要,对于个人成长具有重要的价值意义。幼儿园通过采取适宜的策略方法来展开劳动教育,对幼儿参与劳动教育的积极性调动和目标达成,具有明显的推动作用。
【关键词】劳动教育;幼儿教育;自理能力;尊重劳动;荣辱观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5年提出“以劳动托起中国梦”,在2018年全国教育大会上提出,教育要培养能够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针对未成年人需要深入开展理想信念教育,引导其“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幼儿正处于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能否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对于其未来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纲要》中明确规定,幼儿要适当参与劳动,具备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并能够学会尊重和珍惜他人的劳动成果。在幼儿园进行劳动教育,意义非常深远,在开展过程中要采取适当的方法策略。
一、幼儿劳动教育的意义内涵
劳动是人们借助体力和智力,有意识、有目的地改造外部世界的实践活动。幼儿正处于身心发展的关键期,容易受到直观思维的影响,对于劳动的形式和意义的认识还比较模糊和感性。劳动作为一种社会属性或社会范畴,本身具有多元性,比如,劳动既包括体力劳动,也包括脑力劳动,既包括简单劳动,也包括复杂劳动。劳动不仅仅是手段,也是目的,在劳动中,既可以创造成果和价值,也可以享受到过程和乐趣。幼儿需要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具备积极参与和热爱劳动的意识,懂得劳动的价值和意义。
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认为,孩子接受劳动教育是非常必要的,对孩子未来掌握熟练技术有很大促进作用。同时,他认为劳动教育需要在集体的氛围中进行学习,这样有利于培养孩子的独立能力和集体荣誉感,需要在劳动教育的过程中,适当进行劳动态度、劳动观点、劳动习惯的引导和启发。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提出,“儿童高尚的心灵是在劳动中逐渐培养起来的,关键是要使儿童从小就参加劳动,使劳动成为人的天性和习惯。”
中国教育家陈鹤琴先生对于幼儿劳动教育有自己独特的见解和思考,他认为,对幼儿进行劳动教育除了可以培养幼儿的劳动技能和习惯外,还与幼儿在身体发展、道德养成、智力提升、审美形成等综合素养的促进,也存在密切的关联。由此,幼儿劳动教育就是针对幼儿开展的,以劳动技能、劳动观念和劳动习惯为核心内容的活动形式。劳动教育的最终目的在于培养个体对劳动本身、对未来生活、对劳动人民的热爱和积极态度。
由此可见,对幼儿进行劳动教育,首先是让幼儿爱上劳动,而不是被动接受劳动。在感性认识上,需要培养幼儿的劳动意识,通过多种途径来激发幼儿的劳动兴趣。在劳动的过程中,让幼儿得到切身的体验或直接经验,培养起他们的劳动情感。其次,是让幼儿会劳动,要让他们掌握一定的劳动技能,不同的年龄段掌握不同的劳动形式,其中,需要通过建立机制的方式,培养幼儿劳动习惯的养成,做到贵在坚持一致、持之以恒。
二、幼儿劳动教育的问题现状
根据中国当前的家庭结构,通常一个家庭仅有一至两个孩子,有几位家长围着他们转,所以参与劳动的机会非常少,由此相对娇生惯养,劳动观念不足,劳动技能落后,對他人的劳动成果也不够珍惜。对孩子进行劳动教育,已经成为摆在家长和社会面前的现实问题。一些幼儿园认识到这一点,按照《纲要》的指导精神开展劳动教育,但是效果并不是很明显。
1.幼儿接受劳动教育,受到很多阻碍因素的影响
家长出于关爱、教师出于安全等方面的考虑,都会影响幼儿劳动教育的开展,不利于让幼儿放开手脚参加劳动实践。幼儿接触的社会面是多元的,劳动教育的开展,很容易受到不良价值观的影响,比如,不良榜样的影响。幼儿所处的环境,缺乏好的榜样引导,劳动教育也不容易取得好的效果。
2.在劳动教育的成果上,幼儿知情意行不统一
