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生子女一代开始“负重”

来源 :读者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ollxia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


  接到电话时,正是陈扬一周中工作最忙的时候。母亲做了肠镜,结果显示是肠癌。听到这个消息后她愣了一两分钟,随后决定请假回家。几乎所有的亲戚给她打电话时都会哭,但她觉得还远没到要哭的时候。
  收拾自己和女儿的行李时,陈扬开始在心里列日程表——需要请几天假,带母亲去哪家医院就诊,回家要跟父母说什么。“因为所有的事情只能靠自己,所以没有时间崩溃,脑子特别清晰。”
  她曾在别人的故事里想象自己可能遇到这样的事情,但是“那种想象跟真实发生的时候完全不一样了”。“我们连倒班的人都没有。”
  在一家航空母舰式的医院里,父母拿着单子根本不知道往哪儿走,她领着父母去不同的诊室,做各种检查。
  母亲住院做手术,她和父亲陪床,白天姨妈过来替换父女俩。吃饭,就随便在医院门口对付一下。她那时觉得“独生子女特可怜”,“你不可能什么都行,你不可能什么都能做到”。
  把母亲接到北京治疗后,她开始往返于家与医院之间:上午照顾女儿起床穿衣,然后去医院陪母亲,赶在晚高峰前开车回家。
  晚上,她哄女儿入睡。那段时间,两岁多的女儿学会了一句话:“妈妈洗手。”因为妈妈去医院陪姥姥了,妈妈要洗手。
  “我妈以前老跟我说,妈妈可能有的时候不能帮你太多,但至少可以做到不给你增添负担。你们以后既要管孩子,又要管老人,管不过来的。”陈扬说,“但那时我知道,这个日子提前来了。”
  陈扬和丈夫都是独生子女,他们的结合被学者称为“双独家庭”。
  生活里经常一波未平一波又起。一个早晨,陈扬正在给女儿穿袜子,从丈夫口中得知婆婆前夜咳血,一瞬间,“我整个人从脖子到脚后跟都凉了”。

2


  陈扬出生的前一年,美国《新闻周刊》刊登了标题为《一大群“小皇帝”》的文章,给中国这一代娇生惯养的独生子女戴上了“小皇帝”的帽子。
  1986年,《中国作家》刊登了题为《中国的“小皇帝”》的文章,文中称独生子女“凌驾于家庭、父母及亲属之上”,“几乎无一例外地患上了‘421’综合征”。“421”是指,由4个老人、一对夫妻和一个孩子组成的家庭结构。
  1991年,陈扬5岁时,父母送她去省歌舞团学舞蹈。5年后她拥有了一台德国进口的钢琴,小学毕业跟着老师飞到三亚去参加夏令营。父亲还给她买过一辆很酷的6挡变速山地车,尽管她很少骑。陈扬的表妹很小就开始学外语、电子琴和国画——那一代父母已经很重视教育了。
  母亲生病前,陈扬对“独生子女”没有概念。她的玩伴除了同学,还有表妹们,姥姥家曾是孩子们的游乐园和食堂。
  20世纪初,一些教育家、心理学家和社会学家曾指出独生子女存在某些个性弱点。比如,胆小、谨慎、恐惧、不合群、孤僻、任性、娇气、利己、忌妒、易怒、固执、心理不稳定、社会适应能力差、性格不健全,品质、道德落伍,这些缺点被称为“独生子女综合征”。南京大学特聘教授、独生子女问题研究专家风笑天认为,如果没有非独生子女作为一种参考框架,我们就无法对独生子女的发展状况进行衡量和评价,学术界对这一问题没有形成统一的答案。
  “我爸说活着要‘向上’,‘向上’就是你要一直去期待更好的,对自己的人生有更高的要求,有一种昂扬开朗的精神状态,然后就是要快乐、平安。”陈扬说。
  陈扬身上背负着一些原本属于上一代人的梦想。母亲的理想是读人大新闻系,考了两年都没能考上,最终放弃了。“所以她就会对我有一种读名校、去北京的期待。”陈扬坦承。
  从5岁开始,陈扬的母亲就让她写日记,而且每天都会检查。陈扬读书时理科很好,考大学时特别想选理工科,但是父亲“很固执”,认为她有写作的底子,读文科至少是不会失败的选择,而且女生学理工科太苦了。

