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星:用细节戳穿“文革”的谎言

来源 :南都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ouqjj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米88的徐星,蜗居在京城北部一个老小区不到60平米的小房子里。那是他去世的父亲留下来的。自从上世纪80年代后期失去“铁饭碗”后,徐星的档案也找不到了,他也因此办不了低保,连这间小房子的继承手续,跑过很多次“有关部门”,一直也都办不下来。他反复用“三无人员”来定义这几十年来的自己。
  徐星一穷二白,在住进这套小房子前,他在劲松的地下室生活过几十年。今年58岁的他,最大的财富,恐怕是所背负的沉重历史。他用笔,用摄像机,记录着过去的岁月,而“文革”,是他最为痴迷的话题。
  2006年,徐星开始从一个作家向独立纪录片制片人转型,时长80多分钟的纪录片《我的文革编年史》以独立的视角横空出世。在长达两年的拍片过程中,徐星没有找到一个敢于忏悔者,没有人敢在镜头前,说自己在“文革”中打过人、抄过家。
  “没有一个人。” 2008年,徐星在接受《南都周刊》采访时强调。
  而在今年,他又推出了讲述“文革”的纪录片——《罪行摘要》,这一次,14位“文革”中坐过冤狱的农民站在他的镜头前。

国家的弃儿


  2010年,徐星在北京宋庄拍摄画家村题材时,认识了一位叫贾和震的画家。贾在“文革”期间被控“现行反革命”,在浙江衢州十里丰监狱农场度过了十年。他用“犯人登记表”的背面偷偷作画,出狱的时候带了出来。 表格中的“犯人”们大部分都是农民,均来自浙江,他们以各种罪名被判处7年至20年刑期。
  登记表上的“犯罪事实摘要”一栏,罪名五花八门:包括用气枪污蔑毛主席宝像,10年; 冒名撰写反革命信件,攻击共产党和社会主义制度,20年;污蔑伟大领袖毛主席,吹捧刘少奇,20年。
  “对于‘文革’的反思和记录,无论是文艺作品、新闻报道还是纪录片,绝大部分都把视角集中在政治家和知识分子身上,比如刘少奇和老舍的遭遇,极少关注底层群体,而农民这一块,基本没有涉及,其实,这个群体的遭遇可能最为悲惨和荒诞。中国农村,中国农民,在‘文革’的研究中是有缺失的。”4月中旬的一天,徐星在北京的寓所告诉《南都周刊》记者。
  2011年,徐星拿着22份犯人登记表,按图索骥,用了三年多的时间,单枪匹马采访到了14位坐过“文革”冤狱的农民,最终剪出了这部135分钟的《罪行摘要》。
  今年3月29日,《罪行摘要》在杭州的一家咖啡馆放映。“这个片子是我人生中的一件大事。”徐星在现场说。
  他邀请到片中的三位当事人参加。其中一位老人讲,作为农民,如果没有徐星的记录,他们的这段屈辱历史就会被完全淹没掉,带到坟墓中。
  这些农民除了一纸释放证明,没有获得过一分钱的赔偿。1979年以后对“文革”进行平反,所谓“落实政策”,农民基本是一个被无视的群体。
  老人们回忆,在释放后,他们向政府要求赔偿,但政府把责任归到四人帮把国民经济搞到崩溃的边缘,“如果都要平反赔偿,就是把上海卖了也不够啊。等国家富强起来再说吧。”农民们体谅国家,那就等吧。
  可快40年过去了,“改革开放这么久,国家这么强大了,我们仍然没有等到赔偿,我从26岁到36岁,劳改10年,就没有一分钱工资?到哪儿都被拒绝,现在连法院的门都进不去了。”一位老人说。
  农民们用《国家赔偿法》上告,但得到的答复是该法只适用于1995年1月1日以后的问题,法律的原则是不溯及既往。
  朱碎夫因“污蔑伟大领袖毛主席,吹捧刘少奇”的罪名被判了20年,他说自己在监狱里身体和精神都受到了极大折磨,名誉上也受到损失,在纪录片里,他希望“政府根据党的伟大政策”,能不能“给点补贴”。
  这些农民在维护自身权益过程中遭到的冷遇,他们的无助和绝望,在徐星看来感同身受。“我们都是这个国家的弃儿。”他说。