由于幼儿的认识比较有限,幼儿园在开展劳动教育的过程中,通常会结合幼儿的特征,强调对简单劳动或体力劳动的态度。比如,只停留在劳动光荣、懒惰可耻的层面,或者只给幼儿教育与劳动相关的一些故事,再或者要求幼儿回家帮妈妈打扫卫生等层面,就会造成幼儿在知情意行上的脱离。幼儿虽然可以认识到劳动光荣的观点,也知道应该爱劳动、珍惜劳动成果等,但都是停留在口头上,并不能落实到行动上,这样就会导致教育意义和效果的不足。
3.教师对劳动教育的认识相对有限
当前,大多数幼儿园的教育活动安排以区域及五大领域为主,专门开展劳动教育的时间不够充分。另外,课程体系不够清晰,缺乏细化的明确指引。有些教师对劳动教育的开展存在认识的局限和技能的不足等问题。由此,导致劳动教育是幼儿教育的短板现象。教师在角色定位上存在模糊理解,不能灵活变换主导者和支持者的角色,在结果和过程的把控上,不同的教师也有不同的侧重,不能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灵活调整。所以,教师的能力需要提升。
三、幼儿劳动教育的开展策略
幼儿园开展劳动教育,需要保持严肃的教育态度及理念,要引起教师、家长的足够重视,为幼儿们树立正确的榜样,不仅在形式上要做到趣味性强、能够吸引幼儿,在内容上也要形成由浅入深的完整体系,真正落实到幼儿的行为评估上。
1.幼儿园可以设立“全园劳动日”“小小值日生”
通过设立较具仪式感的活动形式,引发幼儿们对劳动教育的足够重视,让他们能够切身地感受到劳动的重要意义。在全园开展活动的过程中,要特别注重热烈气氛的营造,在校园标识、音乐烘托等方面都要格外注重。在时间确立上,要有一定的频率,比如,每周五开展“全园劳动日”。每个班级根据幼儿的身心发育阶段的特征,开展幼儿们力所能及的活动。比如,小班级可以开展捡落叶、擦玩具的活动;中班级可以开展摘菜、扫地的活动;大班级可以开展包饺子、晒被子的活动等。每个活动的开展,教师在设计初期都需要制定明确的目标和计划,需要格外注重渐进性和系统性的原则。对于幼儿的劳动成果需要及时给与肯定,通过比赛颁奖、口头表扬、场景展示等形式,让幼儿在实践的过程中深入体悟劳动的意义。另外,可以设立小小值日生的活动形式,从小培养幼儿参与劳动的责任感,在劳动的过程中,也更能感受到劳动的辛苦和喜悦,其中蕴含的价值和意义,能够学会珍惜自己和他人的劳动成果。 2.提升教师对劳动教育的认识和实施技能
在实施幼儿劳动教育的过程中,需要结合幼儿的身心发育特征,开展相适宜的活动形式,由此对于教师自身素质的要求也比较高。幼儿教师需要加强对劳动教育的认识,在活动开展的过程中,遵守一些必要的原则。比如,量力适度的原则,不仅不同年龄段幼儿的能力存在差异,同一年龄段每个幼儿的能力也存在差异,所以不能用统一的标准来要求幼儿,需要考虑更多的影响因素。在劳动教育的过程中,需要特别注重安全第一的原则,尽可能地避免一些安全隐患。比如,锋利工具的使用,需要特别注重工具的选择,做到足够的安全性。另外,在劳动教育活动开展,需要具有较强的趣味性和新鲜度,保持幼儿的热情,其中游戏化的方式是幼儿最乐于接受的,也是最容易出效果的方式。在这个过程中,需要加强对幼儿的鼓励和积极性的引导,比如,让幼儿自己去发现问题,并及时探索,最后形成幼儿自己的价值观点。开展劳动教育,教师不能仅仅将劳动教育当作一个个的活动组合,而是一个教育理念。可以将劳动教育融入幼儿的一日生活,在更多的环节来体现劳动教育。比如,通过娃娃家的形式,让幼儿扮演不同的角色,让幼儿认识不同社会角色的劳动价值。在不同的时节和场所,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各时期的材料和资源,适当进行引导,让幼儿发现劳动的快乐和美丽。
3.需要做到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的同步
对幼儿进行劳动教育,就需要做到系统一致,需要加强家园之间的合作。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不能脱钩,需要保持同步和充分的沟通,并且在观点上需要趋同,这样,幼儿才能建立系统一致的认识。坚决避免幼儿园一个要求标准或价值观念,回到家中又是另外一套。家长和教师都需要做好幼儿的榜样,让幼儿建立正确的价值观。这些工作的开展,需要教师和家长在开展劳动教育的过程中,特别需要注意到的,并且需要教师与家长保持同步的,家长需要舍得放手,不能一味包办,要让幼儿适当参与更多,目的都在于做好幼儿的引导工作。另外,利用五一劳动节等假日,幼儿园和家庭可以联合组织一些亲子活动,让幼儿参与到带有趣味性的游戏中来,有助于让幼儿真正感受和意识到劳动的辛苦和幸福。通过家园合作的形式,可以让家长和教师相互支持,协作监督、共同守护幼儿的成长,从而有利于调动幼儿的积极性,形成爱劳动的好习惯和好品质。