3


  除了在医院与家之间“折返跑”,母亲生病这件事儿也冲击着陈扬的观念。
  将母亲接到北京来看病后,接受多年精英教育的她做了以前从不屑于、也不会做的事。
  她给主刀大夫送礼物,发很长的情真意切的短信,每天给他们的微信运动点赞,只是希望他们不要忘记自己。
  “去做这些事情的时候,想的都是我妈,没有任何我送不出去的东西,或者我不好意思说的话,我根本不在乎去求别人了。”陈扬说。
  母亲的病情不乐观。一次会诊后,医生表示不太愿意收治。在医生的办公室,陈扬一下子就哭出来了。“我说,教授,求你救救我妈吧。我一般是不会哭着求人的,但是那一刻,那是我唯一能抓住的希望。”陈扬坦言,自己原本不想当官,也不渴望拥有特别多的财富,只想活得独立,带一点审视的眼光。“我第一次认为,一个人想要自由自在地活着真的太难了。”
  最近有一次跟朋友聊天时,她脱口而出,说自己“混得特别差”。
  “我以前根本没有这种感觉,甚至都不会用这种词。有人很轻松就能让父母享受最好的医疗条件,但我远远做不到。”陈扬说。
  母親的医药费,除去报销的部分,陈扬负担的也就两三万元。但母亲已经给了她好几次钱,还给她买了很多东西。母亲还会假装不经意地向陈扬丈夫透露,自己已经把钱给了女儿,不会让年轻的小两口负担太多。
  “我妈觉得特别对不起我,她会说,你不能好好工作,没法照顾孩子,还累成这样,你看把你为难的。”陈扬有些后悔没选一个能给自己带来更多回报的工作。或者即便选了现在这条路,也要比现在更努力,做得更好。她觉得“自己曾经所有的懒惰,所有对于享受生活的追求,都是一种浪费。在母亲的生命面前,那些所谓的独立批判、和而不同,变得有点滑稽”。   “我对父母的依恋不仅仅是害怕失去,更是一种责任。我做不到就是我无能。”陈扬曾经一直觉得自己是一匹自由驰骋的野马,现在发现“自己就是一个推粪球的屎壳郎”。

4


  “第一代独生子女已成年,许多人的父母不到50岁就进入空巢期,他们要度过长达25年左右的空巢期。”风笑天表示。
  2019年,全国政协委员、南通大学校长施卫东呼吁,国家应出台独生子女护理假政策。据不完全统计,截至目前,已有河南、福建、广西、海南等10多个省份出台了“独生子女护理假”的相关规定,假期时间在10~20天不等。
  在施卫东看来,独生子女家庭曾经为国家人口政策的顺利实施和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推行独生子女护理假政策,体现了我国政府对独生子女家庭的承诺和担当,也是對独生子女父母做出贡献的一种补偿。
  陈扬还记得双方父母的几次见面,总是会提到将来要住养老院,花自己的退休金,对于孩子“只给爱不给负担”。
  她内心不能接受父母在养老院度过晚年,但如果养老院条件非常好,父母在那里很享受,她也会同意。
  有关老年保障以及家庭养老的研究文献中,常见的一条结论是,家庭养老依然是中国社会养老的主要形式,但这种形式已经面临严峻的挑战。只有一个孩子的现实,不仅常常导致独生子女父母更早地步入且更长时间地经历“空巢”的生活,独生子女家庭还不具备中国家庭养老模式所具有的客观基础。
  母亲生病后,陈扬观察到,母亲对亲姐妹的信任和依赖有时远高于对自己的。她向母亲解释过很多次“化疗前的这个药是提升免疫力、保护细胞的”,母亲没有听进去。但是姨妈只给她讲了一次,母亲不仅听得特别仔细,还对陈扬进行“扫盲”。
  “那就是姐妹俩,你知道吗?那是特别强大、坚不可摧的感情。”陈扬说。

