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若尔盖牧区藏族“洁净观”解析

来源 :西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sxiaom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文章以川西北高原安多若尔盖牧区为研究对象,采用田野调查方法,从人类学视角对牧区的“洁净观”与群体社会生活的相互嵌入进行了较为系统的关注。通过采用分析方法与多样化视角,结合浅层建构与深层建构、经验事实与理论分析,透视文化事项存在的丰富象征意义和社会生活结构意义。认为藏族“洁净观”在人们文化实践和生活秩序之间建立了巧妙的联系,是整合和维护藏族社会生活秩序的重要力量。
其他文献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鲜明提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并在中央第七次西藏工作座谈会和中央第三次新疆工作座谈会上,从国家发展的战略高度强调了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不断巩固各民族大团结,这为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加快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文章从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在国家发展中的重要性和特殊性、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时代背景、边疆少数民族地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大战略意义以及边疆少数民族地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对策思考等几个方面进行了研究。
19世纪中叶,拉萨宗座代牧区首任主教的选立不仅过程一波三折,而且最终当选者杜多明对中国西藏可谓一无所知,其根本无力承担“西藏教务”之重任。这一曲折过程与“反常”结果同教会内部保守派与激进派对当时清廷“禁教”形势的不同理解息息相关,以上两派围绕“西藏教务”曾产生严重的策略分歧及利益之争。
张仲礼先生利用嘉庆《钦定学政全书》、光绪《钦定大清会典事例》所载学额,以之为定额来估算清代生员数量,该方法至今仍具有示范意义,但张先生为便于进行全国统计,对诸如设学时间、学额的升等、恩广、暂广、缺额等影响学额数量的诸多因素进行了舍弃。按照张先生的统计方法,上述每一项因素对生员数量的影响可能都是上万,甚至数万。学界在推进学额和生员数量相关问题的研究时,特别是特定的区域和时间,应该考虑到这些影响学额和生员数量的因素,不能简单地将学额作为定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