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击全球贫穷困境

来源 :中华儿女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aicha12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贫困是“无声的危机”,不仅严重阻碍了贫穷国家的社会经济发展,也是当前地区冲突、恐怖主义蔓延和环境恶化等问题的重要根源之一
  贫困是“无声的危机”,不仅严重阻碍了贫穷国家的社会经济发展,也是当前地区冲突、恐怖主义蔓延和环境恶化等问题的重要根源之一。为引起国际社会对贫困问题的重视,动员各国采取具体行动,1992年12月22日,第47届联合国大会决定将每年的10月17日定为国际消除贫困日。
  1995年3月,联合国将1996年定为“国际消除贫困年”。同年12月,联大又将1997年至2006年定为第一个“国际消除贫困十年”。2000年9月,联合国千年首脑会议把到2015年将世界极端贫困人口和饥饿人口减半,作为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之一。2008年12月,联大再次确定2008年至2017年为第二个“国际消除贫困十年”。
  那么当前全球贫困状况是什么样?国际社会都采取了哪些减贫措施?
  国际贫困线标准
  1990年,世界银行选取当时一组最穷的国家贫困线,采用购买力平价换算成美元,通过计算出平均值将贫困线设定在每人日均1美元左右。
  2005年,世行进行了新一轮更大规模的国际可比性价格数据收集。此后,世行根据新的购买力平价数据和当时15个最穷国的国家贫困线的平均值在2008年将国际贫困线上调到每人日均1.25美元。
  2015年10月4日,世界银行宣布为反映近十年来全球不断上升的生活成本,世行按照购买力平价计算将国际贫困线标准从此前的一人一天1.25美元上调到1.9美元。世行是在当日公布的题为《消除绝对贫困、共享繁荣——进展与政策》的报告中公布这一新数据的。在新标准下,2012年至2015年间,全球贫困人口总数有望从9.02亿人下降到7.02亿人,贫困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有望从12.8%下降到9.6%,这是该比重首次低于10%。
  世行首席经济学家考希克·巴苏表示,此次上调是为了反映出2005年以来全球出现的价格上涨。世行参照当今世界最贫穷国家的平均通胀水平,提高名义贫困线,而实际贫困水平则保持不变。
  全球贫困状况
  2015年7月,联合国发布的《千年发展目标2015年报告》显示,生活在极端贫困中的人数从1990年的19亿降至2015年的8.36亿,其中大多数进展是在2000年后取得的。尽管全球总体上实现了千年发展目标的减贫目标,但从区域来看,减贫进展并不平衡。
  现在全球超过40%的极端贫困人口生活在撒哈拉以南非洲。该地区极端贫困人口占本地区人口比例仅由1990年的57%下降到2015年的41%,并没有实现极端贫困人口比例减半目标。且由于这一地区人口总量的增长快于减贫、经济增长乏力、自然灾害频发等原因,极端贫困人口数量由1990年的2.91亿,增加到2015年的约3.66亿。
  南亚也是贫困人口较为集中的地区,该地区极端贫困人口占全球贫困人口的34%。南亚极端贫困人口比例由1990年的52%,下降到2015年的17%;极端贫困人口数量相应地由6.20亿,减少到2.86亿。
  然而在全球贫困人口在下降的同时,国际劳工组织(ILO)2016年5月18日在最近的世界就业和2016社会前景趋势报告中表示,尽管自1990年来,极端贫困率减少了超过一半,但全球贫困状况依旧不见好转。而许多劳动者即使拥有全职工作,却仍然难以摆脱贫困,这才是更令人担心的。
  ILO指出,据估计,近20亿人口每天的生活费不足3.10美元,而新兴国家和发展中国家,这一比例更是超过了36%。尽管全球总体贫困率有所下降,尤其是在中国和拉丁美洲的多数地区,但非洲和部分亚洲地区的贫困率仍居高不下。
  有趣的是,在部分发展中国家减贫工作取得成效之时,发达国家贫困人数的增加已经达到历史最高纪录,尤其是在欧洲。据ILO估计,2012年发达国家的贫困人数已超过3亿。这与过去几年移民至欧洲的大批难民有关。
  妇女和儿童是遭受贫困影响最严重的两大人群。在新兴和发展中国家,一半以上15岁以下的儿童生活在极端贫困和中度贫困状态中。发达国家约36%的儿童生活在相对贫困线以下。
  国际减贫措施
  提高经济增长率,大力发展农业生产:加快经济增长速度是摆脱贫困的一项长期战略。实践证明,保持高速经济增长,可以提高居民人均收入和生活水平,减少生活在绝对贫困之中的人口总数。
  从地理分布的角度看,全球贫困人口主要集中在农村地区。发展农业生产对发展中国家减贫来说十分重要,否则高的经济增长率不一定能达到减贫的效果。例如印度上世纪80年代经济增长率为6%,但是由于农业发展缓慢,不能有效地吸纳劳动力,贫困问题没有因此得以缓解。
  增加人力资本投资,提高人口素质:人口素质特别是教育水平的提高对减贫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韩国、印尼、马来西亚十分重视教育对减贫的作用,在劳动力转移过程中注重加强对农村人口的教育与培训,成功地解决了农业过剩劳动力向第二、第三产业的过渡。
