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渠那得清如许 为有源头活水来

来源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iamfly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键词] 心理健康辅导课;动态生成;策略研究
   班级心理健康辅导课,是学校为保障学生心理健康,运用有关心理教育方法和手段,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和谐发展和素质全面提高的课程。它侧重于促进学生在某个问题上有所感悟、触动、体验、思考,从而实现自我成长。为此班级心理健康辅导课对教师生成性教学提出了更为明确的要求。心理健康教育课堂是学生与教师、同伴思维碰撞、心灵沟通、情感融洽的动态过程,是一个不断生成新的辅导素材和新的成长体验的创造性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常会出现一些意外情境、独到见解和独特体验。教师只有充分把握、挖掘、利用这些课堂生成资源,才会使课堂充满生命活力。
   一、酝酿生成
   1.深思熟虑:选题选材细斟酌
   心理辅导活动课的现场氛围是否和谐,学生是否愿意积极投入所探讨的话题,与辅导教师选题、材料等是否切合学生实际及发展需要有关。
   主题——贴切深刻:在考虑方案时,要注意思考,我要解决什么问题?班里学生存在的倾向性问题是什么?他们的年龄特点是什么?找准了切入点,我们的选题才会有的放矢,才会受到学生的欢迎。
   教材——灵活变通:心理健康辅导课的教材无非为辅导活动提供素材和情景,使用教材时,关键是把握目标体系和辅导理念,至于具体的活动内容和素材,可以灵活调整,在考虑方案时,可以采用“调”“联”“扩”“删”等方法对教材进行补充、延伸、拓展、重组,根据自身实际,创造性地使用教材,使活的方案内容成为发展的载体。
   信息——广泛收集:教师可通过上心理网站、看电视、读专业报刊、教育杂志等渠道,收集相关的方案、典型的案例,有关素材、活动游戏等,把这些多元信息作为备课的资料,取其精华。有了课前的积累,才会使方案内容远远超出原有的内容,这是辅导资源动态生成的重要因素。
   2.进退盈缩:方案设计留弹性
   班级辅导面对的是充满动感的学生,是交互影响的群体,现场的学生心态千变万化。课堂的发展和推进往往是随机的,高度动态的。因此,预设的活动方案过程要有弹性。为课堂辅导资源的生成留有时间与空间,对内容、问题、序列作适当的进退盈缩处理。
   内容——留有备选:心理课堂千变万化,有较强的偶然性和不可预测性。教师可从学生的现状出发,作出多种假设,准备多种备选内容,一旦学生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教师可接纳学生在课堂中合理生成成分,随时调整辅导内容,并作出灵活反应。预设准备内容越充分,教师调控的资源就越多,越有利于向学生生成的方向纵深推进,课堂辅导效果会越好。
   问题——注重开放:教师在设计问题时要认真钻研,思考学生可能会提哪些问题,充分考虑到课堂上可能出现的情况,从拓展学生的思维出发,设计一些开放性的问题,使学生提出自己的看法、感受,形成争论争鸣,碰撞出火花,达到助人自助、相互促进的效果。设计开放性问题,为课堂的生成制造空间,才有可能促进课堂辅导过程中的资源生成。
   序列——突出主干:受传统教学的影响,我们在设计时往往喜欢环环相扣。教师怎么问,学生如何答;怎样总结,如何过渡;哪个环节出示图片,哪个环节播放音乐等,考虑甚是周到。这样步步为营的设计,形成一种“线性序列”,殊不知就在不知不觉间给自己和学生来了个五花大绑!试想,这样的课堂能生成些什么?教师在课堂上还有什么激情、灵感可言?因此,在方案设计时切忌作茧自缚,教师可将线性设计柔化为弹性设计,在明确辅导思路的前提下,抓住几大环节等战略问题,其他如总结、过渡、评价等环节大可临场发挥。如此,学生的个性才能摆脱层层束缚,得以恣意张扬。
   二、催化生成
   生成资源不会凭空产生,它需要温床来催生,这温床就是优化了的学习环境,可以是多媒体课件等硬环境,或心理氛围等软环境。特别是课堂辅导中积极的心理场,能诱发学生的内驱力,实现师生互相沟通、互相影响、互相补充,引发群体的思想碰撞,从而达到共识、共享、共进。
