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业单位会计内控中的强化方式分析

来源 :时代金融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ongyu2033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事业单位的会计内控制度是随着经济发展而形成的一种合理的重要制度。它的作用是确保事业单位的会计结构能够稳定有效的运行,避免出现一些徇私舞弊,责任推脱的状况。然而,由于对会计内部控制制度的重视不够和财务管理的混乱,很多事业单位的会计内部控制制度在现阶段运行过程中存在很多的问题,使得这一制度在事业单位中不能发挥它本身应有的作用。
  【关键词】事业单位 会计内控 内控意识 财务管理
  事业单位是由政府利用国有资产设立的,从事教育、科技、文化、卫生等活动的社会服务组织。事业单位接受政府领导,是表现形式为组织或机构的法人实体。事业单位非营利性的特点决定了它有着区别于一般企业的会计内部控制制度。2012年,财政部专门出台了《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规范(试行)》,进一步从法律层面规范了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制度。事业单位内部控制主要从货币资金、采购业务、资产管理这三个方面加以规范,建立一套切实可行的风险防范机制。在事业单位会计内控的问题,单靠国家出台的相关规范进行调整是远远不够的,每个单位自身情况的不同使得单位自身要对会计内控制度加以重视,结合单位的实际情况,遵循权责一致和相互制约的原则,从组织机构设置、单位内部监督机制和评价机制的建立健全等方面做进一步的努力。但是就现阶段而言,这些努力仍然没有彻底根除事业单位会计内控的问题。
  一、事业单位会计内控中存在的不足之处
  (一)事业单位没有形成足够的会计内控意识
  在事业单位的会计内控制度中,单位内控意识薄弱是内控制度出现问题的关键原因。事业单位的负责人和工作人员具备良好的内控意识才能给内控制度的健全和实施提供良好的基础环境。然而,我国大多数事业单位的负责人缺乏对会计内控知识的基本了解,没有形成会计内控理念,甚至片面的认为,内控是其他部门的事情,会计只需负责把关财务工作。在事业单位中,会计人员所需要做好的只是本职业的工作,没有被赋予内控的职责也没有内控的能力。在这样的行业大环境之下,会计内控制度难以建立健全。有的单位虽然形成了较为完善的内控制度,但仅限于形式上而已,只是因为单位领导重视制度,只是为了响应上边的号召。这种情形下,会计内控也只是成为了纸上的制度,并不能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二)会计内控制度不健全
  随着内控知识的宣传和普及,部分事业单位已经形成会计内控制度,但是由于各方面的原因导致会计内控制度不够健全,缺乏一定的科学性和系统性。会计内控制度的不健全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1.会计内控独立性比较弱,制度本身的规范还不够全面。在我国,很多事业单位中的会计内控机构是和单位的其他业务机构之间是平行发展的,内控人员由于自身职责原因和单位原因经常受到不必要的限制,缺乏一定的独立性。
  2.内控人员素质和能力达不到内控职业要求的标准,也没有实践经验和专业的知识技能,不能有效的做好内控的工作。内控制度的执行人员达不到内控的要求,内控制度当然也就无法实现预期的效果。
  3.事业单位中内控的方法普遍落后,跟不上单位的发展步伐。我国现在事业单位中会计内控的强化方式主要是账项基础审计和多种方法的混合使用,这种方法只是针对传统的单位制度形成的,无法及时有效的应对事业单位出现的一些新形势和新问题,更加不能对其进行有效的控制。
  (三)事业单位内部财务管理混乱
  近年来,事业单位财务管理预算控制方面虽取得了不错的成绩,但仍有不足之处。单位预算编制粗糙,没有细化到具体部门,预算执行过程中随意变更用途,预算缺乏前瞻性,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预算的执行力度。很多时候单位财政还存在着超支的现状。并且在管理收支费用的时候,事业单位也没有严格按照规定执行的。盲目的财政管理和随意的收支管理无疑会给内控制度的实现带来很多困扰。
  (四)事业单位内部监督力度不够
  目前,大部分事业单位内部没有专门的监督审计机构。也有很多事业单位的内部监督审计机构形同虚设,不能真正发挥监督约束作用,不能给内控制度的运行提供及时有效的保障。事业单位内部的资金分布不平衡,偏向其他部门,忽视内控部门,也是内控制度得不到完善,不能有效发挥其作用的重要原因。
  二、事业单位会计内控制度的强化方式
  (一)强化事业单位内部的会计内控意识