5


  过去几十年间,中国的平均家庭户规模从1953年的4.33人缩减为2011年的3.03人,人口自然增长率由20世纪50年代的20‰以上降至2011年的4.79‰。
  2016年1月1日,全面二孩政策施行,持续几十年的“独生子女时代”宣告结束。
  生育行为与生育意愿间总有差别。数据显示,二孩政策并没有扭转新生儿“跌跌不休”的局面。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最新数据,2019年,全国出生人口比2018年减少58万,这是全面二孩政策实施以来,我国出生人口连续3年下降。
  有学者在研究中指出,“双独夫妇”的二胎生育意愿只在30%~40%。
  陈扬在寻医问药和照顾母亲的时候,感到了孤独。“如果不考虑养孩子的成本,我愿意再生10个”,但目前考虑到抚养孩子的物质成本和付出的心力,她觉得只有一个孩子就够了。
  很多独生子女长大后才知道自己这代独生子女的“出厂设置”是“国家设定的现代化先锋”。有人说,希望能实现父母的培养心愿——“做一个对社会、对国家有用的人”,但也希望能担起对家庭的责任。
  “先是眼前的苟且,才有诗和远方。”这是母亲生病后,陈扬认可的另一个新观点。
  (应采访对象要求,陈扬为化名。)
  (杨 影摘自《中国青年报》2020年5月20日,本刊节选,李 旻图)
其他文献
如今有主見的人,全都变成“不爱旅行的人”了。喋喋不休地炫耀自己在洛杉矶或者纽约的种种见闻,或一脸陶醉地叙说自己在巴厘岛梦幻海滩上的顶级享受,这些人,只会让人觉得可笑,没见识。大家似乎渐渐觉悟了:快乐并非能跟旅行社买到。既然有钱人都开始这么想了,穷人也会很快地群起效尤。到时候,大家通通会对旅游不屑一顾——这种情形好像叫作“扩散作用”,不是吗?   唯一让人觉得还能忍受的旅游方式是,长时间停留在一个
期刊
近期,一档由5位平均年龄75岁的老人完成的节目,在年轻人中引发热议,这让人颇感意外。  数据显示,作为国内首档关注认知障碍的节目,《忘不了餐厅》的受众分布中,39岁以下的受众人数占该节目观看总人数的67%。在社交平台上搜索关键词,“爷爷奶奶”“姥姥姥爷”是绝大部分故事的主人公,年轻一代成了故事的主要讲述者。  《忘不了餐厅》烹制了一桌“精神治愈”的温情盛宴,新的话题也在持续发酵,社交平台上,与“阿
期刊
我读的高中是市里最好的高中,同学大多聪明过人、勤奋非常。第一次月考,我考了年级几十名,这对初中时几乎每次考试都拿年级第一的我来说,简直是个致命的打击。   于是我挑灯夜战,但成績只有微弱的起色。   诚然,高中的学习模式和初中时的全然不同,但回想起来,这倒是次要的,关键是我的自尊心、自信心在一次次的失利后已溃不成军。   好在,语文仍是我最擅长的科目,我的作文时常被当作范文在班级间传阅。这大
期刊
一  在云南大理白族自治州鹤庆县支教的两年里,郝琳硕走访过松桂、西邑两个镇30多个学生的家庭。跋涉在云南乡间的山路上,她偶尔会有恍惚之感,仿佛自己仍然在纽约的街头喝着咖啡,吃着三明治,姿态优雅。  第一天上课,郝琳硕穿了一身西装套裙,让学生们大为惊讶。在那之前的一个月,她还以交换生的身份在哈佛大学的校园里生活,更早是在罗切斯特大学读金融学本科。其他经历还包括在纽约瑞银公司做私人财富管理实习生,在金
