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径运动的影响因素及运动水平提升方法探讨

来源 :教师教育科研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wedddessf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目前高校田径教育并没有达到人们所预想的效果。本文对影响高校田径教育的因素和提升方法做了一些初步的探讨。
  关键词 田径运动;影响因素;提升方法
  
  目前,随着亚洲其它国家田径运动水平的迅速提高,中国田径运动水平在亚洲领先的优势正在受到挑战。高校田径专业是培养田径人才的摇篮,但目前田径教育也存在诸多问题。
  
  1 田径运动的影响因素分析
  
  1.1 教练员与学生的自身问题。训练方法和教练水平之间有着直接的关系,教练员水平低就会直接影响到训练方法、手段、调整、恢复等训练因素的合理安排。造成这一状况的原因主要是多数教练在训练方法上仍沿袭旧的训练模式,只靠经验训练队员。训练手段呆板、一成不变。很多教练由于知识面窄,视野狭窄,思路不开阔,缺少想象力和创新意识,因此,在接受新的训练思想时较保守,不敢创新和突破,即使有的教练员想做一些突破,但客观条件也不允许,例如科研人员少,经费不足等。目前大部分学生对田径存在着片面的认识,有75%的学生对田径课不感兴趣,这势必影响田径教学的质量。对田径项目不感兴趣的主要原因是田径项目不像球类项目那样具有对抗性、变化性和刺激性,只是一味地重复、机械地模仿,难以发挥自己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这与大学生特有的心理、生理特点有关。其实,在田径项目中跨栏、跳高、跳远等项目还是具有很高的欣赏价值,并能培养学生克服困难和敢于面对挑战的勇气和能力,而中长跑、竞走具有很好的健身价值。随着体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如何使田径项目变得更有趣味性并能调动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如何充分挖掘田径项目的健身、娱乐等价值,是每一个田径教师应该深入思考的问题之一。
  
  1.2 教学条件的限制。由于各学校招生规模的急剧增加,造成场地、器材严重不足,教师学生比例严重失衡,从而严重影响了教学质量。由于场地器材严重不足,许多学生在上课的时候,只是在一旁观看,很难有机会参与其中,影响了其参加田径运动的积极性。特别是田径教学中的跨栏、跳高等项目对器材的数量要求更高,而这些项目又是学生特别喜爱的,由于学生的参与得不到满足,最终会影响学生参加田径运动的积极性。教师学生比例失衡同样会影响学生上课的积极性,像跳高、跨栏这些项目对技术的要求程度较高,学生迫切需要教师的指导、保护与帮助。由于学生较多,教师就很难对每一位同学进行耐心的指导、保护与帮助。
  学校的经费投入多少同样会影响场地器材的建设,是田径活动能否顺利开展的前提。在前面已经谈到,由于学生对田径项目的兴趣较低,领导不够重视,致使对田径运动的经费投入更少。
  
  1.3 其他非主观因素的制约。影响田径成绩的客观因素也有很多,比如,气象条件的变化,不仅直接影响体育运动,而且还会引起运动员内分泌变化而导致生理和心理变化,从而间接影响田径运动成绩。许多优异的田径运动成绩均是在有利的气象条件下产生的。不同的气象因素都会对田径运动项目成绩产生一定的影响。如风向、风速对跨栏等径赛项目影响很大;气温对人体进行径赛也有影响,气温太高,会使人中暑甚至虚脱,气温太低则人的肌肉会发生收缩,从而导致血液供应不足。学生与运动员要努力适应客观条件,改造自身,从而提高水平。
  
  2 提升田径运动质量的对策分析
  
  2.1 建立一支强有力的教练员队伍。作为运动队,教练员的问题是关键。对于教练员,在政治思想上要爱护他们,帮助他们树立雄心壮志;在生活上要关心体贴他们,帮助他们解决一些具体困难,解决他们的后顾之忧,使他们感觉到在背后有坚强的后盾,工作起来轻装上阵,信心百倍,干劲十足;在业务上多帮助鼓励他们,经常与科研人员一齐会诊,攻破技术难关,形成百花齐放的局面。教练员是挖掘运动员潜能的能工巧匠,只按本本主义,人云亦云,没有突破,没有各自的特色是出不了人才的。取得了成绩的教练员要大胆肯定,大胆提拔、放心使用,在基层干的、卓有成效的,提到中层使用。在中层提到高层使用。领导要有胆略,对于出了点小问题的,领导敢于承担责任,有成绩归功教练,其目的是营造一个宽松、融洽、和蔼团结战斗的集体。对有成效、上进心强的年轻教练员,也可“跟班上”,在上~级教练员指导下,适应教练工作,学习新的训练方法和科学训练手段等。
  
  2.2 树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改进课堂教学。良好的师生关系是影响体育教学质量的基本因素。在口径教学中,师生双方都要具有良好的心理状态。教师和学生之间要相互理解,感情上要相互沟通,人格上要相互尊重,这是影响田径教学质量的一个基本因素。在田径教学中,教师只有了解每个学生的心理、生理特点及对不同项目的承受能力,并严格按照田径教学的原则、方法,遵循人体活动的规律,运动技能的形成规律,才能发展每个学生个性。因此,在整个田径教學过程中,教师了解学生。与学生建立良好的关系。对提高田径教学质量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要想获得预期的最佳教学效果,教师必须把了解学生、热爱学生作为教育学生的前提条件。只有做到这一点,师生之间在心理上才会接近,思想上才会产生共鸣,学生才会在课堂上与教师目标一致,通力合作,教师的爱才会转化为强大的动力,从而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田径课堂教学必须注意讲课内容的实用性,改进课堂教学使学生成为积极的参与者。这是当前教学改革所面临的重大问题。社会的发展对人才的需求也具有鲜明的时代特点,学生也愿意上实用性强的内容。所以,我们在课程安排上既要依据教学大纲,又要着眼于现实社会的需求。
  
  2.3 加大教学投入,改善教学条件。21世纪是信息知识的时代。田径教学质量的提高,是离不开良好的教学条件和教学平台的。如今,网络教学和多媒体教学已成为教学手段改革的主要方向,田径教学也应紧跟时代发展的步伐,充分利用网络和多媒体的资源优势来组织教学、管理教学、评估教学和监督教学,以最终提高田径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董亚玲,张振丰,高校田径教学现状及对策的研究[J],吉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2):35-36
  [2]鹿徽,构建适应新世纪社会发展需要的田径教学新体系[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02,22(2):105-107
  [3]麦雪萍,徐泽,加大田径教学改革力度,促进高校体育素质教育[J],四川体育科学,2002(1):78-80
其他文献
从两方面论述数字编码波形在长线上传输的影响因素及其改善措施。通过分析并经实验表明,长线的分布电容影响通常居诸因素之首位。改进长线驱动电路,在一定程度上,可改善其传输波
民主是提前化解、消除社会冲突、避免走向极端,公开、公平、公正的博弈机制,却不是事后包治百病的灵药。“被动民主”需要应对社会动荡可能加剧的危险。    在已经结束的全国人代会上高票通过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中国的改革是全面的改革,包括经济体制改革、政治体制改革以及其他各领域的改革。“没有政治体制改革,经济体制改革和现代化建设就不可能成功。”这被认为是重新启动政治体制改革的信号。  而现实情况是,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