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惠的道德

来源 :甘肃理论学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jl6587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是互惠的道德分析。从宏观层次看,互惠已经成为社会普遍认可的道德规范,并典型地体现为社会成员间的普遍信任、利他主义和等价交换。从微观层次看,互惠包含的三个行为阶段——给予、接受与回报,在很多情境下都是道德必需和道德要求。从一对具体的关系看,互惠关系具有道德基础——“大致等价的交换”,它通过“使行动者处于永久道德负债地位”和“清偿的不确定性”强化了行动者维系互惠关系的意愿。
其他文献
歌剧《波希米亚人》是19世纪意大利著名剧作家普契尼的代表作,被称之为歌剧史上的经典之作。该剧通过四幕剧的演出,集中展现了两对青年男女的悲剧故事,从而深刻反映了19世纪法国
本文对高校音乐教学在民族音乐文化传承中的优势进行分析,以此为基础讨论了传承民族音乐文化的几种方法,最后总结了文化传承过程中应该注意的问题。希望本文能够对高校音乐教
教育是立国之本,音乐教育自古以来就被认为具有移风易俗的作用,正确的音乐教育对于培养学生的审美和价值观同样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音乐教育是一种审美艺术教育,它区别于专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离不开政府引导、保护、协调等功能的有效发挥,而引导功能无疑是首要之需,作为两大主体的中央政府、地方政府,既具有相向的表达、又具有紧密的关联。中央政府的
【摘要】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我国社会的需求也已不限制在物质需求,对社会文化的需求也越来越大。因此,社会文化教育在社会中的地位日益提高,高校中音乐教育又在艺术文化教育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所以,加强高校音乐教育管理是发展社会文化必不可少的环节。我国近年来颁布了许多关于加强高校音乐教育的文件,并且也取得了显著的成果,但是由于我国的历史原因导致高校音乐教育起步较晚、发展较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