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鲜明提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并在中央第七次西藏工作座谈会和中央第三次新疆工作座谈会上,从国家发展的战略高度强调了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不断巩固各民族大团结,这为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加快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文章从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在国家发展中的重要性和特殊性、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时代背景、边疆少数民族地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大战略意义以及边疆少数民族地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对策思考等几个方面进行了研究。
19世纪中叶,拉萨宗座代牧区首任主教的选立不仅过程一波三折,而且最终当选者杜多明对中国西藏可谓一无所知,其根本无力承担“西藏教务”之重任。这一曲折过程与“反常”结果同教会内部保守派与激进派对当时清廷“禁教”形势的不同理解息息相关,以上两派围绕“西藏教务”曾产生严重的策略分歧及利益之争。
张仲礼先生利用嘉庆《钦定学政全书》、光绪《钦定大清会典事例》所载学额,以之为定额来估算清代生员数量,该方法至今仍具有示范意义,但张先生为便于进行全国统计,对诸如设学时间、学额的升等、恩广、暂广、缺额等影响学额数量的诸多因素进行了舍弃。按照张先生的统计方法,上述每一项因素对生员数量的影响可能都是上万,甚至数万。学界在推进学额和生员数量相关问题的研究时,特别是特定的区域和时间,应该考虑到这些影响学额和生员数量的因素,不能简单地将学额作为定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