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型中的遗传与变异

来源 :中国新时代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ongf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IT产业史上,施乐演绎的是一个另类的故事,它是传统复印机产业的成功者,但在数字化浪潮的冲击下,过去的成功并不能保证今日的辉煌
  演化经济学家把企业的核心能力比喻为基因,在漫长的生物演化过程中,不断催生出新的物种,淘汰一些旧的物种,有些基因被遗传下来,有些基因则发生了变异。从这个意义上说,数字化浪潮催生出许多新的企业,也给传统企业提出了挑战,有些企业因为不适应新的商业生态破产倒闭,许多存活下来的企业已是面目全非。在这些成功存活下来企业案例中,施乐公司的转型故事是个耐人寻味的话题。
  在IT产业史上,施乐演绎的是一个另类的故事,它是传统复印机产业的成功者,但在数字化浪潮的冲击下,过去的成功并不能保证今日的辉煌。过去积累下来的核心能力或许会因为某种惰性而影响企业对新的市场机会把握。事实上,施乐虽然拥有世界上最好的研究中心,孕育了一大批革命性的科技成果,但却不能将这些成果商业化。在经历了反复波折之后,施乐公司适应了新的商业生态,在文件管理这个小行业中确立了领先优势,不过,这个行业在IT产业链中扮演的是个小角色,和苹果、微软、IBM等一流大公司相比已经存在明显差距。
  威尔逊的远见
  施乐公司的前身叫哈洛依德(Haloid)公司,成立于1906年,是一家生产照片纸张的企业。1947年,该公司购买了复印技术的发明人卡尔森的专利权,从1947年到1960年,哈洛依德公司共为卡尔森的技术投入7,500万美元,进行了持续不断地改进和商业推广。对于一家年销售只有2,000万美元的中小企业来说,这是一笔不小的赌注。事后证明,这笔赌注是值得的,1959年,公司推出了著名的“914”复印机,由于其所使用的纸张是9×14英寸而得名,该机型实现了重大的技术突破,为复印机市场确立了标准,在随后的十几年里垄断了复印机市场。1968年,施乐公司的年销售额达到11亿美元,纯利润达到1.38亿美元,成为美国历史上第一家依靠一项技术在十年之内收入达到10亿美元的公司。“施乐”(Xerox)在希腊语中是“干写”的意思,随着xerography商标越来越深入人心,1961年,哈洛依德公司改名为“施乐公司”。
  或许是命中注定的缘分,复印机发明人卡尔森和哈洛依德公司都诞生于1906年,但是两者结缘却要归功于公司总裁约瑟夫·威尔逊的远见卓识。在此之前,卡尔森的专利屡遭拒绝,先后有二十多家公司拒绝了他的发明,其中包括著名的IBM、通用电气和RCA(美国无线电公司)等大公司。1947年,威尔逊敏锐地感到这项技术巨大的商业价值,果断买下这项专利技术的开发权,组织了专门的研发部门与卡尔森一起对原有技术进行改进,其中包括用硒取代硫作为光导材料,要知道硫容易燃烧并有一股怪味。
  然而,如果没有合适的商业模式,再好的技术也转化不了利润。威尔逊为“914”设计了完美的商业模式。“914”的零件高达3,500个,成本在2,000元左右,一般用户每天复印量平均只有15-20页,一下子花几千美元买一台复印机显得很不值得。在经过反复的市场调研之后,威尔逊决定采取“剃刀和刀片”原理,通过租赁模式降低客户使用的固定成本,再通过包括纸张、零件和事后的维修服务实现盈利。最终的定价策略是一种典型的两部制定价,即确定一个基本数量的固定租金和与用量有关的使用价格。具体为:月租金95美元,超过2,000份,需要单付4美分。事实上这个模式让施乐承担了大部分固定投资风险,但降低了用户的使用成本,在固定费用给定的情况下,复印规模越大越合算,这样就大大扩展了用户基数和复印数量,“成熟的技术 完美的商业模式”是施乐随后十几年垄断复印机市场的诀窍。
  按照钱德勒(1990年)的总结,企业在凭借专利取得某种产品的规模经济优势的时候,接下来将向多元化方向发展,实现范围经济,而且将通过建立研发机构来巩固自己核心业务的优势并寻找新的发展方向。施乐正是按这样的方向发展的。
