噪音、图像与“行动中的人”——《三峡好人》与“反思当代性”

来源 :电影文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ini8637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三峡好人》浓缩了贾樟柯电影的各方面特征。影片中的噪音不仅是社会生活的原生态呈现,还在敞开三峡库区诸多差异性的过程中内蕴着一种隐形政治学。影片中的图像在三峡库区的空间呈现中具有一种关乎现代化进程的隐喻性,并在极具风格化的表达中成为观众凝视的对象。贾樟柯在社会噪音与空间图像中表现着“行动中的人”及其离开,并关切着其中的不合时宜。对当代中国社会变迁及其中底层生态的聚焦,使得贾樟柯打开了现代化的一体化进程中的裂隙,并展现一种“反思当代性”。
其他文献
目的探究血清25-羟维生素D、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与乙肝肝硬化(HBV)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8年9月至2020年6月期间就诊于锦州市中心医院患者160例,其中健康对照组为70例,乙肝肝硬化患者90例为实验组,并根据Child-Pugh评分、终末期肝病模型(MELD)评分对实验组进行分组。收集患者一般资料,所有入组患者进行血常规、肝肾功、凝血四项、25-羟维生素D检测,计算NLR,分析乙肝肝硬化患者血清中25-羟维生素D、NLR水平,并分析其与乙肝肝硬化的相关性及两个指标之间的相关性。结果
四月是春夏之交的过渡时节。广州的天气时冷时热,稍不适应就要感冒。  程光炜是当代文学中最早倡导“重回80年代文学”的学者之一,也是当代文学史料研究的重要提倡者。本期“前沿观察”刊登的《主要作家的边缘研究》一文揭示当代作家研究中的一个容易为人忽略的重要问题,可以看作是他在两个重要研究领域的综合拓展,也是扎实学风的体现,应该能够对当代作家研究有所启迪。  文学的当代性问题是最近很多学者在讨论的一个重要
7月6日,国务院金融稳定发展委员会(以下简称金融委)召开第五十三次会议,深入学习“七一”重要讲话精神,研究未来一段时期金融领域的重点问题,坚持高水平对外开放,建立现代中央银行制度。  坚持高水平对外开放  过去几年,中国金融业开放迈出里程碑式的步伐:银行、证券、基金、期货、人身险等领域外资持股比例限制已完全取消,外资股东资质要求不断放宽;企业征信、评级、支付等领域已给予外资国民待遇;资本市场互联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