由此可见,在新时代背景下,做好幼儿劳动教育工作,需要从观念上开始改变,家长和教师要学会放手。在劳动教育的内容上,需要从单一到逐步多样化,比如,为集体服务的劳动内容、为自我服务的劳动内容、种植饲养方面的劳动内容、手工方面的劳动内容等。在劳动教育的形式上,需要由务虚向务实变化。在劳动教育的频率上,需要从偶尔开展转向常规教育。在劳动教育的视角上,需要从关注结果转向过程导向。幼儿园开展劳动教育,需要明确幼儿劳动教育的目的,为幼儿劳动教育活动的开展积极创造条件,选择科学的教育形式和内容,并做到家庭、幼儿园、社区的密切互动,共同促进幼儿劳动意识、习惯的养成。
总之,培養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未来新人需要从娃娃抓起,实施劳动教育对于个体的成长非常重要,在劳动中有利于培养幼儿的自理能力、坚强意志和独立性等品质,更好地适应未来社会。幼儿园需要重视劳动教育,而且需要探索更多的策略来提升劳动教育实效。
参考文献:
[1]郑娟玉.浅谈幼儿园劳动教育的意义及实施策略[J].幼儿教育研究,2019(2).
[2]张紫微.幼儿园劳动教育的实施路径探究[J].考试周刊,2019(47).
[3]梁月琴,赵杰.幼儿劳动能力培养的现状调查与分析[J].兰州教育学院学报,2019(1).
[4]王静.家园合力促进幼儿劳动习惯养成[J].教育实践与研究,2018(5).
[5]霍力岩.幼儿劳动教育:内涵、原则与路径[J].福建教育,2018(47).
[6]洪亚臻.崇尚劳动、尊重劳动——新时代幼儿劳动教育的价值[J].福建教育,2018(51).
[7]王焰.新时代幼儿劳动教育“五部曲”[J].福建教育,2018(47).
[8]蒋丽明.劳动教育要从娃娃抓起[J].小学生作文辅导,2017(1).
[9]陈虹利.新时期加强幼儿劳动教育的思考[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16(9).
【关键词】劳动教育;幼儿教育;自理能力;尊重劳动;荣辱观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5年提出“以劳动托起中国梦”,在2018年全国教育大会上提出,教育要培养能够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针对未成年人需要深入开展理想信念教育,引导其“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幼儿正处于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能否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对于其未来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纲要》中明确规定,幼儿要适当参与劳动,具备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并能够学会尊重和珍惜他人的劳动成果。在幼儿园进行劳动教育,意义非常深远,在开展过程中要采取适当的方法策略。
一、幼儿劳动教育的意义内涵
劳动是人们借助体力和智力,有意识、有目的地改造外部世界的实践活动。幼儿正处于身心发展的关键期,容易受到直观思维的影响,对于劳动的形式和意义的认识还比较模糊和感性。劳动作为一种社会属性或社会范畴,本身具有多元性,比如,劳动既包括体力劳动,也包括脑力劳动,既包括简单劳动,也包括复杂劳动。劳动不仅仅是手段,也是目的,在劳动中,既可以创造成果和价值,也可以享受到过程和乐趣。幼儿需要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具备积极参与和热爱劳动的意识,懂得劳动的价值和意义。
