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而不凡 卓尔不群

来源 :初中生学习指导·中考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oypo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孙老师:在中国古典小说中,有一种专门记述人物言行和传闻逸事的志人小说。在这类作品中,南朝宋人刘义庆组织编写的《世说新语》是我国最早的一部文言志人小说集。《世说新语》全书分为言语、德行、政事、文学等三十六类,每篇文章短小精悍,往往通过只言片语就塑造出生动的人物形象,表现出深刻的思想内涵。鲁迅先生将《世说新语》称为“名士底教科书”,可见这本书价值之高。
  同学们阅读了这本书,一定会有很多收获。下面请畅所欲言,分享你的阅读所得。
  赵小正:我认为《世说新语》是一部非常有趣的作品,里面记录了东汉后期到魏晋时期一群很酷的人。能被写进《世说新语》的人,都是大名鼎鼎的人物,例如我们熟知的王羲之、孔融、曹丕等等。东汉后期至魏晋时期社会动荡不安,战乱频仍,但就在乱世中,这些名士们依然活出了最美的姿态,着实令人敬佩!
  王一伟:《世说新语》中的每个小故事都蕴含着深刻的哲理。读这本书,感觉就像听古人讲故事,寥寥数语便能将一个时期的思想风貌呈现出来,难怪鲁迅先生评价这部作品“记言则玄远冷俊,记行则高简瑰奇”。
  张文卓:《世说新语》不仅故事吸引人,它还是很多成语的“发源地”呢!我们熟知的“拾人牙慧”“一往情深”“咄咄怪事”“一览无余”“望梅止渴”等,都出自这部作品里的一个个小故事。
  苏晓铭:认真品读这本书,我受益匪浅。一桩桩小故事,一个个鲜活的人物,借用《世说新语·言语》中的一句话来形容,就是“从山阴道上行,山川自相映发,使人应接不暇”。
  孙老师:《世说新语》中有一千多则小故事,每篇都既有很强的哲理性,又不乏趣味性,让人读完不禁掩卷深思。在这些小故事中,你最喜欢哪一篇?和同学们一起分享吧。
  李智祥:我最喜欢的一则小故事是《道旁苦李》。7岁的王戎在和小朋友们一起玩耍时,看见路旁李树上结了很多李子,那李子多得都快把树枝压断了。小朋友们争先恐后地去摘李子,而王戎却一动不动。有人问他原因,他说:“树在道旁而多子,此必苦李。”意思是:长在路边的树上还会有那么多李子,这李子一定是苦的。摘到李子的孩子忙去品尝,果然是苦的。这个故事让我认识了一个聪明的孩子,同时也明白了一个道理,即要善于观察和思考,根据现象进行推理判断,减少错误,少走弯路。
  薛青:我很喜欢《庾公乘马有的卢》这个小故事。原文是这样的:“庾公乘马有的卢,或语令卖去,庾云:‘卖之必有买者,即复害其主,宁可不安己而移于他人哉?昔孙叔敖杀两头蛇以为后人,古之美谈。效之,不亦达乎?’”意思是:庾亮有一匹的卢马,传说它的主人会因它而得祸,所以有人劝他卖掉。庾亮说:“卖它就必定有人买它,那样就会伤害它的买主了,难道因为它对自己不利,就可以转嫁给别人吗?从前孙叔敖为了保护他人而打死了长着两个头的蛇,被传为美谈。我效仿他的做法,不也算是通达事理吗?”故事中庚亮的做法值得称赞,他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高尚品德令人佩服。
  苏文雅:我最喜欢的故事是《世说新语·德行》中的《华歆、王朗俱乘船避难》。华歆和王朗一同乘船避难,有一个人想搭乘他们的船,华歆表示为难,王朗却以船宽敞为由,同意那人搭乘。后来强盗追来了,王朗想丢下那个人不管,华歆却说:“开始我之所以犹豫不决,正是因为这一点。既然允许他搭乘我们的船,怎么可以因为情况危急便把他扔下呢?”于是仍像当初那样关照那个人。王朗表面上大方,可一旦事情与自己的利益发生矛盾,他就露出了极端自私、背信弃义的一面。华歆则一诺千金,不轻易承诺,一旦承诺就一定要遵守诺言,而且他考虑问题十分周到。通过这个故事,我得到的启示是:做人要守信用、讲道义。
  徐雪如:读《世说新语》,令我感触最深的故事是《陈太丘与友期行》。陈太丘和朋友相约出行,约定在正午。过了正午,朋友还没到,陈太丘便不再等他而先行离开了。陈太丘离开后朋友才到,当时陈太丘7岁的大儿子陈元方正在门外玩耍。朋友问元方:“你的父亲在吗?”元方回答道:“我父亲等了您很久,约定的时间到了,您还没有来,他就离开了。”朋友生气地说道:“真不是君子啊!和别人相约同行,却丢下别人先离开了。”元方说:“您与我父亲约在正午,正午您没到,就是不讲信用;对着孩子骂父亲,就是没有礼貌。”朋友感到惭愧,下了车想去拉元方的手,而元方头也不回地走进家门。这则小故事原文仅有103个字,却叙述了一个完整的故事,刻画了三个个性鲜明的人物,说明了为人处世应该讲礼守信的道理。
  孙老师:《世说新语》的语言精练含蓄,隽永传神。明代著名学者、诗人胡应麟曾评价说:“读其语言,晋人面目气韵,恍忽生动,而簡约玄澹,真致不穷。”希望同学们深入阅读这本书,去感受这些小故事中的大智慧。