期刊
独作异乡客,有时也想出个远门,走访好友。  每回一产生这般念头,我就选择在秋天出行。因为日本山多,秋风拂叶,金光清辉,令人心旷神怡。  从神户开车,乘轮渡抵达博多港,再驱车前往九州的山口县。好友说他住在山里,道路又陡又险,尽是上下坡,拐弯又急,开车危险,劝我换乘电车。于是,我照办了,准备从防府站上列车。  这是一个小站,只有几条乡村线路,大多数属于单车道,迎面对开的列车需要错车。而且,这些开往乡村
期刊
整个二月都在下雨,冷雨不断地把就要来临的春天打回去,春寒料峭,有时比冬天的严寒更令人沮丧。我坐在房间里,会想到年轻时的海明威,这样的早春冷雨,也是巴黎唯一令他觉得悲哀的时刻。他那时待在巴黎一个旅馆的顶层小房间里写作,写不下去的时候,就会坐在炉火边,剥个橘子,把橘子皮里的汁水挤在火焰上,看毕毕剥剥蹿起的蓝色火焰,然后,他会站在窗前眺望千家万户的屋顶,并对自己说:“别着急。你以前一直这样写来着,你现在
期刊
板栗园在洪庄到天桥之间,离洪庄大半里地,离天桥大概三百米。那时候,洪庄与天桥是一个生产队。板栗园里长年黑乎乎的,树都很高,很粗。树底下套种着一些豆子、油菜。早晨,南方的天光洒在板栗树头,那些新发的树叶,开始竖起一根根的小青刺。而天光,漏到地面上时,变成了一小块一小块,就像村子里那些黑白相间的狗。板栗树不结果子的时光,整个板栗园里除了孩子,很少有人来往。孩子们把这里当作天堂,甚至,他们在这里“结婚、
期刊
阅读往往先于写作。写作的冲动几乎总是由阅读引发的。在你成为作家很久之后,阅读别人写的东西,以及重读过去喜爱的书,构成了一种无法抗拒的分心,使你不能集中精力写作。分心,安慰,折磨。没错,还有灵感。  并非所有作家都承认这一点。我记得,有一次跟V.S.奈保尔谈到我喜爱的一部19世纪英国小说,我想当然地以为,他也会像我一样欣赏它,就像我所认识的每个喜欢文学的人那样。但是,他没读过这部小说,并且,当他看到
期刊
周末,看梅派弟子胡文阁的访谈,深有感触。胡文阁年轻时,梅葆玖先生向他亲传梅派男旦在唱腔、念白、姿态上清雅端庄、灵动深情的特质。每天,师徒俩对着一面墙那么大的镜子练功,一招一式、一颦一笑、一字一句,梅先生都为胡文阁逐一点拨。  《贵妃醉酒》为何能成为梅派的代表性剧目,感动一代又一代的戏迷?原因可能有两个:第一,演贵妃的是男子,他演女人不会照搬原生态的生活体验,而必须通过观察、提炼、去芜存菁,所以,贵
期刊
1954年之前,在4分钟以内跑完1英里(约合1.6千米),被认为是不可能发生在人类身上的事。不论是医生的推断,还是生理学家的实验,都判定4分钟跑完1英里已经是人体机能的极限。  各大赛事上的选手们,也不斷证实着这个观点。他们像被下了诅咒一样,有人最好的成绩停留在4分2秒,有人甚至跑出过4分1秒,但始终没人能突破4分钟大关。  罗杰·班尼斯特站出来说,我觉得跑进4分钟不是不可能的,我证明给你们看。当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