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元对话 感悟阅读

来源 :作文成功之路(高中)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uhu131451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在教学中,只有让学生与文本、学生与学生、学生与教师、学生与生活进行多向互动的对话,才能真正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并在开放与对话中学会学习。
  一、开放学生的教材,与文本对话
  学生阅读的过程,是对文本进行意义诠释、语言重组、再造想象的过程,这个过程不是简单的问答所能完成的。在课堂教学中,教师除了要激发学生阅读文本的兴趣外,更主要的是要引导学生通过独立阅读的实践,让学生与文本进行对话,在对话中,促使学生对文本内容强化感知,为他们深入理解文本内容奠定坚实的基础。
  教学实践告诉我们:学生在初读课文时,主要靠直觉思维去从整体上感知课文的诸因素。他们接触到一篇文章,总是迫不及待地想把它一口气读完,然后产生一些朦胧的、散乱的,却是学生阅读思维激流中的闪光的浪花,这是一个直觉的感知领域。教师应鼓励学生迅速捕捉自己直觉思维的火花,领悟自己感兴趣的东西,培养学生对语言文字的敏锐感受力,同时充分挖掘学生的阅读个性。
  如教学《圆明园的毁灭》一文时,我先让学生自由读课文,并想想:读完课文,你最想说句什么话?由于每个学生本身的知识经验积累不同,思考角度不同,因此,学生的语言可谓丰富多彩。有的赞叹圆明园的美丽,有的惋惜圆明园的毁灭,有的痛恨英法联军的野蛮……在此基础上,我再让学生去自由读自己感兴趣的课文内容,探究圆明园究竟怎样美丽、究竟怎样被毁及英法联军究竟怎样野蛮。
  这个片段的教学,学生与文本进行了多次对话。第一次对话学生不但从思想内容、情感主旨等方面对课文有了一个丰富的整体感知,而且为教师带领学生进入部分研读、精读、深入理解内涵、实现整体升华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为进一步体会语言文字是怎样表达思想感情的铺平了道路,也为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启发点拨、组织讨论提供了良好的契机,在这篇课文的阅读教学过程中,起着奠基和导向作用。而后来组织的学生与文本的对话,则重视了对学生认识理解的多角度引导,重视了阅读的多维性,开放教材,让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学习所得,充分张扬学生的阅读个性。
  二、 开放学生的空间,生生对话
  学生与文本对话后,往往对文本中那些生动的故事情节、鲜明的人物形象、优美的自然景色等产生直接的兴趣和点滴的感悟,但这种兴趣、感悟又因人而异。此时,教师应及时组织学生进行交流。在生生互动中通过对话、参与、相互建构,使每个学生都可自由发表自己的观点、意见,都能在合作交流中找到自己的位置,体验到自身的价值,使智慧碰撞,相互促进,产生激活思维的群体感应,让学生在获得了平等交谈的权利的同时,合作精神、交际能力得到了更好的培养和提高。
  在教学《圆明园的毁灭》一文时,学生发言后,我先组织学生自学自己感兴趣的部分课文内容,通过研读,在学生自悟的基础上组织小组交流,其中也包括对阅读方法的交流与借鉴,让学生讨论中互补;最后组织大组交流,抓住学生对问题的不同看法,让学生凭借文本和视听材料进行讨论、理解。
  这个教学环节,拓宽了学生课堂学习的空间,通过学生间动态的信息交流,实现了学生心态的开放、主体的突现和个性的张显,让学生在互动中达到互惠。
  三、 开放学生的活动,与教师对话
  现代教学论认为: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没有互动,就不存在或未发生教学。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学校的学习不是毫无热情地把知识从一个头脑里装进另一个头脑去,而是师生之间每时每刻都在进行的心灵的接触。”
  在教学中,就要求教师转换角色,建立一个平等交流的交际网,与学生融为一体,不仅要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情趣,调动学生一切感官去感知和理解信息,引导学生运用已知去吸收、同化信息,生成新知识,还要启发和调动学生主动参与到信息的输出、传递活动之中,真正从独奏者的角色过渡到伴奏者的角色,从此不再主要是传授知识,而是帮助学生去发现组织和管理知识,引导他们而非塑造他们。
