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教学浅探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wp102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信息技术学科以信息的获取、传输、处理、应用为主要教学内容,重在培养学生应用信息技术进行学习和工作的能力,为终身学习打好基础。在信息技术教学中,充分把握教材特点,利用这门学科特有的动手、动脑机会多的优势,在传授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同时,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造性思维,进一步挖掘学生的潜能。做好信息技术教学工作应做到以下两点:
  1.尊重赞赏学生,激发、巩固学生的学习兴趣
  “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是新课程的核心理念。为了实现这一理念,教师必须尊重每一位学生做人的尊严和价值,而且要学会赞赏每一位学生。信息技术教师尤其要注意这一点,这是上好信息技术课的前提。如上机操作过程中,难免出现这样那样的错误,一会电脑黑屏了,一会儿工具栏没有了,一会儿输入法打不开了,学生只要上机就会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我们要耐心地加以指导。如果我们大声斥责学生,讽刺挖苦学生,长此以往学生自然就会产生恐惧、厌学心理,由刚开始的争先恐后跑向微机室,转变成心理负担而不愿上信息技术课,初始状态的激情随之消散。上信息技术课时,我们一定要以平和的语气,以朋友的身份与学生共同学习。要赞赏学生,赞赏每一位学生取得的哪怕是极其微小的成绩,赞赏每一位学生付出的努力,赞赏每一位学生的兴趣、爱好、专长,不断激发、巩固学生的学习兴趣。长此以往,教学效果自然事半功倍。
  2.合理利用教学方法,放飞学生创新思维
  教学方法的应用非常重要,应用得当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我以任务驱动法为例,教学中是这样实现的:
  (1)重视导入,明确目标。
  重视每节课的开始和导入。上课前,尤其下午第一节课,学生大都比较瞌睡,让他们听歌,或者讲个笑话,比较有利于强化上课效果。精心设计的导入,能促进学生情绪高涨,精力集中。因此,每节课我们都尽力创设情境,尽量使每一堂课都是优质课。课堂教学目标的设置应遵循实践性原则、自主性原则、创造性原则,任务明确而有趣。
  如我在讲Photoshop巧用工具加工图像时,开始先给学生展示自己制作的《特色封面》,学生看了很感兴趣,提问:“我们也能做出这样的作品吗?”接着讲述并演示本节课要实现的目标,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
  (2)巧设任务,小组协作。
  学期初教师把全体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个小组都由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力起一个或响亮或时尚的名字。小组长由学生推选或毛遂自荐产生。遵循“教师指导,组长负责,组员协作”的原则。
  教师巧妙地给学生布置相应难度的任务,教学内容融于实际任务中,要求学生在一定时间内完成。学生小组内相互交流、讨论,在实际上机操作中学习新知识,感受新方法,形成新技能,提高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思维能力。在学生完成任务的过程中,教师需指导学生如何完成任务,并适时向学生介绍需要了解、掌握的概念、思想、方法。如在Photoshop选择工具的使用教学中,我先简要介绍“魔棒工具”、“套索工具”、“选框工具”三种选择工具的功能及使用方法,然后给学生布置一系列任务:①在Photoshop中打开资料包里的背景、企鹅、人物、日历等图像素材;②用选择工具将企鹅、人物、日历整合到背景图片当中;③完成制作个性台历的第一个月——“轻松去南极”;④体会总结不同的图片哪种选择工具更适用。学生在具体的任务驱动下,积极地查阅、思考、探讨,相互协作,取长补短,共同提高。在学生完成任务的过程中,教师适时引导学生学习和思考,如怎样改变图形图像的大小和位置摆放使台历更美观,鼓励学生大胆尝试、探索和实践,及时帮助学生解决操作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实践证明,只有经过自身探索学到的知识和技能,才能真正做到深刻理解,扎实掌握。合理利用教学方法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所学知识。
