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城》隐喻翻译视角下的文化差异之影响

来源 :作家·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nqianggeg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作为一种思维方式和认知手段,隐喻是语言使用中一个非常普遍的现象。同时,隐喻也是翻译的难点之一,因为它承载着特定民族深厚而独特的文化内涵。因此,在翻译隐喻时要充分考虑文化因素的影响,在不同的情况下采取不同的翻译策略。本文以《围城》中隐喻的翻译为例,探讨了文化差异对隐喻翻译的影响。
  关键词:隐喻 隐喻翻译 文化差异 《围城》
  中图分类号:H315.9文献标识码:A
  
  一 隐喻翻译研究
  隐喻研究在西方有着悠久的历史,最早可以追溯到古希腊的亚里士多德。传统的隐喻理论仅将隐喻看作是一种语言现象、一种修辞手段。但是随着语言学特别是认知语言学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学者认识到隐喻不仅是一种修辞手段,更是人类普遍的一种思维方式、一种认知手段。相对于隐喻研究的繁荣,隐喻翻译的研究则起步较晚。目前的研究显示了三种不同的隐喻翻译方法,第一种就是制定特定的规则或者方法指导隐喻翻译,纽·马克和奈达等都是这方面研究的代表。基于实际经验,纽·马克在翻译问题探讨一书中提出了许多操作性较强的隐喻译法:(1)在目的语中再现同一喻体;(2)用目的语中的标准喻体取代源语中的喻体;(3)用明喻翻译隐喻;(4)以明喻加注释的方法翻译隐喻;(5)把隐喻转换成意义;(6)删略法;(7)再现源语隐喻加释义。第二种是将隐喻翻译与文本类型联系起来,根据文本的具体特征决定隐喻翻译方法,例如纽·马克将隐喻分为五种类型,即:消亡隐喻(dead)、过失隐喻(clichés)、常用隐喻(stock)、时兴隐喻(recent)和独创隐喻(original),并指出各种类型的隐喻多应用于不同类型的文本,因此宜采用不同的翻译方法;第三种是从文化方面来研究隐喻,根据这种研究观点,隐喻的翻译受具体的文化框架的影响。隐喻是否可译以及能否在译文中保存其新颖性,在很大程度上都取决于与其相关的文化因素。
  二 文化与语言、隐喻的关系
  语言是文化的一部分,又是文化的映像。翻译中一个最大的困难就是两种文化的差异,在翻译过程中,译者不能单纯地着眼于语言的等值转换,而应该着眼于两种思想和文化的交流。隐喻,作为一种内涵丰富的语言现象,不可避免地包含了众多的文化信息,承载着传统文化意义,并通过自己独特的表达形式充分体现出来。因此,隐喻的翻译不仅要准确而有效地传达源语信息,而且要忠实、完整地再现源语文化的内涵和意义。这使得隐喻的翻译具有更大挑战性。如果隐喻中涉及的喻体和内涵在互译的两种文化中是相似或者一致的,也就是所谓的文化重合,那隐喻的翻译就容易许多。但是更多时候,不同文化的隐喻拥有不同的喻体和内涵,从而造成了翻译困难。这就需要译者在翻译时充分考虑文化因素的影响,选取适当的翻译方法,尽量完整地再现隐喻中的文化内涵和意义。
  三 《围城》中隐喻的翻译
  钱钟书是20世纪40年代才华横溢、享誉极高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围城》是钱先生唯一的长篇小说,也是一部家喻户晓的现代文学经典,有论者认为是现代中国最伟大的小说之一。在严肃的主题下,钱钟书在这一作品中运用了大量的比喻手法来取得讽刺和幽默的艺术效果。这些比喻融聚智慧、饱含哲理、活泼生动、幽默风趣,形成了独具特色的“钱钟书式的比喻”。20世纪70年代,珍妮·凯利和毛国权合作将此书翻译成英文。在翻译过程中两位译者是怎样处理作品中的这些精彩比喻的?尤其是基于特定的中国文化、文学因素的隐喻?本文将通过具体分析《围城》中饱含文化因素的隐喻翻译,来探讨文化差异对隐喻翻译的影响。
  1 在译语中再现同一喻体。虽然不同的国家具有不同的文化,但是整个人类文化具有普遍性,这使得隐喻也具有跨文化的普遍特征,因此,在英汉语表达中存在大量相同的隐喻时,可以采用在目的语中再现同一喻体的方法,这样既保留了源语隐喻的内容形式和文化内涵,又丰富了目的语的表达方式。
  例(1):总而言之,批分数该雪中送炭,万万不能悭吝。(钱钟书, 2002:242)
  In sum,when marking one should“send coal when it snows.”That is,provide that which is most needed,and never be stingy.(Kelly & Mao, 2003:224)
  例(2):对任何人发脾气,都不能够像对太太那样痛快。父母兄弟不用说,朋友要绝交,用人要罢工,只有太太像《荷马史诗》里风神的皮袋,受气的容量最大,离婚毕竟不容易。(钱钟书,2002:336)