  在教学《圆明园的毁灭》一文中“建筑宏伟”这段时,有学生质疑:“为什么圆明园中会有象征热闹街市的买卖街?”我没有急于解疑,而是让学生再读这句话,感受一下读了这句话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由于有丰富的生活积累,学生的思路一下了打开了。在此基础上再组织学生同桌讨论:有没有这么一条整天都那么热闹的街道在圆明园中?引导学生去理解语言文字,最后教师简介“买卖街”的来由。
  这个教学环节,通过师生间的相互沟通,相互影响,相互补充,从而达到共享、共进。教师由教学中的主角转向“平等中首席”,从知识的传授者变为学生发展的促进者,与学生一起分享理解。
  四、开放学生的实践,与生活对话
  丰富多彩的生活给语文教学提供了活水的源泉,教师要用心捕捉现实生活现象,引导学生用学过的知识和自己的能力“评优劣,定从违”,让学生在已有的生活表象中发掘信息,并运用这些信息深入理解语言文字中蕴含的思想感情,使学生与文本产生共鸣,达到感悟的目的。
  再如教学《圆明园的毁灭》一文后,我组织学生对“圆明园该不该重建”进行讨论。课堂上学生发言很热烈,但双方各执一词没有定论。于是,我引导学生课后去思考。学生通过查找资料,请教家长、或与同学探究等方法获取多方信息,最后达成共识:这片残垣断壁要永远保留着,因为它是祖国一段最屈辱的历史的见证。学生能理解到这一点,应该说非常深刻地领悟了文章的情感。而这种深层次的领悟,是与把学生的个人知识、直接经验、生活世界当成重要的课程资源分不开的,是与书本世界向生活世界的回归分不开的。
  总之,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我们只有真正做到“开放”,做到“对话”,才能开发学生语文学习的潜能,培养学生语文学习的独立性、合作性、创造性,才能让学生学会学习。
其他文献
随着信息化突飞猛进的发展,高职院校传统的管理模式己不能适应和满足现代化发展的需要,开展高职院校档案信息化建设势在必行,成为必由之路。  档案信息化内涵问题出路一、高职院校档案管理信息化的内涵和重要意义  所谓档案管理信息化,就是以计算机数据库及互联网为主体,把文字、视频、声音、图像等资料信息存贮在磁盘、光盘、录像带等载体中,通过计算机的网络和终端等方式实现档案信息资源的有效利用以及共享,从而为使用
通过提高学生动手能力以及理论结合临床来提高学生实验操作能力,增强学生在未来工作中的就业竞争力。
本文从高校辅导员的视角出发,明确了“高校毕业生出路指导”的特定内涵,并着眼于高校辅导员和毕业生的互动,分析了作为出路指导对象的高校毕业生存在的几个常见问题,结合辅导员工
诗歌是文学之母,诗歌语言优美、意蕴深远、想象丰富。让儿童在诗一样的年华,徜徉在诗歌的海洋里多诵读诗歌、多欣赏诗歌,让诗意和浪漫伴随学生成长,是真正落实诗意童年的最好写照。对儿童诗这一特殊的形式,笔者本身也是情有独钟,在教学中,潜心引导学生走进诗的意境,让小学生感受诗歌的语言、韵律之美,感受诗中包含的美好情感,不断呵护学生们纯真的天性和想象空间。  一、儿童诗对提升学生语文素养的重要作用  在中华博
整个社会都要求与时俱进,教学也应如此。既然网络成为了社会的主题,那么教与学都无法不去面对。既然如此,就要运用好网络。我结合实际的教学工作与网络紧密配合,收到了意想不到的
【摘要】开放性实验教学作为一种新兴的教学模式,是课堂教学与课外实践的结合。本科毕业论文是衡量本科教育教学水平和专业人才培养规格的重要标准,也是学生毕业资格与学士学位资格认证的重要依据。通过对应用型本科院校毕业论文现状、开放性实验教学的特点和开放性实验教学优势的分析,探讨了开放性实验对应用型本科毕论文质量的影响,最终结论是开放性实验对提高应用型本科毕业生的论文质量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关键词】开放
类固醇类激素在生产中广为应用,但因其会残留在动物体内,对人类健康带来危害,寻求一种既安全方便又可促进动物生长的替代品成为必然。半胱胺是一种通过神经内分泌途径调控生长的
目的:探讨损伤控制性手术(DCS)在治疗严重腹外伤的临床价值并总结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01~2009-12采用DCS救治59例严重腹外伤患者的情况。结果:全组治愈47例(79.66%),死亡12例(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