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无主义真的那么“虚无”吗

来源 :杂文选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etela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周氏兄弟这对中国现代史上绕不过的人物,他们在近年的“遭遇”,值得我们深深“解析”——鲁迅的命运似乎多蹇,不但作品不时被“退出”,不但“老顽固”“臭石头”的辱骂不绝于耳,关于“卢布”等等上世纪三十年代国民党特务机关散布的谣言也复又沉渣泛起——一个鲁迅,在某些“研究”里头,岂但要“拉下神坛”,而且还要“踩在脚下”。
   但他的兄弟周作人的遭际就大大不同了,这个“大节有亏”的“二弟”,不但有人“研究”出他投敌事寇的“心路历程”,即“我不下地狱谁下地狱”的“自我牺牲精神”,不但有人“考证”出周作人的投降,其实是“卧底”,就连“知堂老人”的一盅苦茶和一堆闲适小品,也几乎要捧到天上。
   这种奇特的“褒此贬彼”,一个捧上天,一个踩在地的“现象”,并不止于一对周氏兄弟——近年来,在历史尤其是近现代史问题上流行的一种“虚无主义”,从表面看,似乎是把一部史书一股脑儿全盘否定,一片“打倒”声,其实不是,它是有选择、有褒贬,有棒又有捧的,那就是在“拉下神壇”的幌子下,将革命的、红色的、正面的人物来一个“妖魔化”,同时又在“人性化”的口号下将黑色的、反面的角儿加以颠覆、“解析”“重写”,其实就是“神圣化”——可见“历史虚无主义”并不那么一概“虚无”,他有着自己的“英雄”和“向往”呢!
   比如对于英雄,杨子荣成了评书中的“土匪”,郭建光成了小说中的“淫棍”,刘胡兰成了“告密者”,狼牙山五壮士则成了“考据”中的“流寇”,邱少云被说成“烧烤两面黄”,而如董存瑞炸敌堡时的那一句呼喊,黄继光扑向碉堡的那一瞬间,不是都有了“戏谑”的段子和侮辱性的“复原”吗?
   对于英雄人物的“戏说”和妖魔化,人们会比较注意,因此一有诋毁,即会激起公愤,斥其“虚无主义”,怒其“抹煞历史”,但对于它的另一种倾向、另一个方面,却往往会熟视无睹,这便是对于反面人物的高举高捧——比如说刘文彩这个大地主,只讲他曾经赈济灾民的“义举”和办过一所小学的“善举”,已经完全不讲他残酷压榨和剥削农民的“狠心”,更不讲这个“中将剿匪司令”手上沾着共产党人萧汝霖等人的鲜血;又比如马步芳这个匪首,只讲他种过一点树,也办过几所学,所以成了当地的“圣人”供奉在祠庙里,全然不讲这个悍匪,一夜之间活埋了数千西路军,又用军毯裹着尸体飞运去南京领赏的血债;再比如那个在孟良崮被全歼的“国军名将”,只讲他抗战中作为营团级军官参加过两次战役,全然不讲他一生大部在“舍命”投入“剿共”的内战,不讲他将已故的红军将领炸墓掘坟,砸棺悬尸等令人发指的暴行,连他最后被“击毙”,也硬说成“自杀成仁”,而且反复强调,强词不休……



   现在我们学好百年历史,必须警惕“历史虚无主义”,而虚无主义并不是一概否定,决不是一片空白,而是有贬有褒、有杀有捧,对于革命志士,一概“踩在脚下”,而对于历史上早已定论的“黑色人物”,其一一翻案、逐个“平反”,一概“捧到天上”,这是近年流行之虚无主义的实质和“两面”,我们千万不要受骗被惑。
   【原载《解放日报》】
其他文献
窗含千里不老天  人变情未了  万丈楼台高远  月已空空  星已散  风高已云淡  朝阳横渡  谁不知人间天堂  姑苏换新颜  窗外雀声几点  梦已断  情依然  一地落叶辗转  几度春秋  幾度辛酸  人生已淡然  纵有千千万  不如三尺钓竿  诗意江南  笛声也孤单  风没错  雨也无怨  夕阳柔情无限  溪水浅  牛羊在返  乡村已炊烟  人 何时能还?  相思望断  夜已漫漫  情更远  
期刊