   1.角色到位:和谐气氛挖隐情
   倾听——发掘深层心理:辅导教师要善于全身心地倾听学生的诉说,还要仔细观察学生非语言的表达,不仅听清学生语言中的意思,更要从他的行为、举止、表情中看出他话中所隐藏的含义,敏锐地觉察出学生的弦外之音,通过澄清、引导、重述、追问、具体化等辅导技术,将有价值的事件、经历、体验、感悟、疑问挖掘出来,使之凸现和明朗化,以生成新的、活生生的问题情境,推动辅导过程向深层次发展。
   放手——改变说教习惯:辅导教师要强化“学生具有解决自身问题的潜能”这样一种人本主义的辅导理念。教师不要总是习惯于滔滔不绝、喋喋不休,以说教者的姿态出现在学生面前,不要急于给出现成的结论,而要尽可能地将解决问题的主动权交给学生,由学生在团体的启发下自己探寻出适当的、可供选择的方案,这样学生思考的智慧和自助的能力将得到更好地发展。
  2.动感第一: 敞开心扉露真心
  心理健康辅导课的根本在于“动”,学生的生成不是外力强加的,而是通过主题活动主动实现的,活动是团体辅导生成的生命力所在。
   活动中发展——激活思维:罗杰斯强调,在教学过程中,只有让学生处在一种无拘无束、自由畅通的空间,他们才会尽情地“自由参与”与“自由表达”。这样的空间体现在辅导课的活动中,能有效调动学生的主体参与性,使他们降低心理防御水平,更好地敞开自我的内心世界。由此,老师必须精心设计每一个活动的基本板块。一个好的活动设计可以激活整个团体,使学生各种潜在的成长困惑浮出水面,同时,各种解决问题的方案、策略、观点也会从团体中雨后春笋般地生发出来。
   情境中体验——情感共鸣:活动为辅导的主题提供了模拟的生活场景,此场景的设计如角色扮演、小品等要生动有趣,让学生喜闻乐见,能引起学生的共鸣。学生在情景中得到了体验和感悟,可以促使学生以主人翁的态度认真思考研究,进行辨析和调整,有助于澄清问题的实质,体验当事人的情感,发现建设性的解决问题的办法,从而形成课堂生成的亮点。
   三、呵护生成
   课堂上, 学生是拥有无数潜能的鲜活生命体,萌生的动态资源是丰富多彩的,需要教师有一双慧眼,洞察秋毫,时刻关注并及时捕捉有探究价值的新信息、新观点、新感受,重新调整辅导结构,重组信息传递方式,将生命的内质呼唤出来,并给予悉心呵护,从而促进辅导的不断生成和发展。
   1.放大亮点:星星之火成燎原
   在课堂中学生经常会出现一些“惊人之语”,这是学生独特的感受和体验,教师要抓住这些稍纵即逝的生成资源,放大它,让个别的感受成为全体的体验,让整个课堂充满生成的智慧火花。
  2.反诘错误:柳暗花明又一村
  在课堂对话的过程中,学生的体会感受,正确与错误都是正常的。心理学家盖耶认为:“谁不愿意尝试错误,不允许学生犯错误,就将错过最富有成效的学习时刻。”由此可见,学生出现错误并不全是坏事,关键是教师如何利用好这一错误所带来的契机,引发学生对问题的重新审视,激发学生间的对话交流,使学生的成正确的认识,使其理解趋于正确、深入、全面。教师可以巧妙反诘学生的错误,加以灵活引导、恰当评价。这样,既把握了问题的重心和辅导目标的方向,又使活动讨论不致偏离主题,避免了明显的失误。
   3.抓住出轨:放飞纸鸢一线牵
   在课堂辅导中,经常会出现一些“出轨”行为。教师要及时抓住“不和谐音符”因势利导,把学生脱轨的思维引导到活动主题上来,辅导才能焕发出新的活力。
其他文献
关键词:性意识;身体意象;形体焦虑;接纳;初中生  中图分类号:G4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2684(2021)28-0033-05  【活动理念】  进入青春期,生理上的明显变化不仅唤醒了学生对“美”的意识,也高度唤醒了他们的“性”意识。然而,关于“性”的教育渠道匮乏,很多学生在面对生理变化,特别是第二性征的变化时,会表现出回避或过度反应。此外,由于社会文化等因素的影响,我们常常
2009年1月8日,福建省建瓯市教育学会心理学分会在建瓯市第二中学召开了第三次会员代表大会。市委教育工委委员陈泉和、教育局基教股负责人张新民、进修学校培训处副主任曾建兴及来自各中小学的会员代表六十多人参加了会议。会议进行了理事会换届选举,陈泉和当选会长,建瓯市第二中学校长丁清泉、实验小学校长曹建忠及曾建兴当选副会长。  会上,心理学分会秘书长曾建兴作了分会工作报告。三年来,分会认真贯彻落实《基础教