“我就是他们中的一员”


  徐星有过辉煌的青年时代。1981年复员回京后分配在和平门全聚德烤鸭店。1985年,这个清洁工在《人民文学》上发表中篇小说《无主题变奏》,引起轰动,被评论界认为是与刘索拉《你别无选择》齐名的中国现代派小说的开山之作。
  “年轻人可能无法想象1980年代人们对文学的狂热。《人民日报》、《北京日报》、《北京晚报》等都来采访我,每天都有文学爱好者来店里找我交流,不夸张地说,烤鸭店的收发室收到全国各地写给我的信,最多的一天摞起来能有一公斤。”徐星说。
  这样的名气让烤鸭店的领导很不满,小店容不下大佛,“他们开始暗示我离职找别的工作。在计划经济下,一个人离开体制是件很可怕的事情,丢工作的人,社会上一般会认为你犯事儿了,比如偷东西、强奸什么的才会有此下场,没有单位到处会遭白眼。那时,王朔在医药公司收药,舒婷在灯泡厂装灯泡,北岛在铸件厂做工人,芒克在医院看大门,陈建功在房山煤矿当矿工,印象里,我是这拨作家里最早离开体制的。”徐星说。
  离开了月工资30多块的全聚德,徐星就剩单位分配的这间地下室了,1980年代后期跟妻子离婚后,地下室判给了前妻,但他还是有居住权,这个南城的地下室成了京城文学圈的沙龙,后来很多大名鼎鼎的作家都是这个沙龙的常客。
  1988年,徐星成为北京师范大学首届作家班的学员,同学里有莫言、刘震云、余华、毕淑敏、迟子建等。谈起和同时期成名或者有相似背景的大腕儿作家们,徐星曾自嘲说:“我除了穷点儿,可活得挺好的。”
  仅靠微薄的稿费和教外国人学中文,徐星的生活过得异常贫苦。1989年,他在一家叫《华人世界》的杂志当了一段时间编辑,当年4月,这份杂志的封面出了大问题,直接被封停了。
  “这是我最后一份工作,从此再没有上过班,杂志社倒闭后,我的档案也被弄丢了,没有社保,办不了低保,甚至连父亲留下的房子都无法继承。”徐星觉得,自己和那些坐过冤牢的农民的遭遇何其相似。   “在国内去政府部门办事情的时候,永远会面对一个小小的封闭的窗口,你甚至看不清坐在里面的人的长相。他们高高在上,冷酷无情,你会感觉到自己是如此卑微渺小,非常令人绝望。”
  徐星说,他只拍人物,不拍事件,后者他驾驭不了,“小人物的命运是最令我着迷的,我就是他们中的一员。”