  There is no one on whom a person can vent his anger with as much all-out relish as on his wife.Friends will break off and servants will go on strike,not to mention parents and brothers.Only a wife,like the Wind God’s leather bag in Homer’s epic poem,has such a tremendous capacity for taking in hot air,for divorce after all is not easy.(Kelly & Mao,2003:312-313)
  例(1)中的雪中送炭在英汉两种语言中的喻义相同,因此可以直接在译文中再现同一喻体;例(2)中的《荷马史诗》里风神的皮袋这一喻体则直接来源于西方文学著作,为译语读者所熟悉,所以尽可以保留这一喻体。
  2 保留源语喻体并加注释。由于不同社会文化因素的影响,在翻译过程中,有时虽然保留了原文的喻体形象,但由于该喻体带有明显的、特定的民族文化特征或隐含历史事件、人物典故,使译语读者难以理解;另外,由于源语和译语两种语言的语用差异,翻译一些隐喻时在译语中找不到对应词语,有的即使直接保留源语的喻体,也会失去原文的语用意义,特别是一些涉及人名和地名的隐喻。因此,翻译这类包含特定文化因素的隐喻时,可采用保留源语喻体加注释的方法再现其语义功能,充分保留原隐喻的民族文化特色,同时也帮助译语读者以源语读者的方式体会隐喻所包含的文化内涵。
  例(3):这不是吃菜,这像神农尝百草了。(钱钟书,2002:72)
  That’s not eating,that’s more like the Divine Farmer testing a hundred varieties of herbs.(Kelly & Mao,2003:68)
  Note:Divine Farmer is a legendary emperor of China(2823-2698 B.C.),supposed to have introduced agricultural and herbal medicine to China.(Kelly & Mao ,2003:68)
  上例中的神农尝百草是源语文化中特有的喻体,直译到译语中,对源语文化缺乏了解的译语读者很难理解隐喻中的内涵,因此译者在保留源语的喻体之外,在译文后加了注解,这有利于保留原隐喻的文化特色,同时也能加深译语读者对源语文化的理解。
  3 将隐喻转换成明喻。隐喻是一种隐藏着的比喻。隐喻和明喻二者的相同之处就在于它们都表示相比的不同类事物之间具有某种相似性。在翻译隐喻时,如果直接保留原有的形式表达难以理解时,则可以以相似性为基础保留原隐喻形象,同时对隐喻做明喻化处理可使喻义变得更加清楚明晰。
  例(4):女人有女人特别的聪明,轻盈活泼得跟她的举动一样。比了这种聪明,才学不过是沉淀渣滓。说女人有才学,就仿佛赞美一朵花,说她在天平上称起来有白菜番薯的斤两。(钱钟书,2002:85)
  Woman has an intelligence all her own,and it is as nimble and lively as her person.Compared to that kind of intelligence,talent and scholarship are sediments.To say a woman is talented and scholarly is like praising a flower for balancing on the scale with a cabbage or potato-utterly pointless.(Kelly & Mao, 2003:78)
  上例中为了强调对于女人来说聪明远比才学重要,作者将称赞女人有才学比作赞美一朵花具有白菜番薯的斤两。这对于源语读者来说很容易理解,因为在源语文化中这两者的相似性一目了然,但是直译过来,译语读者可能很难理解二者之间的关联,因为译者在保留原喻体后加了说明,使得喻义变得更加明白清晰,便于译文读者理解。
  4 保留源语喻义而舍弃其喻体。这是保持原文的内容,而舍弃原文形式的翻译方法。由于不同的文化背景和语言习惯,有些隐喻的喻体在译语中所对应的形象意义不同,如果保留源语的喻体反而会相当晦涩难懂,这时可以用译语中已有的与原文意义相近的替代形象或事物翻译,或者只保留其喻义,舍弃原喻体。
  例(5):我用人最大公无私,舍妹也不是他私人用的,就是她丢了饭碗,我决计尽我的力来维持老哥的地位。(钱钟书,2002:241)
  Well,I’m fair and impartial in hiring people and my sister isn’t under his personal employ.Even if she does lose her job,I’ll certainly do all I can to support her as her elder brother.(Kelly & Mao,2003:223-224)
  上例中饭碗这个喻体在中国文化中广为人知,但是在英语中却有着完全不同的喻义,如果采取直译的方法,反而给译文读者带来理解障碍,因此为了便于译语读者理解,译者在翻译过程中直接舍弃了原喻体,只保留了其基本喻义。
  5 舍弃原隐喻。因为不同的语言中包含着许多截然不同的文化因素,所以不同语言之间的翻译更具有挑战性。不同的民族间有着不同的文化、价值观和传统习俗,所以彼此之间的理解比较困难。例如同一种动物在不同的文化中可能代表着全然不同的含义,因此在很多情况下,不能直接将带有特定文化含义的喻体直译,所以在不影响传达原隐喻的基本含义下,可以选择舍弃该隐喻。