〔摘要〕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要最大限度实现教育的目的,就必须发挥家庭和学校两个系统的作用,形成家校共育的合力。文章以广东江门市培英高级中学为例,在简要介绍当前家校共育存在问题的基础上,重点阐述了校园心理剧和它作为实现家校共育新途径的实施策略。  〔关键词〕校园心理剧;家校共育;途径  〔中图分类号〕G4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2684(2017)18-0034-04  最近,央
〔关键词〕人际交往;扑克牌;小学生;活动设计  〔中图分类号〕 G4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2684(2019)03-0052-02  【活动目标】  1.使学生认识自己人际交往的现状;  2.帮助学生掌握主动交朋友的技能,提高同伴交往能力;  3.培养交往意识,学会主动交往。  【活动对象】  小学三年级学生  【活动方法】  团体辅导、合作探究法  【活动准备】  PPT、
【活动理念】  随着新高考的到来,“专业 学校”的高考志愿填报模式日渐进入学生的视野。这也意味着,专业的选择要求学生更加清晰地去回应“有哪些专业?我想学什么专业?什么样的专业适合我……”,要求学生不断加深对专业的了解以及整合自身内外的资源。美国生涯发展理论专家Donald E.Super认为,高中生处于生涯发展的探索阶段,学生可以通过各种活动和机会,对自我的角色、心仪的专业(职业)等进行尝试、探索
提 要:怨是人之常情,亦是人之通病。自古及今因为利与情,人们心中之怨良多。孔子洞察于此,指出“怨”的产生主要是人们“放于利而行”,他以一贯之道“仁”化解“怨”,提出在原则上“以直报怨”,在方式方法上以“忠恕”之道解怨,在目的上“求仁得仁”而“无怨”。  关键词:孔子;怨;利;仁;直;忠恕  《孔子家语》记载了这样一个关于孔子弟子子羔的故事:  季羔为卫之士师,刖人之足。俄而,卫有蒯聩之乱,季羔逃之
〔摘要〕“选科走班”政策下的重新分班导致大量学生出现较严重的分离焦虑,本文分析了分离焦虑的成因、表现及解决办法。实践证明,通过恰当的“仪式”,可以帮助学生建立对新集体的归属感,从而减少对原班级的分离焦虑。仪式作为一种有象征意义的形式,是构建意义的手段,它不同于常规的教育方式,在加强学生的自我肯定与认同、适应人生转折方面能提供有效的帮助,让学生“告别过去,迎接未来”。  〔关键词〕归属感;走班;分离
〔摘要〕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教学目标不是传授心理学知识,而是通过一系列的课内外活动,让学生从活动中懂得认识与了解自我、发展自我的重要性,进而主动发展和提高自己的心理品质。通过长时间的教学实践,我认为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课堂,教学目标的拟定要紧扣学生的“心”理;教学内容的选定要增强学生的“信”心;教学活动的设计要选取“新”颖的形式;教师语言的表达要营造温“馨”的课堂氛围。  〔关键词〕心理健康教育课堂
〔摘要〕新高考志愿填报是“专业 学校”模式,与传统高考“学校 专业”模式有很大不同,这意味着在高考志愿填报中专业选择是起点,职业规划是终点。选择了哪个专业,基本决定了以后未来发展的方向,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或者界定着今后的就业方向和职业范围。对专业志愿的选择要做到“志趣相投”。每位考生选择心仪大学的标准各异,面对“百花齐放”“各领风骚”的大学,会有一种“老虎吃天,无处下爪”的感觉。在大学期间,希望获得
〔摘要〕暑假开学后,班里转来一位行为上的调皮鬼、学习上的困难户学生。采取堵疏结合、重在疏导的办法,通过与科任教师携手联动,构筑教师转化环境;师生齐心合力,营造班集体转化氛围;争取家长配合,共同创设转化情境等进行心理辅导和转化,让该生体会到成功的自信,感受到成长的快乐。  〔关键词〕不速之客;问题分析;教育转化;效果反馈;教育启示  〔中图分类号〕G4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