当年的恐惧至今没有消失


  于是,在《罪行摘要》里,14位“小人物”们在田间地头,在院坝酒桌上,向这位北京来的“小人物”讲述了一个个荒诞得令人窒息的故事。
  周明夫因“偷听敌台,用气枪污蔑毛主席宝像”被判10年。他有一个小收音机,当时中苏关系紧张,双方都在用电台做宣传,周明夫偶然听到了信号更强的苏联广播,被人告发。在被绑走时,来人说他玩枪时瞄了毛主席像一下。“当时房间里就三个会计,他知道谁举报的,但他不说。”徐星说。
  在片子里,周明夫和老伴一边干着农活,一边嘟囔着:“文革”时,人都是“没有心”的,谁压倒谁,就上去垫一脚自己就高一点。为了表现自己比别人更革命,更爱毛主席,都是为了这个。
  比起大多数难友来,周算是幸运的,老婆还等了他十年。在那个年代,一个人因“反革命罪”被抓,为了避免成为“反革命”家属,很多人的选择了和亲人“断绝关系”。
  翁志渝被刑讯时,被要求交代“反革命组织”的名称,他回答“没有反革命组织,没有组织名称”,对方用枪把敲他的脑壳,不承认就继续就敲。
  翁知道不编个词儿是混不过去的,他想起在报纸上看过“启蒙”,觉得启蒙是中性词,不反动的,于是就“交代”了。审讯组后又加上“领导核心小组”,“启蒙领导核心小组”就成了翁志渝和其他几个农民的反革命组织名称。而那几个老乡“同案犯”完全不知情。
  “同案犯”程德华和翁40年多年来一直都有矛盾,程认为就是翁志渝“启蒙”两个字,把他害得妻离子散。
  徐星在拍摄的同时,也试图在化解这两位老人的矛盾。徐拿自己说事儿:“在刑讯逼供下,别说‘启蒙’,就是‘反革命’我也认了。”
  在徐星的劝说下,翁和程冰释前嫌,酒桌上,翁志渝不停说“我们几十年都是老朋友,真的老朋友”,两位老人抱头痛哭。
  徐星发现,这些农民有一个共同的特征,当年的恐惧,直到今天也没有消失。“这种恐惧可能是下意识的、潜移默化的,已经完全在他们的血液中了。”
  他们依然会警惕说错话,得罪政府遭到报复。徐兴林当年被朋友举报参加反革命集团。从监狱里面出来快50年了,他一直不敢交朋友,“朋友是彻底交不得”,他说。
  徐兴林曾说过,“你要是说我偷东西,你拿出证据来,政治这东西,说你是你就是。”
  “年轻人会认为,以前发生过那么多残酷荒诞的事情,一定要倍加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这种说法是我不能同意的,”徐星说。在杭州看片会外的展板上,有徐星的一句话,“我期望以后的年轻人,不再生活在谎言中,这就是我拍下去的动力”。
  最近,徐星在筹备一个新的纪录片《告密者》,将回放一位现年80多岁的学者的“特务生涯”。他在“文革”期间受“组织”秘派,潜伏物理学家束星北身边,监视其言行。“文革”结束后,所有的部门都不承认他这一段秘史,他也因此遭受排挤打压。
  “历史被层层的谎言覆盖着,其实只要有一些有力量的细节,就能戳穿这些谎言。”徐星说。
其他文献
杉山正明是最近书店里比较常见的一位作者,顶着当今日本“蒙古史”首席研究者的头衔,他的作品频频被译成中文。但以专著身份问世的《游牧民的世界史》,只叫人收获失望二字,不尽感叹日本内亚研究之寥落。  作者声称要从游牧民的视角还原游牧世界的生活,先来一章欧亚大陆地理总述。接着开始“讲史”,从希罗多德的斯基泰人开始说起,说匈奴、突厥、回鹘、蒙古,最后还来一个俄国与蒙古帝国的类比。总的来说,一般史籍里说到的书
葡萄藤是顽强而又脆弱的物种。它们可以在贫瘠干旱的土地上生长结果,而且土地越贫瘠,就越能激发出复杂持久的香气。但同时,要收获一挂出色的酿酒葡萄也需要无数巧合:需要一个既冷又不太冷的冬天,能够冻死病虫害,却不至于冻坏葡萄根;春天不能有霜冻,让花苞能及时绽放;接下来的生长期必须足够暖和,有足够的阳光,但又不能太热,免得成熟太快,糖分太高而香气不足;昼夜要有一定温差,促使葡萄积累糖分;收获季节雨水不能太频
