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30年代我国会计论战原因分析

来源 :九江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ushaoxiang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改革与改良中式簿记之争实质是20世纪30年代我国会计学界围绕会计道路的选择展开的一场学术论战。原因在于:近代资本主义兴起,为西方会计理论提供了市场,同时传统经营方式基础牢固,中式簿记运用广泛,两种记账方法的并存为论战埋下了种子。早期的会计学者和后兴起的会计师行业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出发,探索中国会计道路走向的最优选,最终掀起了这场会计启蒙运动。
其他文献
综述了近年来非甾体类抗炎药的基础研究、新的临床用途和研究前景
结合出土文物与唐代诗文中“招魂”和“剪纸”文化来看,杜甫《彭衙行》中“剪纸招我魂”一句实际上记载了流行于彭衙地区的一种民间剪纸文化,可与当地的抓髻娃娃剪纸图样以及
石介有三封书信的受信人是范思远,范思远实为范讽之子。学界普遍认为范思远为范讽,是未对相关文献进行仔细考辩得出的错误结论。《宋史》记载范讽仅有一子名范宽之,而实际上
通感是包括听觉在内的人类所有感觉间的先验知识的相互交织。听觉叙事作为一种感觉叙事,必然与通感具有紧密的联系。通过考察中外叙事作品,我们可以发现,听觉叙事离不开通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