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节对人眼周边视网膜球性离焦影响

来源 :中国实用眼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sdfghjk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研究调节状态下人眼周边视网膜球性离焦量的变化规律,探讨人眼周边视网膜球性离焦量与屈光力的相关性.方法 临床病系列研究.对2013年3~6月在温州医科大学眼视光学院共收集了33例(33只眼)自愿受试者的数据,平均年龄(25.03±1.33)岁.分为正视组、低度近视、中度近视组三组,分别为10例(10只眼)、10例(10只眼)、13例(13只眼),等效球镜度分别为(-0.25±0.26)D、(-1.75±0.55)D、(-4.15±0.92)D.用试镜片全矫近视,采用WASCA波前像差仪测量0.3D和2.5D调节刺激下右眼中心及周边鼻颞30°像差,采用重复测量方差分析调节增加时周边球性离焦的变化趋势,及视远和视近时视网膜30°不同屈光组之间的差异.结果 三组离焦在所有视网膜位置随调节而增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鼻侧30°视远时离焦量正视组(0.640±0.670) μm和低度近视组(0.298±0.462) μm,分别大于中度近视组(-0.599±0.833)μ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P=0.004).而视近时离焦量只有正视组(1.734±0.589) μm大于中度近视组(0.868±1.061) μ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P =0.019).鼻侧30°视远和视近时球性离焦与屈光度之间呈线性相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视远斜率为0.274 μm/D,r2=0.572,P=0.001;视近斜率为0.170 μm/D,r2=0.345,P=0.049).结论 人眼周边视网膜球性离焦随调节增加趋向近视性漂移,周边视网膜30°远视离焦量随近视度数的增加而增加。

其他文献
【摘 要】目的:探讨对阴道分娩产后出血患者实施预见性护理的临床效果和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2年05月至2013年05月期间,科室114例阴道分娩产妇,随机分为常规组和护理组,各57例,常规组实施常规护理措施,护理组在常规组的基础上实施预见性护理措施,对比两组患者出血发生率、不同产后时间出血量等临床指标。结果:护理组产后出血率5.26%,产后2h出血量(83.29±9.19)ml,产后24h出血
期刊
【关键词】 耳镜;电耳镜;诊断  许多年来,常规耳镜是耳鼻喉科常规必备的设备之一,耳鼻喉科临床医师一直沿用传统的常规耳镜检查患者,并以此作出诊断或鉴别诊断,然而,笔者近两年来坚持用电耳镜检查耳病患者1000例,并与传统的常规耳镜进行对比观察,有了令人值得重视的新发现和体会,现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病例选择  1.1.1 门诊耳病患者1000例(耳),男795例,女205例,年齡1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