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双膦酸盐类药物性颌骨坏死的发病机制、临床表现、特殊检查方法与防治对策.方法 选择该院2010年1月-2018年12月收治的双膦酸盐类药物性颌骨坏死10例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入选病例为曾使用或正在使用双磷酸盐类药物,且颌骨骨质外露>8周、未接受颌骨放射线治疗者.结果 10例患者出现症状的累及服药时间为10~42个月.病变位置4例左侧上颌骨,4例右侧上颌骨,2例双侧下颌骨.死骨游离6例,死骨暴露4例.10例患者均合并感染.10例患者均有疼痛、牙龈肿胀、感觉异常、牙槽骨外露症状,部分患者有牙齿松动、脓性分泌物、瘘管形成表现.经颌骨X线检查进一步确诊为颌骨坏死,影像特征显著.10例患者中7例给予保守治疗,3例给予死骨摘除与病变位置刮治术治疗,其中2例治愈,余者病情稳定未进一步恶化.结论 双膦酸盐类药物性颌骨坏死的发生与多因素有关,临床表现主要为颌骨疼痛、牙齿松动、颌骨外露等,部分患者合并感染,该病临床诊断并不难,但临床缺乏较理想的治疗方式,需加强预防,避免疾病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