其他文献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吟咏着辛弃疾的名句,齿颊留香中,跨越千年,沿着词人的足迹,遥望词人的背影,追寻我的偶像——辛弃疾。  满腔热血爱国情  辛弃疾从小习武读书,立志长大建功立业,报效国家。文武双全的辛弃疾,曾追随义军首领耿京对抗金军,但后来耿京却被亲信张安国杀害,此人带军队投降了金国。  辛弃疾怒发冲冠,发誓一定要除掉叛贼,为耿京报仇。他带了五十名勇士骑马奔向济州,直
期刊
关于修身、齐家,先辈们参悟了哪些智慧;关于治国、平天下,前人积累了哪些经验——文字会说话,它会告诉你。  1. 夫明镜者,所以照形也;往古者,所以知今也。(韩婴《韩诗外传》)  【小语解读】照镜子可以让我们知道自己的美丑,看过去的事情可以让我们知道今天的对错。每个人的经验都是有限的,向前人学习是人生中的重要一课。了解古人处理问题的做法,会让我们得到有益的经验和教训,正如唐太宗李世民所说:“以铜为鉴
期刊
我们的小村庄每到过年时节便十分热闹,充满了年味儿。村里的广场上,众多娱乐活动中,我最喜欢的一项就是扮玩。  扮玩是我们的方言,简单来说就是集扭秧歌、踩高跷、舞龙、舞狮等内容于一体的民间表演大杂烩。能看到这么多丰富多彩的活动,对那些爱凑热闹的孩子们来说简直是天大的喜事。大清早吃完饭,他们就像脱缰的野马一样飞奔向村头的广场。  我也不例外,啃了幾口馒头,连稀饭都没喝就出门了。一路小跑,到了村口才发现小
期刊
初三,意味着拼搏、努力与奋斗,这决定了在这一年里,我们的生活必然是忙碌的、充实的。每天朝六晚十,学习时间长达十二小时,有的同学还会在晚上加班。睡觉的时间,排队打饭的时间,跑操的时间,没有人想浪费一点,没有人敢松懈。  吃饭路上用跑,回寝路上也是跑,课间十分钟,周围的同学清一色地埋头,自习课上只听得到笔尖在纸上“沙沙”的声音。越来越难的课程,越来越重的学业,所有人握紧了拳头,咬紧牙关,不给自己任何放
期刊
每一滴汗水都折射出背后的努力;每一双眼睛都嵌进一个缤纷的未来;每一次好成绩都照映出勤奋背后的故事。所以,做一个努力、勤奋的人吧!(排比句式开篇,直奔主题。)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在古代的战场上,守卫边疆的将士身经百战,铠甲磨穿、壮志不灭,不打败进犯之敌,誓不返回家乡。诗的意境让我想起曾经自己的一次经历:还记得有一次英语考试,我成绩不理想,被同学嘲笑。一开始我以为是开玩笑,没想到
期刊
原来超人也有燃料殆尽的时候。(开头设置悬念。)  可以说,我的妈妈无所不能,是个超人。妈妈小时候一直都是班级里的尖子生,长大后是行业里的佼佼者,再后来,是我眼中的好妈妈。(言简意丰,高度概括。)  因为某些缘故,原本优秀的她放弃学习,走出小村子,选择了打工。那时,她什么都没有——没有钱,没有朋友,更没有一句支持的话语。在外面,她什么累活都做,洗碗、保洁,还有各种各样的手工活儿。那时她正是爱玩、爱美
期刊
雨越下越大,天地间无比昏暗。打在窗户上啪啪作响的雨水,拧成股股细线,贴着玻璃往下淌。我待在家里一天没出门了,早餐吃面包,午饭用方便面来填肚子,晚上不能再凑合了。拿起手机,填上地址,留好电话,叫了一份外卖。约定送餐时间为四十分钟,坐等。  天已擦黑,雨开始小了,玻璃上没有流水线了,凝在窗框上的积水直往下滴落。推开窗户,一股潮湿的冷风迎面扑来,我打了个寒战,肚子咕咕地唱着空城计。  “这不懂事的外卖,
期刊
我喜欢学物理,所以相比较别的学科,我的物理成绩真是好得没边了。  至于为什么喜欢这门学科,那是因为我有这么逗的物理老师,我上课想睡都睡不着。(物理学的好,物理老师功不可没,小作者先埋个伏笔。)  物理课上,老师在讲光的反射。他平时说话平翘舌不分,所以他讲话时,我们常常哄堂大笑。  他讲着光的反射,问了一个问题:“黑板发生镜面反射时,我们看黑板会反光,这时候我们应该怎么做呢?”(轻松的语言描绘有趣的
期刊
人类啊,请你们听我说。  ——题记  我只是生长在大森林里的一棵树。  我曾拥有用我毕生精力凝结成的枝丫,生命的气息在枝丫上跳跃着,流动着。我的伙伴们和我一样,都很热爱这块给予我们生命的土地。我们用自己的方式装扮它,让它成为地球最得意的绿色围巾。你们叫它“森林”。  我的邻居是一株小草,她是跟着清风来到这里的。那个暮春,她脱下浅绿的衬衫,穿上深绿的连衣裙,裙摆跟着温暖的风摇曳。  每个清晨,薄雾笼
期刊
记叙文的主要任务就是写人、记事。正常情况下,考生都习惯按照时间先后顺序来构思全文,依次把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交代清楚。这种构思方法简单易行,只要定好主旨,选好素材,拿起笔就能把一篇文章写出来。但其“劣势”也很明显,那就是毫无特色,很难引起阅卷者的兴趣,如果文字功底不好,得分肯定不会高。  其实,同学们在写记叙文时,只要稍稍调整一下思路,就能让构思与众不同,从而给自己的文章再添一个得分的亮点。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