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蜀道难”,还是“仕道难”

来源 :中学语文·大语文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51529558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李白《蜀道难》一诗的主旨,多年以来,比较确定的说法是“写蜀道的雄奇险峻,含有入蜀艰难和蜀地不可久居之意”。本文摘引有关资料,并试图从他个人的求仕历程的角度予以审视。一管之见,求教于方家。
  【关键词】李白 《蜀道难》 主题探微 文学解读
  
  《蜀道难》是李白袭用乐府旧题,展开丰富的联想,大胆的夸张,着力描绘秦蜀道路上奇丽惊险的山川风光的诗作。历代学者关注倍至,对其研究的结论,也可谓见仁见智。
  诗人大体按照由古到今,自秦入蜀的线索,抓住蜀地山水特点,浓墨重彩地描绘蜀道之难。诗的开篇以爆发式的感情直呼“噫吁戏”,直言“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为全诗定下了雄放的感情基调。以下通过蜀地开国、五丁开山、黄鹤难飞、猿猱愁攀、扪参历井等意象组合,融夸张和神话于一体,虚实结合,层层映衬,把蜀道的难行似乎写到了极处。接着,诗人笔锋一转,借“问君”引出愁旅,把读者带到一个古木荒凉,鸟声悲啼的境界。在此心态下,面对蜀道,连峰去天、枯松倒挂、飞湍瀑流、砯崖转石的惊险景观,只好望而生畏,不禁发出了“其险也如此”的深深感叹。最后,由“剑阁”起兴,生发“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人生感慨,诗人似乎从他描绘的惊险奇绝的幻境中回归现实,不禁再次发出了“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的“咨嗟”!
  纵观全诗,诗人采用复沓形式,一咏三叹蜀道之难,艺术地展现了古老蜀道逶迤、峥嵘、高峻、崎岖的面貌,描绘出一幅色彩绚丽的山水画卷。难怪清代评论家沈德潜评价本诗说,“笔阵纵横,如虬飞蠖动,起雷霆于指颐之间”(《唐诗别裁》)。
  正是由于这种认识与思考,多年以来,人们对这首诗的主旨的探讨,定格在“描写蜀道的雄奇险峻,含有入蜀艰难和蜀地不可久居之意”的层面上。对其写作时间,定位于“大约是唐玄宗天宝初年,李白第一次到长安时写的”,“从诗的内容来看,很可能是诗人在长安时送别友人入蜀而作”(上海辞书出版社《唐诗鉴赏辞典》)。
  但是,笔者以为,《蜀道难》的主旨仅限于此吗?是否还有它说,还有其它寓意?关于本诗的寓意,明人胡震亨、顾炎武认为,李白“自为蜀咏”,“别无寓意”,而《唐诗鉴赏辞典》的依据盖出于此。
  如果,本着对于文学作品应该有多样化的解读,再联系李白的人生历程及创作风格,本着“知人论世”的原则,笔者以为,《蜀道难》不仅仅是“蜀道难”,这里蕴含着更为深广而丰富的潜在内涵,与其说“蜀道难”,倒不如说是“仕道难”。
  一般而言,中国古代积极进取的知识分子,所走的是一条求仕之道,李白也是如此。我们知道,李白接受过传统儒家文化教育,同时,他还接受了道家、佛家、纵横家多派思想的影响。他25岁时曾出蜀远游,以安陆、任城为中心,南达江浙,北上太原,西入长安,东至鲁郡。说到西入长安,清代凌扬藻提出李白三次入长安之说,但近些年经许多学者考证,已确认的为两次。第一次是开元十八年(公元730年),尽管他曾到玄宗妹妹玉真公主别馆作客,虽然“历抵卿相”,但毫无结果。于天元十九年秋西游,翌年暮春复回终南。第二次是在天宝元年(公元742年),李白靠玉真公主的推荐,应诏入京,供奉翰林。起初他满以为多年的政治理想将要实现,不禁喜形于色:“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南陵别儿童入京》)。