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目的 探讨基于Heider平衡理论的护理干预在改善乳腺癌患者心理应激和生活质量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8年6月至2020年5月在西安市第九医院诊治的68例乳腺癌患者,依据入院顺序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4例.两组患者住院期间均给予常规的护理方法,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实施Heider平衡理论为基础的延续护理模式.采用医院焦虑抑郁量表(HADS)、Mi-shel疾病不确定感量表(MUIS)和癌症患者生命质量测定量表(QLQ-C30)分别观察两组患者的焦虑抑郁情况、疾病不确定性以及生活质量.结果 干预后
【机 构】
:
陕西省西安市第九医院心血管内科,西安710054;陕西省西安市第九医院普外科,西安710054;陕西省西安市第九医院急诊科,西安710054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基于Heider平衡理论的护理干预在改善乳腺癌患者心理应激和生活质量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8年6月至2020年5月在西安市第九医院诊治的68例乳腺癌患者,依据入院顺序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4例.两组患者住院期间均给予常规的护理方法,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实施Heider平衡理论为基础的延续护理模式.采用医院焦虑抑郁量表(HADS)、Mi-shel疾病不确定感量表(MUIS)和癌症患者生命质量测定量表(QLQ-C30)分别观察两组患者的焦虑抑郁情况、疾病不确定性以及生活质量.结果 干预后,观察组焦虑、抑郁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疾病不明确性和复杂性评分干预后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与对照组相比,除经济困难外,观察组生活质量干预后均较对照组改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将Heider平衡理论应用于延续护理工作中,能改善乳腺癌患者心理应激和生活质量,且对护理人员综合素质和业务水平也起到督导作用,值得推广实施.
其他文献
目的 探讨时效性激励护理对腹腔镜胃癌切除术患者术后并发症及满意度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8年2月至2020年12月间陕西省渭南市中心医院收治的行腹腔镜胃癌切除术的66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采用单双号随机抽签方式分成两组进行研究,即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33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采用时效性激励护理,对比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调查患者满意度情况.结果 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9.1%,低于对照组的30.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满意度为93.9%,高于对照组的75.8
目的 探讨内镜黏膜下注射纳米碳标记结直肠癌患者病灶的护理配合.方法 选取2018年11月至2019年12月间上海宝山区仁和医院收治的行内镜黏膜下注射纳米碳标记结直肠癌病灶的32例患者,分别行术前、术中和术后护理配合.结果 内镜黏膜下纳米碳标记定位术在全部32例结直肠癌患者中都得到了良好的试验结果.根据试验结果以及主治医生的反馈,均能明显标记病灶,且大部分病例均可有效示踪淋巴结,对术中快速找到病灶、术中辅助淋巴结定位和缩短手术时间起到了良好的效果.所有病例未出现出血、穿孔和腹痛等并发症.结论 内镜黏膜下注射
目的 探讨中西医结合护理干预在胃癌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8年4月至2020年7月间山东省青岛市中心(肿瘤)医院收治的84例胃癌患者纳入研究.根据护理方法不同进行分组,采用西医护理的42例患者纳入对照组,采用中西医结合护理干预的42例患者纳入观察组.统计并比较两组患者的自我效能、希望水平和心理弹性水平等指标变化,全面评价中西医结合护理干预的价值效果.结果 护理后,观察组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GSES)总评分为(35.61±5.40)分,高于对照组的(28.40 ±4.23)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