  (3)及时评价反馈,再激学习高潮。
  现代教学论和评价论认为:“有效的课堂教学其实是在一步步或明或隐、或大或小的评价活动基础上展开的。”对于学生的学习成果,教师应及时评价。教师应该时刻让学生体会到学习成功的乐趣,充分展示学生的作品,给予充分的鼓励,即使是一个很简陋的作品,只要有独特之处就应肯定,赏识学生的每一件作品。
  每一节课我都尽量安排一个固定环节对学生的作品进行展示。学生作品先在小组内交流,然后推选优秀的作品参加班内评比。让学生对作品展示环节产生期待,找到学习目标。课后还可组织学生进行打字比赛、电脑绘画展览、贺卡制作等,让学生感受成功的喜悦。
  总之,任务驱动法作为信息技术教学中的一种新兴教学方法,教学中还会遇到新问题,需要我们不断探索、总结和完善,从而更好地发挥任务驱动在信息技术教学中的作用。让我们共同努力,不断探索,进一步推动中学信息技术教育不断发展。
其他文献
本研究采用RT-PCR和血清学相结合的方法对从广西4个市采集的马肺组织样品和马血清进行H9N2亚型流感病毒的检测,从284份马肺组织样品接种鸡胚后收取的尿囊液中,检测出1份阳性,
II型鲤疱疹病毒(Cyprinid herpesvirμs2,CyHV-2)是引起养殖异育银鲫(Carassiμs aμratμs gibeLio)造血器官坏死症的致病病原。该病毒对鲫具有很高的致死率,近年来爆发的异育银鲫
摘 要: 在信息课上,教师要以学生为中心,以学生的发展为基本,寓教于乐,寓学于动,调动学生自主学习。设计与教学内容紧密相关的活动,让所有人都参与,使信息课真正有活力。  关键词: 信息课 主动参与 教学方法  反思这些年的课堂教学,学生对信息课的热情总是慢慢减弱,探索原因,发现学生和老师只是为了考试而学习,教师机械地传授知识,学生被动地或不受控制地参加课堂活动。为改变这一现状,我尝试让学生主动参与
摘 要: 以人为本教育方式的建立和以计算机为核心的信息科学技术的广泛应用,为数字化学习提供了物质基础,在此基础上的互动媒体将对教学产生广泛的影响,本文把互动媒体与理论教学相结合,从教学模式方面进行研究,旨在探索提高素质教育水平、增强应用型人才培养效果的方法。  关键词: 互动媒体 教学模式 课堂教学  因为教学模式体现了教学要素间的关系,所以教学模式的变革必将导致教育思想、教学观念、教与学理论的根
摘 要: 现代信息技术具有优化教学的多种作用,能够促进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自主地探究学习。本文结合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运用,探究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学习能力的途径和方法。  关键词: 信息技术 自主探究学习 学科整合  随着科学技术的全面进步和现代化生产的飞速发展,知识急剧增长,技能不断更新,人们越来越深刻地认识到,处于知识爆炸时代,一个人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要比占有知识本身更重要,更有价值,因此,由培养知识
随着计算机与因特网技术的迅猛发展,人们在信息交流方面逐渐突破了时空的障碍,迎来了网络世界全新的人际互动模式,由此产生了一种新的教育需求——信息技术素养培养的教育需求。而面对一个缤纷斑斓又良莠不齐的网络新世界,对社会各界尤其心理还不成熟的中学生而言,他们急需网络心理健康教育。本文对培养学生信息技术素养与网络心理健康这种教育模式展开了讨论,分析了信息技术素养培养与网络心理健康教育的必要性、重要性,并在
摘 要: 信息技术是一门新型课程,在低年段开展信息技术教学少之更少。低年段学生年龄小、知识储备少、意志力薄弱、注意力不稳定、兴趣下降快、上课效率不高,如何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呢?作者结合自己的教育教学教训和经验,从教学内容编排、教学方法选取、教学方式等方面进行了阐述。  关键词: 低年段 信息技术教学 学习兴趣  信息技术是一门新型的课程,其实践性强,发展快。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的主要任务是: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