从微博到微信,从余额宝到微信支付、微信理财,移动互联网的兴起正在快速改变社会交往、信息传递模式,对传统金融的冲击和变革也是雄势难挡。  继余额宝概念之后,微信概念成为春节前后A股市场的一大热点,波导股份、搜于特、王府井、张家界、天虹商场等相关个股涨势凶猛。尤为引人注目的是国金证券,自去年11月23日公告与腾讯签署战略合作协议以来,其股票最大涨幅竟然达到78.57%。  有意思的是,微信概念究竟包括
净水药片  如果你见到不能断定是否安全卫生的水源时,这种小药片就能派上用场了。一板药大概有100粒,一粒能净化1升左右的水源。它可以在短时间内杀灭水中的细菌,对细菌引起的异味也有根除效果。  145元-200元(100片)紧急救生毯  较常见的急救装置,主要材质是聚酯塑料,而非布料或织物,折叠起来仅如烟盒般大小,拆开去可以覆盖住一个成年人。其外面覆有一层镀银铝膜,防晒防水,热量流失率也非常低。到了
近期一个研究发现,近半的人类文化里是没有亲吻这个行为的。亲吻,它既有点儿奇怪又有点儿恶心。你要和别人分享彼此的口水,一个吻能传递八十万个细菌。然而不论怎样,你都肯定无法忘记自己的初吻。并且亲吻这种行为对你之后的恋爱也极为重要。  在西方社会里,人们认为“浪漫地亲吻”是最普遍的行为,再平常不过了。而新的研究却表明,只有不到一半的文明做到这一点。在168种文化中,只有46%的文化认知认为,亲吻是具有浪
1  孟郊写过两句诗,叫“如何不自闲,心与身为仇”。头一次读到这两句时我几欲泪奔—因为觉得是隔着茫茫时空遇见了自己的病友。  除了他所说的“自闲”,我还听说过一个词儿叫“自洽”,好像是逻辑学术语,编程序的似乎也用,说的大概是一件东西自己不跟自己闹矛盾。我这几年就常觉得人也应该这样,因为眼见自己和旁人的很多苦恼都是因为不能自洽,因为这“身与心为仇”。  想得多了,忽然某天就又想起:可能应该再换个词儿
盗版这一现象,早在唐代就已经有了。唐代有个人叫冯宿,文宗时担任东川节度使。任职期间,他曾经给皇帝上表请奏:“准敕禁断印历日版。剑南两川及淮南道,皆以版印历日鬻於市。每岁司天台未奏颁下新历,其印历已满天下,有乖敬授之道。”意思是说,剑南两川和淮南几个地方,居然擅自印历书的盗版,必须得下令禁止才行。  在古代,历书是很重要的,农民耕种都需要依历而行。万一历书印错,种地要出大乱子。唐代的历书由钦天监逐年
美国电影和美国总统在非常狗血的时刻,要派兵出征的动员词里,总是会冒出这么一句话:“We must defend our way of life.”翻译成中文,这句话的意思是:我们必须捍卫我们的生活方式。  看见这句话我就想笑,总觉得老美出兵是为了汉堡包和热狗,或者一场美国橄榄球。总而言之,是为了鸡毛蒜皮的小事情去跟人家动真格。  中国人绝对不会这样,因为中国人的逻辑不是这样的,我们泱泱大国,不可能
星月童话  积家Reverso One Duetto Moon月相双面翻转腕表  积家带来的经典款式,让人过目不忘,独特的方形双层设计,一面是手绘风格的阿拉伯数字指针,一面是闪光妩媚的夜空背景,珍珠贝母打造的月亮优雅细致跃然表盘上,搭配镶嵌的两排美钻,衬托在1930年设计的修长表壳之上,气质非常。一支腕表,让两种心情在时光中穿梭转换。  新品对酒当歌  尊尼获加蓝牌限量版    苏格兰威士忌品牌尊
被“刀下留人”的女商人吴英至今仍为公众牵挂。7月11日,浙江省高级人民法院公开开庭审理吴英减刑一案,当庭作出裁决:将吴英由“死刑缓期二年执行”减为“无期徒刑”。  熟悉法律的人知道,只要服刑期间没有重大过错,死缓通常会改判为无期,所以吴英改判无期亦属正常。但公开开庭为吴英减刑,又使此案显得不太寻常,此间微妙之处,颇值得人们揣摩。  从法律角度看,对非暴力的经济领域犯罪免死,已进一步成为共识,逐渐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