  在农业人口由农村向城市转移过程中,如果不重视对人力资源的开发,可能会加剧贫困程度。例如上世纪80年代的印度,大量向城市转移的农村贫困人口由于缺乏足够的文化知识和劳动技能,在城市中很难找到工作,致使城市出现许多的“贫民窟”。
  设立特殊就业项目,建立减贫制度:在南亚、非洲和拉美地区,设立特殊就业项目,建立减贫制度是直接有效的大规模减贫办法。发展中国家常用的减贫制度有两种形式:一是建立自营职业制度;二是实施公共工程项目。
  建立自营职业制度,主要是以贷款形式,使貧困者有能力购买基本生产资料,并提供相应的教育和技术、产品销售渠道,提高他们的劳动技能。公共工程项目制度,是指在发生饥荒、自然灾害以及经济调整和萧条等紧急情况时,农村或城市出现大量临时性的贫困者或失业者,政府组织实施公共基础工程项目,为贫困者提供短期就业机会,增加收入。
  通过调整经济、就业结构,执行价格和社会保障政策,改善收入分配关系: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贫困既受平均收入变化的影响,也受社会收入分配关系和社会保障政策的影响。为此,许多发展中国家越来越重视通过调整经济、就业结构和价格政策,改善社会收入分配关系;完善教育、医疗卫生等社会保障和保险制度,改善贫困者的生活条件。
  2015年9月举行的联合国发展峰会,通过了2015年后发展议程。新发展议程包括17个可持续发展目标和169个具体目标,可持续发展目标中的第一个就是“在全世界消除一切形式的贫穷”,下设7个具体目标,其中第一个目标是“到2030年,在世界所有人口中消除极端贫穷”。
  世行行长金墉在2015年10月的一份声明中表示,贫困人口持续减少主要是因为发展中国家经济增长强劲以及各国在教育、医疗、社会福利等方面加大了投入。但考虑到全球经济放缓以及贫困问题的广度和深度,要想实现2030年消除绝对贫困的目标仍须作出很大努力。
  责任编辑 华南
其他文献
期刊
【摘要】随着社会文化生活的逐年提升,博物馆开始免费开放,成为公共文化传播的重要场所。基于此,博物馆的整体服务理念也应转变,首先逐步拓宽博物馆的社会公众状况,然后从年龄、参观需求和活动的角度分析目前博物馆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最后从中探寻博物馆公众参与状况,并积极转变原有的模式,将公众管理逐步转化为社会共享。  【关键词】博物馆观众;特点;心理分析  【中图分类号】G252 【文献标识码】A  博物馆作
今年以来,消费品工业大力推进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运行形势总体平稳,同时也面临一些突出问题。  一、基本特点  (一)生产保持较快增长  1—8月,消费品工业规模以上企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1.5%,比1—7月降低0.2个百分点,高于全部工业增速1.4个百分点,占工业增加值比重28.4%。其中,轻工、纺织、医药、烟草等行业分别增长11.7%、10.9%、14.6%、9.4%;与1—7月相比,轻工、纺
期刊
江油、安陆两地政府多次直接、间接“对话”,政府官员强硬表态,广告播放一波三折,中央电视台、国家工商总局“卷入”其中,两个寂寂无名的县级市随即名扬四海,李白成了超越文
目的 探讨腺瘤性结肠息肉(adenomatous polyposis coli,APC)蛋白截短突变对MDCK细胞中细胞-细胞和细胞-基质之间黏附的影响及机制.方法 应用细胞黏附测定实验检验MDCK-N2-APC
摘要:对经济系统运行的状况和结果得出的科学评价称为绩效审计,它包含了三个重要的要素:经济性,效率性,效果性。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和审计业务的发展都要求开展绩效审计。商业银行作为现代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更离不开绩效审计。本文就绩效审计的内涵阐述商业银行开展绩效审计的实际意义,并得出完善的商业银行绩效审计的发展对策。  关键词:商业银行;绩效审计  中图分类号:F239.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
作为全球最大的房地产业市场,我国也即将成为全球最大的老龄房地产业市场.2014年4月,国土资源部对外发布了《养老服务设施用地指导意见》,旨在落实国务院于2013年9月发布的《
电子媒介也叫电子媒体,它作为传播媒体的一种,包括电影、广播、电视、网络等形式,从口头语言到现在的电子传播,电子媒介改变了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也激发了低龄化少年儿童的
1 病例报告例 1,男 ,34岁。因四肢软瘫 18小时 ,加重伴呼吸困难 2小时于 1998年 5月 1日 2 0点入院。发病后 4小时入某乡卫生院 ,按“低钾性麻痹”处理 ,在 12小时内静脉滴
随着经济发展速度的不断加快,科学技术也取得了较大的进步,电气自动化就是计算机技术与自动化技术相结合的产物,属于借助于计算机技术对自动化技术的一种改革,电气自动化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