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来不是被打败的

来源 :现代教育探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onalit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虽然在心里千百次地告诉自己:不要把考试看得太重,不要把成绩当成评价学生的标准。可是临了,临了,我们师生都是那么的在乎考试,那么的在乎成绩,表面上互相安慰着:“有什么大不了的,不就是一场考试嘛。”可考差了的学生还是忍不住委屈、伤心,眼泪滚滚而下,有的实在憋不住,跑来问我:“老师,我已经很努力了,为什么还是考不好?”一幅受重创的可怜样。我虽心疼,却无言以对,孩子,你确实是经过了自己的一番努力了,结果是一无所获。
  犹如我最近的遭遇,曾经努力,曾经充满自信,曾经豪气冲天,结果是:没有结果。当时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五分钟的头脑空白,我一下子被击垮了,我的自信大厦在冷酷的现实面前轰然倒塌,我内心的郁闷无处排解。家里人无论怎样安慰,我都走不出这失败带来的阴影。而且就在这次,我发现安慰是那么的苍白无力,毫无作用。我蓦然懂得:必须靠自己的力量战胜挫折和困难,其他任何人也帮不了你,你得自己面对。那几天我特怕见熟人,特怕别人问起此事。但越逃避,就越对此事耿耿于怀,越排解不了自己低落的情绪。因此,为了让自己尽快地走出低谷,我采用了“以毒攻毒”的险招,逢人便主动地说:“我败了。”虽然在人前我极力掩饰着,可我明白我的心里在流血,我输得不服气。
  时间是治疗世间一切创伤的良药,在时间老人眼里,成与败都是微无足道的,终究化为烟,化为雾,蒸融了,消散了。时间会让一切过去,成为你生命中的一段阅历,一处风景。我对自己说:“让一切都随风!”我现在又恢复了常态,可见一次的失败只能影响你一次,不能影响你一生。只要你坚持自己的信念和追求,你就永远屹立不倒,正如海明威的《老人与海》书中的老人所说:“人生来不是被打败的,你可以打倒他,可就是打不败他。”
  孩子,老师也想大声地对你说:“亲爱的孩子,你生来不是被打败的,一时的失败可能会打倒你,只要你勇敢地站起来,他就是打不败你。”你听了之后有些释怀,但我知道,要完全从失败的阴影里走出来,重新自信满满地走在灿烂的阳光里,孩子,你还得靠自己的力量和意志,老师都得经过一段时间来舔食自己的伤口,让心灵的创伤慢慢愈合,何况是都没经历过风浪的你呢?所以给你时间,给你力量,勇敢地站起来!
其他文献
作为新课程倡导的三大学习方式之一,小组合作学习在形式上成为有别于传统教学的一个最明显的特征,它有力地挑战了教师“一言堂”的专制,同时也首次在课堂上给了学生自主合作的机会,目的是培养学生团队的合作和竞争意识,强调合作动机和发展交往的能力。《数学课程标准》在总体目标中明确指出:通过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学习,学会与人合作,并能与他人交流思维的过程和成果。广大数学教师对这一理念能够接受,并能在教学实践中积极
期刊
初中文言文教学,一直存在诸多问题。主要表现是学生对知识掌握难,教师对课文把握难以及试题难。出现这些问题是由多方面的原因。教学方面有问题也是主要原因之一。  一、翻译  这作为学习文言文的一种辅助手段,当然是必要的;但用之过多,效果可能适得其反。而我们现在的情况恰恰是翻译太多。凡是教文言文,必从翻译入手,考试也必考翻译。这就使人产生一种错觉,似乎一篇文言文,只要能翻译了,也就学到手了。流弊所及,甚至
期刊
小学数学是九年义务教育重要的基础学科,在素质教育中承担着十分重要的任务。应该看到,当前小学数 学教学的现状还不完全适应素质教育的要求。在一部分教师的课堂教学中,仍然存在着四重四轻的现象,即: 重“教”轻“学”的现象,重“结论”轻“过程”的现象,重“知识”轻“能力”和重“模仿”轻“创造”的 现象。  这些现象说明我们的教学观念还需不断更新,教学方法还需不断改进,教学研究的领域还需不断拓宽, 教师的素
期刊
新课标指导下的体育教学项目,数目多、范围广、灵活性强。在众多项目中,篮球算是受约束相对较小、普及面相对较广的传统教学内容。当今社会提到篮球,没有人会不知道NBA,没有人会不知道中国的姚明。无论是象征着竞技体育最高殿堂的奥运会,还是学校开展的班级对赛,篮球大多是必不可少或者首选的集体项目。     一、我校开展分项体育教学的情况     我校积极响应、贯彻上级文件的指导精神,结合我校的场地设施、师资
期刊
随着新一轮课改的实施,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了重视。小学英语教学也由生疏走向成熟。然而在具体操作中,也出现了一些认识的问题。往往致英语教学陷入误区,这要引起高度重视     一、重 “分数”轻 “能力”    现象:不知从何时起,小学英语的测试也流行起一份试卷定成绩.同学,老师, 家长之间关于英语成绩说的最多的一句话就是: ‘你英语考了几分?’ 场景1: 期末考试刚结束,一位家长到学校问成绩, “张老
期刊
汶川大地震之后,我们很有必要深刻反思与重视当前的应急知识教育。如果我们一直以来都重视应急知识的教育,那么,在灾难来临的时候,是不是掌握了应急知识的人,就更多一份生存的希望?幸存的人是不是就会更多一些?  为此 ,时代赋予体育教育以新的历史使命,并提出许多新的课题,客观上要求我们必须突破传统体育教育价值观,从更加丰富的层面看待体育教育与人的发展以及社会发展之间关系,理应把“促进学生身体健康”的传统体
期刊
教育家刘国正先生说过:“教学活动要能拨动学生的心弦,激发学生的感情,调动学生积极性。不是我教你学,也不是我启你发,而是教与学双方在教学活动中做到融洽的交流。教师引着学生走,学生也推着教师走,教师得心应手,学生如沐春风,双方都欲罢不能,其乐融融。”从这个意义上说,让课堂充满和谐是教育教学的艺术化与科学化协调发展的必由之路。  新课程改革下,我们的数学课堂应是这样的一种情景:教师把微笑带进教室,创设一
期刊
在体育教学中,讲解是最常用的一种教学手段,在教学中要从教学规律和学生实情出发,精心选择和设计好“讲解导入点”,寻找最佳时机进行讲解,要使自己的讲解能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更利于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能力的培养,因事利导地收到理想的讲解效果。那么在体育教学中何处才是最佳的讲解点呢?    一、课堂教学引导点    所谓的引导点包括开课时的导入点,教学环节或教学内容转折过渡点,以及学生学习时感到
期刊
摘要:著名教育家霍姆林斯基认为教师的语言“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在课堂上的脑力劳动的效率”,教师“高度的语言修养是合理利用教学实践的重要条件”,教师的语言是“一种什么也代替不了的影响学生心灵的工具。”教师向学生传道、授业、解惑以及师生之间信息的传递和情感的交流,都必须以语言作为凭借。而在工作中许多出色的语文教师的课堂教学,都有一种内隐的“魔力”——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堂教学活动。形成这种魔力的重
期刊
美国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依赖于乐趣,学习的最好刺激乃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那么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呢?笔者在教学实践中体会到可以分三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通过精心设计导言课来激发学习兴趣;第二阶段是在日常课堂教学中采取多种方法不断巩固学习兴趣;第三阶段是通过课堂教学与课外活动相结合来发展学习兴趣。     一、激发学习兴趣     苏联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