  1968年,彼得·麦克卡隆接替威尔逊成为施乐新的CEO。此时,复印机增长已经趋于平缓,面对新的产业周期和市场形式,威尔逊又一次敏感地意识到未来数字化发展方向。威尔逊曾经对麦克卡隆说过:“在即将到来的电脑时代,将用数字来处理信息。20年后,如果我们还想成为一家伟大的公司,我们必须也能用数字来处理信息。”根据这一远见,麦克卡隆制定了“信息化架构”的战略,这一战略具体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通过收购进入到计算机产业;另一方面,建立了在IT发展史上发挥了重要作用的举世闻名的PARC(帕克)研究中心。在一系列收购过程中,1969年耗资9亿美元收购的科学数据系统公司(SDS)是一次大手笔,但这家公司于1975年倒闭了。但PARC研究中心则取得了一系列重大科技项目的突破,其影响力大大超过了施乐公司本身,改变了IT产业的发展轨迹。
  PARC的“溢出”效应
  PARC的全称是Palo Alto Research Centre,成立于1970年,位于加利福尼亚的帕洛奥托市,在硅谷核心地带的一座山坡上,而山下就是举世闻名的斯坦福大学。70年代初期,PC还只是一个概念,施乐公司给PARC下达的使命是围绕“未来办公室”展开研究。
  虽然这只是一家企业研发中心,但却体现了当时美国国家级实验室的水平,据统计,在美国最优秀的100位电脑科学家里,有76位在PARC。当时,美国政府的曼哈顿登月项目、麻省理工的SAGE项目以及ARPA-IPTO(国防部信息处理办公室联网项目)陆续到期,PARC中心主任罗伯特·泰勒曾主持政府项目,在计算机科学界享有崇高地位,凭借个人影响力,泰勒将这些顶尖科学家招致麾下,因此,就有了短期内一系列重大科研成果的突破。
  但是位于东海岸的传统复印机主营业务和位于西海岸硅谷中心的“未来办公室”之间的距离实在是太遥远了,施乐没有能力对帕克的重大研究成果商业化。帕克发明了世界上第一台个人电脑奥托(Alto),却是IBM第一个将PC推向市场的;帕克首先发明了图形用户界面(GUI),却被微软和苹果最终运用于各自的操作系统;帕克发明了WYSIWYG文字处理程序,现在普及的却是微软的Microsoft Word;帕克发明了以太网,却成就了后来的3com公司和思科公司。
其他文献
期刊
上期胡老师为我们分别讲了硬伤“空洞无物,没有可读性”、 “言语乏味,缺少真情”的“治疗”方法,现在,我们继续来分析防治硬伤“毫无新意,人云亦云”、“笔墨分散,中心不突
【摘要】作为国家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之一,建筑行业在国家的发展战略中占据着重要地位。近年来,建筑工程施工项目的数量猛增在推动城市基建事业的快速发展,与此同时也暴露出了许多问题。其中,以施工质量问题最为突出。本文首先分析控制建筑工程施工技术质量的必要性,然后剖析当前行业内部存在的主要问题,最后给出科学合理的解决方案。  【关键词】建筑;施工技术;质量管理  近年来,国内建筑工程行业的发展势头非常强劲,
财政是国家治理的基础和重要支柱。扎实做好财政工作,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不可或缺的一环。财政工作千头万绪,综合性强,一端是财政,另一端是相应的具体业务。财政
期刊
期刊
进行高温作业时,穿着高温防护服能在一定程度上避免灼伤,从而有效保障工作人员的人身安全.外界热源通过热防护服三层面料、空隙层、皮肤这一体系逐层传导热量,温度从外到内沿
期刊
2018年3月29日-30日,全国宇航技术及其应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宇航电子标准化分技术委员会(SAC/TC425/SC2)在福建泉州召开年会.会议聚焦热点“军民融合标准化机制”,与国家级高
期刊
互联网技术的迅速发展推动了移动通信网络由2G、3G发展到4G,并逐渐向5G移动通信网络迈进的过程,5G网络研究成为目前互联网行业研究的重要课题,而网络安全研究则成为不可忽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