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认为,孩子接受劳动教育是非常必要的,对孩子未来掌握熟练技术有很大促进作用。同时,他认为劳动教育需要在集体的氛围中进行学习,这样有利于培养孩子的独立能力和集体荣誉感,需要在劳动教育的过程中,适当进行劳动态度、劳动观点、劳动习惯的引导和启发。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提出,“儿童高尚的心灵是在劳动中逐渐培养起来的,关键是要使儿童从小就参加劳动,使劳动成为人的天性和习惯。”
中国教育家陈鹤琴先生对于幼儿劳动教育有自己独特的见解和思考,他认为,对幼儿进行劳动教育除了可以培养幼儿的劳动技能和习惯外,还与幼儿在身体发展、道德养成、智力提升、审美形成等综合素养的促进,也存在密切的关联。由此,幼儿劳动教育就是针对幼儿开展的,以劳动技能、劳动观念和劳动习惯为核心内容的活动形式。劳动教育的最终目的在于培养个体对劳动本身、对未来生活、对劳动人民的热爱和积极态度。
由此可见,对幼儿进行劳动教育,首先是让幼儿爱上劳动,而不是被动接受劳动。在感性认识上,需要培养幼儿的劳动意识,通过多种途径来激发幼儿的劳动兴趣。在劳动的过程中,让幼儿得到切身的体验或直接经验,培养起他们的劳动情感。其次,是让幼儿会劳动,要让他们掌握一定的劳动技能,不同的年龄段掌握不同的劳动形式,其中,需要通过建立机制的方式,培养幼儿劳动习惯的养成,做到贵在坚持一致、持之以恒。
二、幼儿劳动教育的问题现状
根据中国当前的家庭结构,通常一个家庭仅有一至两个孩子,有几位家长围着他们转,所以参与劳动的机会非常少,由此相对娇生惯养,劳动观念不足,劳动技能落后,對他人的劳动成果也不够珍惜。对孩子进行劳动教育,已经成为摆在家长和社会面前的现实问题。一些幼儿园认识到这一点,按照《纲要》的指导精神开展劳动教育,但是效果并不是很明显。
1.幼儿接受劳动教育,受到很多阻碍因素的影响
家长出于关爱、教师出于安全等方面的考虑,都会影响幼儿劳动教育的开展,不利于让幼儿放开手脚参加劳动实践。幼儿接触的社会面是多元的,劳动教育的开展,很容易受到不良价值观的影响,比如,不良榜样的影响。幼儿所处的环境,缺乏好的榜样引导,劳动教育也不容易取得好的效果。
2.在劳动教育的成果上,幼儿知情意行不统一
由于幼儿的认识比较有限,幼儿园在开展劳动教育的过程中,通常会结合幼儿的特征,强调对简单劳动或体力劳动的态度。比如,只停留在劳动光荣、懒惰可耻的层面,或者只给幼儿教育与劳动相关的一些故事,再或者要求幼儿回家帮妈妈打扫卫生等层面,就会造成幼儿在知情意行上的脱离。幼儿虽然可以认识到劳动光荣的观点,也知道应该爱劳动、珍惜劳动成果等,但都是停留在口头上,并不能落实到行动上,这样就会导致教育意义和效果的不足。
3.教师对劳动教育的认识相对有限
当前,大多数幼儿园的教育活动安排以区域及五大领域为主,专门开展劳动教育的时间不够充分。另外,课程体系不够清晰,缺乏细化的明确指引。有些教师对劳动教育的开展存在认识的局限和技能的不足等问题。由此,导致劳动教育是幼儿教育的短板现象。教师在角色定位上存在模糊理解,不能灵活变换主导者和支持者的角色,在结果和过程的把控上,不同的教师也有不同的侧重,不能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灵活调整。所以,教师的能力需要提升。
三、幼儿劳动教育的开展策略
幼儿园开展劳动教育,需要保持严肃的教育态度及理念,要引起教师、家长的足够重视,为幼儿们树立正确的榜样,不仅在形式上要做到趣味性强、能够吸引幼儿,在内容上也要形成由浅入深的完整体系,真正落实到幼儿的行为评估上。
1.幼儿园可以设立“全园劳动日”“小小值日生”
通过设立较具仪式感的活动形式,引发幼儿们对劳动教育的足够重视,让他们能够切身地感受到劳动的重要意义。在全园开展活动的过程中,要特别注重热烈气氛的营造,在校园标识、音乐烘托等方面都要格外注重。在时间确立上,要有一定的频率,比如,每周五开展“全园劳动日”。每个班级根据幼儿的身心发育阶段的特征,开展幼儿们力所能及的活动。比如,小班级可以开展捡落叶、擦玩具的活动;中班级可以开展摘菜、扫地的活动;大班级可以开展包饺子、晒被子的活动等。每个活动的开展,教师在设计初期都需要制定明确的目标和计划,需要格外注重渐进性和系统性的原则。对于幼儿的劳动成果需要及时给与肯定,通过比赛颁奖、口头表扬、场景展示等形式,让幼儿在实践的过程中深入体悟劳动的意义。另外,可以设立小小值日生的活动形式,从小培养幼儿参与劳动的责任感,在劳动的过程中,也更能感受到劳动的辛苦和喜悦,其中蕴含的价值和意义,能够学会珍惜自己和他人的劳动成果。 2.提升教师对劳动教育的认识和实施技能
