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腔静脉滤器植入联合抗凝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临床应用

来源 :中国医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umei200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观察并评价下腔静脉滤器植入联合抗凝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对我院2001年2月至2010年6月期间收治的37例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应用溶栓、抗凝结合静脉滤器置入治疗,测量、记录所有患者治疗前及治疗后1~3个月患侧、健侧小腿中部及大腿中部、大腿根部周径,判断疗效.结果 37例下腔静脉滤器均成功植入,大部分患肢1周内血液回流均明显改善,症状减轻,总有效率为94.6% (35/37);患者治疗前后小腿中部、大腿中部、大腿根部患侧与健侧周径差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分别为:(4.6±2.4)cm比(1.8±1.4)cm,(5.3±2.5)cm比(1.4±1.0)cm,(5.5±2.3)cm比(1.5±1.6)cm,均P<O.05].术后1~6个月随访,均未出现肺栓塞症状.结论 下腔静脉滤器植入联合抗凝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操作简单,可以明显改善患者下肢血液回流,并有效预防肺动脉栓塞的发生。

其他文献
随着现阶段时代的进步,通信技术不断的进步,现阶段我国很多传统的通信都已经变成的光纤通信,光纤通信相对于传统的通信技术有很多优势,信号传播、安全性、传输的速度都有极大
2月5日,俄罗斯“联盟”U型运载火箭在拜科努尔发射场发射了“进步”M22M货运飞船。飞船采用快速对接模式,于发射后约6小时即同国际空间站实现了对接。船上载有2.8吨备件和其他
此次研究主要是针对项目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以及项目管理在移动通信工程项目中的应用展开分析,希望能够为相关人员提供理论参考.
所谓模式是指人们对事物的观察和解决问题的思维和行为方式,医学模式则是人们对健康和疾病观的一种哲学概括,是一种特定的观念形态。医学模式的确立和演变有一个历史发展过程
期刊
目的 探讨结核性包裹性胸膜炎的最佳治疗方法.方法 将60例结核性包裹性胸膜炎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在胸腔穿刺抽液后胸腔注入尿激酶10万U、地塞米松10 mg、异烟肼0.3g,对照组胸腔内注入异烟肼0.3g.2组患者的抗结核化疗方案均为2HRE(S) Z/10HRE.疗程1年.每周2次常规胸腔穿刺,比较2组临床疗效.结果 胸腔穿刺次数、胸腔积液消失时间、临床症状消失时间观察组总有效
1月20日,比利时航天公司和越南政府正式签署了一颗100千克重的对地观测卫星的建造合同,合同额约6300万欧元(约8500万美元)。这颗被称为“越南自然资源、环境与灾害监测卫星”1b的
本文提及的装置设计构想是将排气扇进行升级,将照明,排气集成一体,以排气扇的箱体构建为依托,将照明用具集合在一起,从而实现排气照明双项功能.除此之外,本位提及的装置还在
病案,因其有备忘、查考、守信、赁证的功能,在临床医教研防中成为重要的信息资源和宝贵的财富,病案对于医院的科学管理以及所产生的经济效益和深远的社会效益都具有十分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