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膦酸盐类药物性颌骨坏死的发病机制、临床表现、r特殊检查、预防及治疗方法分析

来源 :中外医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udamiao_7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双膦酸盐类药物性颌骨坏死的发病机制、临床表现、特殊检查方法与防治对策.方法 选择该院2010年1月-2018年12月收治的双膦酸盐类药物性颌骨坏死10例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入选病例为曾使用或正在使用双磷酸盐类药物,且颌骨骨质外露>8周、未接受颌骨放射线治疗者.结果 10例患者出现症状的累及服药时间为10~42个月.病变位置4例左侧上颌骨,4例右侧上颌骨,2例双侧下颌骨.死骨游离6例,死骨暴露4例.10例患者均合并感染.10例患者均有疼痛、牙龈肿胀、感觉异常、牙槽骨外露症状,部分患者有牙齿松动、脓性分泌物、瘘管形成表现.经颌骨X线检查进一步确诊为颌骨坏死,影像特征显著.10例患者中7例给予保守治疗,3例给予死骨摘除与病变位置刮治术治疗,其中2例治愈,余者病情稳定未进一步恶化.结论 双膦酸盐类药物性颌骨坏死的发生与多因素有关,临床表现主要为颌骨疼痛、牙齿松动、颌骨外露等,部分患者合并感染,该病临床诊断并不难,但临床缺乏较理想的治疗方式,需加强预防,避免疾病发生.
其他文献
此文简单阐述了预应力施工技术的有关概述,详细分析了预应力技术在路桥工程中的具体应用情况,希望能够给未来的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已经成为了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两大主题,通过这种双边的经贸合作,寻求更大的空间,已经成为了每个国家保持经济动力的必然选择。自“引进来”和“走出去”成为中国吸引外资和海外投资的理论基础后,中国海外投资实现飞跃上升。浙江省作为民营企业最发达的省份,其海外投资也一直领先于全国,同时,海外投资的风险也逐渐显露出来。本文从外商投资和海外投资的关系,以及浙江省进出口的数据,分析了在今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