  根据我国《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规范(试行)》和《会计法》的相关规定,单位的负责人就是单位财务和会计工作的首要责任主体,主要负责财务会计报告的完整性与真实性,内控制度的有效性与合理性。从这些规定中可以看出,想要完善会计内控制度,发挥会计内控的作用,单位负责人是其关键所在。因此,强化事业单位内部的会计内控意识,首先要提高单位负责人的会计内控意识,同时还要加强对会计内控制度运行过程涉及的相关工作人员的内控工作培训,提高工作人员专业技能水平,明确其在工作中的职责。通过上述方式使得事业工作单位的工作人员认识到内控工作的重要性,做到提高单位的内控意识,发挥内控作用。
  (二)建立健全事业单位会计内部控制制度和规范
  完善的制度和健全的规范是一个机构合理有效运行的关键,事业单位内部的会计内控机构也是一样,只有建立了科学规范的制度规范,内控机构才能遵照规范合理的运行。这要求事业单位一方面把内控机构的管理规范化,把内控机构的运行制度细则化。这一过程中不仅要注意到传统的内控运行模式,也不能忽视计算机时代的内控网络化。另一方面,事业单位的会计内控要从事前控制、事中控制和事后控制三方面进行强化,把三种控制方式有机的结合起来,形成完善的纵向内控制度。
  (三)在单位财务方面事业单位要做到预算的规范化
  事业单位应该做到本单位的财务预算科学化、规范化,让单位负责人对本单位的财务状况有一个直观的认识,不能只是简单的做出你一份收支计划。在财务预算方面,一方面预算制定要有前瞻性和预见性,为预算执行打下坚实的基础;另一方面预算做出之后,要严格按照制定好的预算方案,管理本单位的财务,中途不得随意调整预算,确有需要调整的,要事先经过审批,严格预算执行。通过一系列的努力才能结束单位中混乱的财务管理状况。
  (四)完善事业单位的监督审计机制
  完善的监督审计机制不仅能保证事业单位内部会计内控制度的有效运行,还能保证事业单位整体的运行效率和质量。建设完善的监督审计机制,事业单位一方面要加强内部监督审计机构的建设和外部监督审计制度建设,加强监督审计机构和其他机构之间的沟通交流,以便于能够及时获取信息。另一方面要扩大监督审计部门的职权,让其参与到事业单位的日常财务工作的监督工作中去,及时对单位的运行进行监督审计。
  三、结束语
  随着会计制度的不断完善,会计内控制度在事业单位的内部控制管理制度中将占有着核心地位。现在的会计内部控制还存在有诸多问题,但这不能掩盖会计内控在事业单位发展中所发挥的重要作用。相信随着事业单位加强对会计内控的重视,和会计内控制度的不断完善,会计内控制度的作用会在不久的将来在事业单位得到完全的发挥,给事业单位的发展带来新的活力。
  参考文献
  [1]杨丹.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内部控制的强化路径分析[J].现代经济信息,2015(5):329.
  [2]陆军峰.会计电算化环境下事业单位内控的分析与研究[J].经营管理者,2016(1):220.
  [3]张巍.试析加强事业单位会计内控的方法[J].才智,2013(11):351-352.
其他文献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期刊
我国历来重视农业的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推进建设和谐社会的必然选择.农村基层领导干部的经济责任审计工作是在当前环境下,加强对基层干部职权的监督,制约他们的主要手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期刊
Chinese President Xi Jinping’s first overseas visit in 2019 consolidated China-Europe relations. Xi, French President Emmanuel Macron, German Chancellor Angela Merkel and European Commission President
期刊
期刊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经济的发展经历了农业合作化时期、人民公社时期、农村经济改革时期、新型合作化时期、新型农村集体经济时期五个时期,由此可见,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期刊
期刊
期刊
近些年随着改革教育的不断推进,初中英语的教学模式变得十分的丰富.尤其是情境教学模式在初中英语中的应用,取得了比较大的成果.但是,对于很多人来说,情境教学往往还是一个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