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贫血患病率及血红蛋白达标率的流行病学调查

来源 :中华肾脏病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xbf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调查安徽省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贫血患病率、血红蛋白达标率及影响血红蛋白达标因素。

方法

纳入2014年1月1日至2014年03月31日期间在安徽省皖南、皖中、皖北13市26家医院行MHD的成年患者2601例。收集患者年龄、性别、原发病、透析龄、透析方式、药物使用及实验室检查等资料,以浓度≥110 g/L为血红蛋白达标标准,分析贫血患病率、血红蛋白达标率及影响血红蛋白达标因素。

结果

(1)安徽省MHD患者血红蛋白平均浓度为(100.2±28.1)g/L,贫血患病率为82.5%,红细胞生成素使用率为95.2%,铁剂使用率为64.3%,叶酸使用率为62.0%。(2)MHD患者血红蛋白达标率为32.8%,男性患者中血红蛋白达标率高于女性(35.1%比29.4%,P=0.002),高通量透析患者血红蛋白达标率高于低通量透析患者(39.2%比27.9%,P<0.001)。(3)与血红蛋白达标患者比较,血红蛋白未达标患者女性比例高,透析龄短,血清白蛋白、肌酐、三酰甘油、钙、磷、镁水平低,而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明显增加,红细胞生成素、铁剂和叶酸使用率均增加(均P<0.05)。(4)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2.10~2.50 mmol/L钙(OR=0.346,P=0.005)、>2.50 mmol/L钙(OR=0.207,P=0.001)、>41.9 g/L白蛋白(OR=0.511,P=0.044)、1.11~2.01 mmol/L三酰甘油(OR=0.443,P=0.008)、>2.01 mmol/L三酰甘油(OR=0.257,P<0.001)及≥7.63 mg/L超敏C反应蛋白(OR=1.652,P=0.049)可能是血红蛋白未达标的影响因素。

结论

安徽省MHD患者贫血患病率高,血红蛋白达标率低;达标钙、高钙、高白蛋白及三酰甘油可能为影响血红蛋白达标的保护因素,而高超敏C反应蛋白可能为其独立危险因素。因此,充分透析、改善营养状态、纠正钙磷代谢紊乱和微炎性反应等,可能提高血红蛋白达标率。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IgA肾病(IgAN)患者肾组织分泌型IgA(SIgA)的沉积与其临床、病理及补体激活的关系。方法收集肾活检确诊的原发性IgAN患者,免疫比浊及ELISA法检测患者血清中补体的激活,免疫荧光激光共聚焦显微镜检测肾组织中SIgA的沉积及补体的激活,分析SIgA的沉积与患者临床、病理及补体激活的关系。结果201例患者中,59例患者肾脏有SIgA的沉积。与无沉积的患者相比,SIgA沉积的患者肉眼
目的探讨综合医院体外循环(CPB)心脏外科手术患者术后急性肾损伤(AKI)的发病率以及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北京协和医院233例介绍CPB心脏瓣膜术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应用相关性分析和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方法筛选影响患者术后发生AKI的危险因素。结果233例患者平均年龄(57±12)岁,其中合并糖尿病54例(23.2%);高血压105例(45.1%);基础肾功能不全21
期刊
目的探讨醛固酮合酶(CYP11B2)基因-344C/T多态性在中国汉族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中的分布及其与高血压早期肾损害的相关性。方法纳入418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根据尿微量白蛋白/尿肌酐比值将患者分为高血压合并早期肾损害(RD)组(182例)和高血压不合并早期肾损害(NRD)组(236例),用Taqman探针法进行基因分型,并测定血脂、血糖、血浆醛固酮等指标进行比较。结果RD组与NRD组间CYP11
期刊
期刊
期刊
期刊
期刊
目的探讨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血清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3(FGF23)、Klotho蛋白水平与骨密度(BMD)的相关关系。方法收集2015年1月至2015年11月在本院接受MHD治疗的125例患者临床资料,用双能X射线吸收仪测量患者股骨颈及腰椎骨密度。按照WHO标准将患者分为骨量正常组、骨量减少组和骨质疏松组。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清FGF23、Klotho蛋白、1,25(OH)2VitD3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