在实施幼儿劳动教育的过程中,需要结合幼儿的身心发育特征,开展相适宜的活动形式,由此对于教师自身素质的要求也比较高。幼儿教师需要加强对劳动教育的认识,在活动开展的过程中,遵守一些必要的原则。比如,量力适度的原则,不仅不同年龄段幼儿的能力存在差异,同一年龄段每个幼儿的能力也存在差异,所以不能用统一的标准来要求幼儿,需要考虑更多的影响因素。在劳动教育的过程中,需要特别注重安全第一的原则,尽可能地避免一些安全隐患。比如,锋利工具的使用,需要特别注重工具的选择,做到足够的安全性。另外,在劳动教育活动开展,需要具有较强的趣味性和新鲜度,保持幼儿的热情,其中游戏化的方式是幼儿最乐于接受的,也是最容易出效果的方式。在这个过程中,需要加强对幼儿的鼓励和积极性的引导,比如,让幼儿自己去发现问题,并及时探索,最后形成幼儿自己的价值观点。开展劳动教育,教师不能仅仅将劳动教育当作一个个的活动组合,而是一个教育理念。可以将劳动教育融入幼儿的一日生活,在更多的环节来体现劳动教育。比如,通过娃娃家的形式,让幼儿扮演不同的角色,让幼儿认识不同社会角色的劳动价值。在不同的时节和场所,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各时期的材料和资源,适当进行引导,让幼儿发现劳动的快乐和美丽。
3.需要做到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的同步
对幼儿进行劳动教育,就需要做到系统一致,需要加强家园之间的合作。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不能脱钩,需要保持同步和充分的沟通,并且在观点上需要趋同,这样,幼儿才能建立系统一致的认识。坚决避免幼儿园一个要求标准或价值观念,回到家中又是另外一套。家长和教师都需要做好幼儿的榜样,让幼儿建立正确的价值观。这些工作的开展,需要教师和家长在开展劳动教育的过程中,特别需要注意到的,并且需要教师与家长保持同步的,家长需要舍得放手,不能一味包办,要让幼儿适当参与更多,目的都在于做好幼儿的引导工作。另外,利用五一劳动节等假日,幼儿园和家庭可以联合组织一些亲子活动,让幼儿参与到带有趣味性的游戏中来,有助于让幼儿真正感受和意识到劳动的辛苦和幸福。通过家园合作的形式,可以让家长和教师相互支持,协作监督、共同守护幼儿的成长,从而有利于调动幼儿的积极性,形成爱劳动的好习惯和好品质。
由此可见,在新时代背景下,做好幼儿劳动教育工作,需要从观念上开始改变,家长和教师要学会放手。在劳动教育的内容上,需要从单一到逐步多样化,比如,为集体服务的劳动内容、为自我服务的劳动内容、种植饲养方面的劳动内容、手工方面的劳动内容等。在劳动教育的形式上,需要由务虚向务实变化。在劳动教育的频率上,需要从偶尔开展转向常规教育。在劳动教育的视角上,需要从关注结果转向过程导向。幼儿园开展劳动教育,需要明确幼儿劳动教育的目的,为幼儿劳动教育活动的开展积极创造条件,选择科学的教育形式和内容,并做到家庭、幼儿园、社区的密切互动,共同促进幼儿劳动意识、习惯的养成。
总之,培養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未来新人需要从娃娃抓起,实施劳动教育对于个体的成长非常重要,在劳动中有利于培养幼儿的自理能力、坚强意志和独立性等品质,更好地适应未来社会。幼儿园需要重视劳动教育,而且需要探索更多的策略来提升劳动教育实效。
参考文献:
[1]郑娟玉.浅谈幼儿园劳动教育的意义及实施策略[J].幼儿教育研究,2019(2).
[2]张紫微.幼儿园劳动教育的实施路径探究[J].考试周刊,2019(47).
[3]梁月琴,赵杰.幼儿劳动能力培养的现状调查与分析[J].兰州教育学院学报,2019(1).
[4]王静.家园合力促进幼儿劳动习惯养成[J].教育实践与研究,2018(5).
[5]霍力岩.幼儿劳动教育:内涵、原则与路径[J].福建教育,2018(47).
[6]洪亚臻.崇尚劳动、尊重劳动——新时代幼儿劳动教育的价值[J].福建教育,2018(51).
[7]王焰.新时代幼儿劳动教育“五部曲”[J].福建教育,2018(47).
[8]蒋丽明.劳动教育要从娃娃抓起[J].小学生作文辅导,2017(1).
[9]陈虹利.新时期加强幼儿劳动教育的思考[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1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