可后来才知道,玄宗仅仅是把他当作文学弄臣来使唤的,说得直白些,他不过是玄宗笼中的金丝鸟。于是他“浪迹纵酒,以自昏秽”,终于得罪于杨贵妃、高力士诸人,被“赐金放还”。李白两次入京时间不长,而且被卷入政治漩涡之中,然而,他却对上层贵族、官僚、皇帝以及大唐帝国潜伏着的危机逐步有了清醒的认识,后离开长安重新开始他的漫游生活。值得一提的是,天宝六年(公元747年)李林甫嫉贤妒能,他主持的科举考试“无一人及第”,事后他向玄宗上表祝贺“野无遗贤”。他上台后,用阴谋挤掉裴耀卿、张九龄的左右丞相,“公卿为战栗”,玄宗听信谗言,杀掉自己的三个儿子,又残杀了韦坚、杜有邻、裴敦复、李适之、李邕等大臣。这种种现实惨景,在《蜀道难》中有所反映。这不是“一夫当关,万夫莫开”吗?这不是“磨牙吮血,杀人如麻”吗?另外,安史之乱爆发后,永王李璘以抗敌平乱为号召,由江陵率师东下,李白参加永王幕府,高唱“三川北虏乱如麻,四海南奔似永嘉。但用东山谢安石,为君谈笑静胡沙。”可永王却犯了肃宗(李亨)大忌,至德二年(公元757年),永王兵败被杀,李白逃到彭泽被逮捕,下浔阳狱,以“从逆”罪论死,幸得江南宣慰使崔涣与御史中臣宋若思力救,才改为长流夜郎(今贵州正安西北)。
  由此可见,李白所走的“仕道”充满坎坷,他的远大抱负屡屡受挫。纵观李白的人生历程,体察他的求仕经历,然后观照他的《蜀道难》这一文本,我们看到,李白的“蜀道”是多么艰难!想当初,遥望“蜀道”,那是多么崇高而庄严,让人顿生神往之情;再后来,走近“蜀道”,才看清高不可攀,与天相接,怎不让人顿生惆怅之意?到如今,当诗人真正走进“蜀道”,揭开这层神秘的面纱才知,这里充满着“朝避猛虎,夕避长蛇”的险恶,让人防不胜防,不寒而栗,这里充满着“磨牙吮血,杀人如麻”的阴谋与血腥味。难怪诗人一而再,再而三地发出“以手抚膺坐长叹”,“愁空山”,“其险也如此”的感叹。另外,“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一句,在诗中一咏三叹。从情感层面来看,这三叹依次表达的是神往、惆怅、愤懑之情;从诗歌意象角度看,这三叹,与其说“蜀道难”,倒不如说是“仕道难”,世道难。
  综上所述,笔者以为,李白的《蜀道难》一诗,借蜀道的雄奇险峻,表达的是诗人自己仕道的曲折坎坷。如果这种说法成立,那么,本诗的写作时间,就不是开元十八年,也不是“大约作于天宝初年”,而是在天宝六年(公元747年),或者稍晚一些。
  ★作者简介:王根代,甘肃省清水县第六中学教师。
其他文献
据澳大利亚教育与培训部官网2020年5月6日消息,澳大利亚教育与培训部长丹·特汉(Dan Tehan)最近宣布继续为学前教育投资,以确保澳大利亚学前教育的普及。这笔资金共计4.523亿澳元,意味着在2021年年底前,每个孩子都可以继续接受600小时(每周15个小时)的学前教育。  这项决定是對“普及学前教育国家合作”项目的扩展,该项目旨在帮助澳大利亚所有儿童在进入全日制学校之前的一年内都能获得高质
【摘 要】课程改革进程中,各校都非常重视语文集体备课的质量,重视备课组自身的建设与成长,但目前语文组集体备课时低效现象仍普遍存在,其原因是备课之前的准备不充分。提前下发集体备课程序单这一举措,使得集体备课工作有序高效,而且能有效引领组员专业成长,值得推广。  【关键词】集体备课 低效 矫治策略 程序单    课程改革使得各校都非常重视课堂的有效教学,重视打造一支素质精良、能实施高效教学的教师队伍。
【摘要】阅读教学要收到良好成效,必须在课前作好充分的准备。一是要创设民主和谐课堂氛围,激发学生阅读兴趣,二是要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品质。  【关键词】准备;民主和谐;阅读品质    阅读教学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要把阅读活动变为学生自我探究,自我体验的活动,使学生在富于个性的阅读活动中发展阅读能力。因此,要想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让学生在阅读中有感悟,会思考,能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的启迪和享受审美乐