因为父母居住的房子面临拆迁,我和弟弟便在靠近我们附近的小区新购了一处房子,为了让辛苦一辈子的父母过得舒心些,所有的起居用具都是新买的,两位老人只要空手过来居住就行了。  搬家那天,我们将父母用的锅碗瓢盆、日常用品打包拉到新家,其他的老物什一概没有要。父母看着心疼,摸摸这个,摸摸那个,一件也舍不得扔。我们劝说新家什么都有,这些东西带过去也没地方放,扔掉算了。母亲叹口气,只好将能用的东西送给左邻右舍,
《西游记》中有许多青面獠牙、凶神恶煞的妖怪,其中最可怕的,愚以为非大鹏金翅雕莫属。   大鹏金翅雕绰号云程万里鹏。“金翅鲲头,星睛豹眼。”“抟风运海,振北图南。”“抟风翮百鸟藏头,舒利爪诸禽丧胆。”它有一件宝贝,唤作阴阳二气瓶。若把人装进瓶中,一时三刻,人便化为浆水。法力高强的孙悟空也便装进了瓶子,多亏观音给的三根救命毫毛,孙行者用毫毛变成金刚钻、竹片、绵绳,将此瓶钻一个洞逃了出来。   更绝
那是1996年的春天,湖南省汝城县延寿瑶族乡官亨村村民胡运海准备在老房里垒一个新灶台。在厨房清出一片空地后,他突然发现墙壁上有个洞,里面隐约还藏着东西。   胡运海用手一掏,发现是一个已锈成黑色的铁盒,里面装着一张小心卷好的毛边纸。展开一看,是一张借条,借条上写道,借了胡四德伯伯稻谷一百零五担,猪三头,鸡十二只。落款是中国工农红军第三军团叶祖令。   胡四德是胡运海的爷爷,也是当年村里有名望的
“印错”的选票和“穿错”的会服,是近日央媒采访所得的“小事”,又是形式主义的咄咄怪事。   某基层支部改选,就地取材用白色的办公纸印了选票,可是选举结果出来了,“上面”却说不算数,还给予严厉批评。什么原因呢?据说支部选举,是党建大事,必须用红纸印出选票,怎么能用一张白纸呢?闹得基层同志十分不解,还只好“吃进”。   某地组织干部职工,走进礼堂认认真真听了一堂党史讲座,可是也受到了“上面”严肃批
有一则售房广告,被称为业界经典:“远离闹市喧嚣,尽享静谧人生;绝版湖岸府邸,上善上风上水。台地叠景,冬暖夏凉;邻里亲近,非富即贵。节能环保,领先时代;超大绿化,满眼春意。个性化设计,紧跟时尚潮流;简约式生活,纵显优质品味。”   漂亮吧?动心吧?可你要真到那看一看,就傻眼了。所谓“远离闹市喧嚣”,是因为地处偏远;所谓“绝版湖岸府邸”,是因为旁边有一水沟;所谓“台地叠景”,是因为地势低洼;所谓“邻
知乎上有一个关于“贫穷会导致判断力下降吗?”的帖子,很让我受益。排名第一的答案,是某位网友的自述。  这位网友小时候家里很穷。少年时代,父母又相继过世。家里还有一个哥哥和一个弟弟。上大学时,他的学费要靠亲戚和刚上班的哥哥接济,生活费则要靠自己做家教、写文章挣,生活非常困顿。因为贫穷,他放弃了当导演的梦想,早早开始工作,努力挣钱。为了能挣更多的钱,他变得短视,不停地在各个互联网公司之间跳来跳去。  
有个叫沟子村的地方,流行一种风俗:孩子到了会说话走路的年纪,头一样要紧事,就是“拜干爹”。  这干爹可不是人,是物件。一般就看孩子“金木水火土”五行里缺点啥,缺啥就拜啥。拜干爹的手续也简单,对着那物件,磕几个响头,叫三声“干爹”,就万事大吉了。拜法虽简单,但“拜干爹”这事,还真不能马虎,关系着一辈子的富贵吉凶呢!  村里有三个小伙子,张三、王五和李二,小时候都拜过干爹。一晃二十多年过去了,他们仨在
世态   有一种人,活着只有一个目的,就是在大庭广众之中引人注意。不拘用什么手段,包括用最高的嗓门说出最蠢的话,只要被注意了,他就得意扬扬,觉得自己是个人物了。   有一種人的灵魂装有扩音器,每一种声响都夸大许多倍地播放出来,扰乱世界和邻人的安宁,于是他们自以为拥有一颗多么动荡不安、多么丰富的灵魂了。   小市民聚在一起,最喜欢谈论的是两件事:一是别人的不幸,还啧啧地叹息着,以表示自己的善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