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味人间》:文化认同视角下中国饮食纪录片的跨文化传播

来源 :中国广播电视学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agle_198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饮食是人类共同的需要,以饮食为题材的纪录片容易引发受众的共鸣,产生文化认同感.《风味人间》纪录片以全球视野来表达美食文化,讲究视听艺术和跨文化传播策略,注重剧本的故事性,挖掘人类饮食文化的核心价值,并从不同的视角来表现不同区域的人们在饮食上的共通之处,视听语言上的“不谋而合”、他者叙述中的自我照见、灵魂深处的悸动在饮食层面建构起文化认同,视听层、故事层、文化层相互印证、共同言说,成功实现了跨文化沟通.
其他文献
伴随着数字技术的迭代发展,以数字媒体、互联网+、社交网络、移动传媒等为代表的新兴媒体不断涌现并相互融合.在全媒体时代,各种新兴媒体重塑了传统媒体的传播模式,即时传播与互动、海量传输成为新的发展趋势.在此时代背景下,如何实现传统行业的创新发展、如何有效应对全媒体时代的变革与挑战,已然成为各行业必须思考和解决的问题,而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也不例外.加强全媒体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问题的研究,不仅是落实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必然要求,也是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必然趋势,顺应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创新
期刊
随着现代互联网技术以及数字通讯技术的快速发展,社会舆论主流阵地正从传统媒体形式向以网络平台、微博、微信、客户端等为主的新型媒体形式转变.新媒体改变了传统的信息传播方式,实现了信息传播的大众化、高效化和去中心化.新媒体虽然重塑并优化了信息传播与交流形式,但因其存在信息过滤机制不健全、易受资本逐利性影响等弱点,也极易出现低俗、暴力、伪科学等不良倾向,必然会影响新媒体舆论场的健康发展,因此,在新媒体舆论治理中,凸显重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性.
期刊
新媒体时代的短视频推动了知识的普惠.本文以三大平台的知识类短视频为研究对象,梳理短视频的传播现状,依托费尔克拉夫的话语观,分析了知识类短视频话语的民主化、商业化和技术化的属性以及所催生出短视频特有的话语模式和叙事方式,并对其话语叙事特征的流变做了预期分析,以期更好地推动知识传播的良性循环.
由于内容表达的题中之义,历史文化纪录片往往会特别关注历史遗址、典型文物、古代建筑等各种物质留存,并借助于它们作为文化表意符号来传递相应的特质与气度,呈现出历史的韵味与沧桑.历史文化纪录片里的各种物质留存,在时间、空间与情绪方面,一般都有丰富的内蕴意象及很好的表征效果,可以帮助纪录片进行更真实的历史表述,完成更合理的历史阐释.因此,以空间意象表征为切入点,不失为是研究历史文化纪录片的一种新途径.
新媒体平台及其App应用的蓬勃发展以及直播技术的普及应用,使有声语言传播呈现出前所 未有的变化.本文从三个方面阐述在新媒体背景下,有声语言传播主体在新呈现、新构成、新应对上体现的新特征和新变化.有声语言的传播目的不再局限于信息的发布和传播,也不局限于个人思想感情的直接交流,有声语言传播具有了商业化目的和个人思想情感的公开宣泄作用.一方面,有声语言传播方式从人际传播向大众传播转变;另一方面,人工智能语音扩大了有声语言传播的主体构成.
推动广播电视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所在,是必须建设一支规模宏大、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人才队伍.随着媒体融合发展进程的加快,省级广播电视媒体基本形成了兼具广播、电视、报纸、杂志等传统媒介形态以及新闻客户端、新闻网站、微博、微信等新媒体平台矩阵的现代传播架构.面对全媒体时代的形势要求和“智慧广电”的发展需要,省级广播电视媒体应当积极应对挑战,通过打造新机制、建构新组织、培育新动能,建设一支适应媒体新业态的全媒体新闻队伍,为拓展广播电视发展新空间,牢牢掌握宣传舆论主导权,夯实人才基础.
《我在故宫修文物》的网络热播反映出纪录片在“互联网+”语境下呈现出了新的发展态势,应以整个时代发展的大背景为参考,对纪录片创作、传播再到受众的传播链条去评价分析,重新审视纪录片的发展态势.
脱贫攻坚是一场全社会广泛参与的伟大战役.在脱贫攻坚收官之年,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推出系列纪录片《2020我们的脱贫故事》,讲述基层扶贫脱贫的感人故事.该片摄制组深入怒江峡谷、西藏墨脱等深度贫困地区,定期跟踪与蹲点观察,依据现实主义创作原则,客观记录基层脱贫之路,为我国实现近亿人脱贫这一伟大历史事件留下了宝贵的影像档案,呈现出脱贫攻坚传播新样态,为未来纪录片制作提供了新的思路.
长期以来,我国国际话语空间的拓展面临严重挑战.利用西方修辞实践中各种传统和规范来改进中国的对外传播,是争夺国际话语权的重要尝试.作为中国对外传播里程碑式的事件,CGTN反恐纪录片《巍巍天山》播出后受到广泛关注,在海外引发强烈反响的同时,也收获国内观众的积极评价,实现了内宣外宣的一体化.本文以修辞情景理论为基础,从紧急状态、听众和制约因素三个相互交织的关系出发,分析该片所使用的修辞情景策略.
城市广电传媒,作为一个城市意识形态的重要阵地、舆论宣传的主流平台、文化产业的中坚力量,是一个地区政治、经济、文化等发展水平的综合体现,其地位、职责、价值殊为重要.“十四五”期间如何发展,各城市台均会按照中央关于媒体融合发展的大政方针,在地方党委政府的总体规划导向下各展身手、各显神通.本文试图从城市台的发展历史及其启示、国家战略与城市导向、新型主流媒体建设的样本模式几个方面,作一些思考与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