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高”背景下高职图书馆多元化服务专业群建设策略研究

来源 :江苏科技信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ngshao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9年教育部、财政部公布了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和高水平专业建设计划名单,高职院校发展正式进入“双高”建设时期。“双高计划”的提出,对图书馆服务专业群建设有了更高的要求。文章针对高职图书馆在服务专业群建设中的必备条件、存在的问题,分析高职师生需求,从资源建设、智慧服务、资源共享、阅读推广及环境建设5方面提出了高职图书馆多元化服务专业群建设策略。通过实践表明,文章提出的方法对高职院校服务专业群具有一定的意义。
其他文献
本文基于空间杜宾模型实证分析对外贸易对商贸流通业高质量发展的影响,研究发现,对外贸易对商贸流通业高质量发展呈现显著的正向影响,其影响总效应和直接效应在1%水平下显著,而间接效应在10%水平下显著。进口贸易额对商贸流通业高质量发展起到显著的正向影响,而出口额对商贸流通业高质量发展的影响未达到显著性。最后本文提出坚持经济全球化战略,推动对外贸易良性发展、制定对外贸易政策、完善调整商贸流通业产业优化相关
<正>2022年4月,教育部颁布了《义务教育课程方案(2022年版)》(以下简称“新方案”)《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版)》(以下简称“新课标”)。和2011版课标相比,新方案和新课标有很多新内容,比如“立德树人”“以文化人”“语文核心素养”“学习任务群”等新概念的提出,引起了广大师生和家长关注。“学习任务群”是新课标的新提法。在学习新课标的过程中,
期刊
学前教育是孩子教育最基础的阶段,在教育体系中学前教育占十分重要的地位,在“双高计划”前提下,建设以“学前教育特色专业”作为核心点的特色专业群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高职院校在构建学前教育特色专业群时应依据其区域经济的发展与需求,参照高校办学的基础条件,以资金、政策等作为保障,为特色专业群建设的内涵奠定基础。本文通过了解特色专业群建设方式,分析其现状,在双高项目开展的前提下,对学前教育提出了特色专业群建
专业群建设成效评价是推进高职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必然需求,是提升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能力的有力抓手,也是衡量高职院校综合办学实力的重要举措。针对专业群建设成效评价体系性、导向性、公信度等方面存在的不足,建议以推进高水平专业群的顶层设计为核心、以提升学生职业发展的专业能力为重点、以构筑凸显专业特色的人才体系为目标、以提高服务区域发展的专业水平为关键、以推进服务国际战略的专业建设为举措、以强化成效评价体系的结
构筑专业群创新型技能人才的高等院校,经过多年的发展,在规模上已经占据了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目前,各级高等职业院校均以深化内涵性体系建设工作为主要抓手,为推动和提高高等院校人才培训服务品位和产业链条的质量健康发展作出重要保障。在我国高等职业学院的文化内涵构造中,专业群构造就是它的重点。加强学科集体队伍建设,通过学科核心或特色学科专业作为引导,创建专业技术领域的新高地,形成具有独特性的高等职业教育学科
文章以建筑装饰工程技术专业群现有教学资源为基础,以职业技能大赛为契入点,分析了职业技能大赛对职业能力的考核标准,对技能大赛促进专业群建设与改革做了总结,同时也对专业群发展提出了建议,以期使专业群更好发展,更好的培养技术技能人才。
专业群实践基地建设是“双高”建设最核心的内容,也是高职院校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抓手,但目前各高职院校专业群实践基地建设普遍存在管理构架的统筹性、协调性不强,实践资源的共享性、融合性不强,师资队伍的专业化、职业化程度不高等问题。本文提出了校院共建符合专业群发展需求的校、学院两级管理构架,“共享型”实践教学基地,“复合型”师资队伍等高职院校专业群实践基地建设的可行路径,研究探索了一
国家“双高计划”全面推进了高职院校提质培优。文章依托广东女子职业技术学院,将首批省级高水平专业群建设项目作为研究案例,以电子商务高水平专业群开展“三教”改革的任务目标作为切入点,阐明了专业群建设的思路,改革中遇到的问题,梳理了基于“三教”改革的电子商务专业群实施路径,并就如何提升社会服务能力等继续了探讨。
高职院校结构化教学团队作为新型教学组织,是新时代高职教育改革的基石,是高职教育提质培优攻坚战的核心,在高水平专业群建设、“1+X”证书制度实施、推进“三教”改革、“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等方面有着重要意义。专业群对接不同的模块课程标准是组建结构化教学团队的逻辑起点,按照专业群课程模块承载的不同功能,将专业群结构化教学团队分为通用课程教学团队、专业课程教学团队和拓展课程教学团队,提出组建结构化教学团队
新时期高职院校如何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推动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增强职业教育适应性,建设校企命运共同体是关键路径。从教育逻辑、经济逻辑、治理逻辑等视角,探讨具有深度对接功能、优势互补、资源共享的专业群是建设校企命运共同体的有效载体。通过专业群精准设计、方案共订、师资共建、课岗对接、评价多元等,把具有差异属性和多元价值诉求的主体重塑为具有普遍价值取向的行动主体,是校企命运共同体持续发展的实践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