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风过境对黄海冷水团及其环流结构的影响

来源 :海洋与湖沼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liedpi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台风能够对黄海的水文结构及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产生重要的影响,严重威胁了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利用ROMS(regional ocean modeling system)模式,分析了台风“灿鸿”在过境黄海期间对黄海温度及环流结构的影响过程.结果表明,台风期间强烈的风致混合能够使温跃层的深度增大,强度减弱,同时,使得近岸的底层温度迅速升高,推动底层的温度锋面向黄海内区移动.台风过境也会对黄海冷水团环流产生重要的影响,台风过境前,混合层中的北向流会迅速加深增强,同时伴随着混合层及温跃层的下移,从而使得黄海冷水团环流的流核下移至跃层以下.当台风过境时,黄海上空的气旋式风场会加剧黄海上层的气旋式环流,导致黄海冷水团环流的流幅及流量迅速增加.当台风登陆后,黄海上层的温度及黄海冷水团环流的结构开始逐渐恢复.
其他文献
全球范围内,海洋经济的重要地位日益凸显,具有巨大的增长潜力,受到各国的重视.海洋金融是发展海洋经济和实现海洋战略的重要支撑.本文回顾和梳理了美国、英国、日本、挪威等沿海国家发展海洋金融的做法,分析了国外发展海洋金融的经验与启示.在此基础上,结合中国海洋事业的发展现状和薄弱环节,提出了发展我国海洋金融事业的建议.
进入21世纪,国际海洋经济发展面临越来越多的挑战,蓝色经济等可持续发展理念成为必然选择.随着蓝色经济不断深入人心,国际海洋中心的发展突破了传统海洋经济涵盖的范畴,显示出与国际航运中心等传统海洋中心不同的特点.基于此时代背景,本文提出了全球海洋中心城市的概念,作为国际海洋中心的当代表现形式.中国有多个城市相继提出建设全球海洋中心城市的设想,建设全球海洋中心城市正在成为中国临海城市发展的一条重要路径.当前中国建设全球海洋中心城市虽面临良好机遇,但也面临着城市自身发展能力欠缺及逆全球化和疫情冲击等外部环境重大变
随着我国海洋空间开发的快速推进,海洋空间已经成为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不断推动生产要素在海洋空间上产生新的集聚.已有海洋空间规划研究对内涵、基础理论和规划理念等形成了较为完善的研究框架,并从不同层次与尺度进行实践.海洋空间作为地表两大空间系统之一,同时受人类活动与陆域空间的影响,面向国家未来发展需求,有效协调陆海统筹,促进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的现代化建设,是新时期国家国土空间整治的重要内容.积极推进陆海统筹视角下的海洋国土空间规划,充分吸收国内外已有实践经验,构建面向流动空间与流动要素的海洋空间适
海洋生态学和生物海洋学的研究内容大多交叉、重叠.为利于学科发展,文章在简述学科的产生与定义的基础上,强调学科之间要加强合作,适当分工.建议:海洋生态学侧重研究生物之间的相互关系和对环境的适应性、生存策略,并积极与经济、社会和文化相关学科交叉、融合;生物海洋学侧重于研究生物在海洋环境中的作用和功能,把推进对海洋的认识放在首位,加强与物理海洋学、化学海洋学的耦合,为海洋在地球四大圈层的相互关系中展现活力.据此,以渔业海洋学、海洋生态灾害和生物对地质的作用为例,阐述海洋生态学和生物海洋学的理解及其相互之间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