【摘 要】教师在实施新课程时,必须改变传统教育观念,对自身角色进行重新审视与定位,师生之间的关系是民主、平等、和谐的,应尊重学生的个性化发展。  【关键词】教育观念 师生关系 教师角色    新年的钟声已然敲响,回首过去的一年,令人感慨万分,这是新课程标准颁布的第三年,在新标准中,有许多教育教学理念都须转变,而师生关系的定位又是许多教师所关心的。下面就我个人在学习新课标和实际工作中的感受,谈几点粗
[摘要]2008年江苏省高考语文试卷在阅读量及题型上出现了一些新的变化,应对这种变化,如何改进日常的语文教学是每个教师应该思考的问题。本文论述了自己对该问题的一些想法。  [关键词]语文高考 阅读教学 教学指导 语文教学    2008年江苏新课程语文卷今年首次亮相,试卷分正题卷和附加题卷。正卷分值160分。考试时间为150分钟。全部阅读量约7200字,比去年三份新课程卷的均值少约1000字。如果
据英国教育部网站2018年9月28日消息,英国启动首个政府经济服务学位学徒计划(Government Economic Service Degree Apprenticeship Programme,GES-DAP)。作为英国第一个学位级别的经济学徒计划,GES-DAP面向17~27岁的具备申请资质的青年学生,申请程序将于2018年12月开始,被成功录用的学徒在攻读学位的同时可在政府部门获得带薪实
【摘 要】古诗教学需要通过诵读感受诗歌的音韵美,需要通过联想领略诗歌的意境美,需要通过品评体会诗歌的语言美,需要通过感悟收获诗歌的哲理美和情感美。在美的陶冶中,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  【关键词】古诗教学 诵读 联想 品词 悟得    中国传统文学,不管是诗词,还是戏曲,都以其语言的含蓄优美、内涵的丰富深刻,犹如一颗颗熠熠闪光的星星,穿越时空,照亮了中国的历史,启迪着人们的思想。谢榛在《四溟诗话》中
据国际开放与远程教育协会(International Council for Open and Distance Education,ICDE)官网2019年12月9日消息,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第40届大会上,ICDE作为UNESCO的重要合作伙伴之一,宣布有193个UNESCO成员国一致通过了关于开放教育资源(OER)的建议书。该建议书聚焦五个目标:提升利益相关者获取、运用、改编和
【摘 要】作文本质上是一种精神活动,学生作文有一种比较普遍的脱离自己真实生命存在的“大而空”倾向,语文老师应引导学生关注自我,关注生活的原生态,练就细微的观察力、敏锐的感受力,找到写作的源头活水。  【关键词】作文 生活 原生态 源头活水    经常有同学问我,作文应写什么内容。我的回答是:重视对生活原生态的描绘,从自我写起,写自己的经历感受,写自己的思想情感。  我为什么有这样的要求呢?我发现不
【摘要】优化的模式,是创新的前提和先导。在高考情境下快速产生优秀作文,借助一定的模式是必要的。本文主要阐述了“写两例,不雷同”的模式的具体操作方式。教师应善于引导学生在模式的规范下走向创新。  【关键词】模式;创新;作文指导    如何使学生在紧张的高考考场中以一小时左右的时间速成一篇令人满意的作文,是摆在所有一线语文教师和高考研究专家面前的一道难题。对此,长期以来他们都积极展开探索并构建各自行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