  例(6):太太不忠实,偷人,丈夫做了乌龟,买彩票准中头奖,赌钱准赢。(钱钟书,2002:5)
  Mr.Fang said that if the wife is unfaithful and has an affair,the husband is sure to take first prize if he buys a lottery ticket,and he is sure to win if he gambles.(Kelly & Mao,2003:6)
  乌龟在中国文化中有着极为清晰的象征意义,但是在西方文化中,它只是一种普通的动物,除了速度缓慢、外形丑陋外,没有其他任何的象征意义。因此如果保留这一隐喻,反而可能给译语读者造成困惑,所以在上下文背景能够完全表述该隐喻的意义时,译者选择舍弃了改隐喻,这不失为处理这种隐喻的一种较好方法。
  四 结语
  通过对《围城》中具体实例的分析,我们发现译者对其中的隐喻翻译采取了多种方法。当源语的语言表达与译语的语言表达相一致时,保留源语的喻体和喻义能够最好地保留原文的语言和文化内涵;而当保留源语喻体和喻义无法正确传递原文信息,或是源语的语言表达或文化现象与译语不一致时,可以保留源语喻义而舍弃其喻体或将隐喻转换成明喻;当这些方法都不适用时,最好的办法就是在直译的基础上加注释;或者在上下文语境能够保证传达正确的隐喻意义时,完全舍弃源语中的隐喻。总之,在翻译隐喻的过程中,要特别考虑文化因素的影响,根据不同的情况采用不同的翻译方法,帮助译文读者获得充分的了解。
  
   参考文献:
   [1] Kelly,J.& K.Mao Nathan(2003)Fortress Besieged.Beijing: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
   [2] Lakeoff,G.& Johnson,M.(1980)Metaphors we live by.Chicago: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3] 钱钟书:《围城》,三联书店,2002年版。
   [4] 邱玉华:《隐喻翻译中的文化影响分析》,《科教文汇》,2007年第7期。
   [5] 束定芳:《论隐喻的理解过程及其特点》,《外语教学与研究》,2000年第4期。
   [6] 王磊:《隐喻与翻译:一项关于〈围城〉英译本的个案调查》,《中国翻译》,2007年第3期。
  
   作者简介:黄梅,女,1982—,山东沂水人,硕士,助教,研究方向:英语教育、文学翻译,工作单位:天津财经大学人文学院。
其他文献
情感因素的研究有着坚实的理论基础。大学英语教学过程中的自尊、动机和焦虑等情感因素对大学英语教学具有极大的影响。大学英语教师应在教学过程中重视情感因素,以各种各样
本文针对包装工程专业的特点,论述了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为提高毕业实习质量,必须综合考虑到实习方式、实习单位、指导教师、实习生等几方面因素,并对每一因素都做了较为详
休闲作为人的一种生活方式和生命状态,在现阶段已经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生产力水平高低的一个方面,是社会文明进步的一种标志,与每个人的生活息息相关。休闲,如杰弗瑞·戈比所说
德育渗透应当成为高中历史课程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课本中谈到的很多内容和那些值得铭记的历史事件都可以成为德育渗透的良好素材。教师可以从这个角度展开对学生的引导,让德
根据新消费理论,文化消费是个人或家庭对时间和物质产品进行分配,并以一种有效的方式用于文化消费品的生产,文化消费的数量取决于收入和时间资源约束下的效用函数的最大化。
摘要 由于英汉思维方式不同,英语重形合,汉语重意合,英汉语篇衔接方式也存在差异,在翻译时应做些调整。本文以韩礼德和哈桑的语篇衔接理论为框架,以《围城》汉英对照本为语料,对比英汉语篇衔接手段,探讨适当的转换衔接差异的翻译方法,使翻译符合译文表达习惯,同时再现原文语言文化内涵。  关键词:思维方式 形合 意合 语篇衔接 翻译  中图分类号:I046 文献标识码:A    一 引言    系统功能理论认
GFJ_1型塑料灌封机,具有体积小、重量轻、结构紧凑、外型美观的特点,是制药、化工、化妆品等行业生产必不可少的理想包装机械。采用人工将塑料管插入分度盘内,利用气缸转位,
求救短信我很爱我的男朋友,他为了我和别人打架,身体受了很多伤,现在被送进医院了,我六神无主,只剩下哭泣了。我该怎么办啊?伴侣解码:如果你爱他,就不要让爱的人为你受伤害,
对“连续膜柱”阶式热发器和无混合多级逆流阶式蒸发器中有效膜面积进行了比较.指山采用“连续膜柱”阶式蒸发器以较高分离系数高度纯化易渗透杂质的前景.分离氩-丙烷杂质混合物
金昌一曾用企业家的方式开辟阿拉里奥画廊的全球疆土。自从2012年底关闭北京酒厂空间宣布撤出中国后,我们再一次来到阿拉里奥则是参加他在韩国天安空间的个展,听他讲述自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