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年是绽放于心的最美的花——《城南旧事》阅读体会

来源 :速读·中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cb263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首美丽的歌谣《送别》曾伴随着我童年远去的足音,在一次次离别之际,给过我无限感动。可我从来不知道这凄美动人的歌声背后还有一段《城南旧事》,不知道有一位名叫林海音的女作家深怀着新旧时代交杂的那份感伤,以童年的记忆写下了20世纪20年代北平城南的人情风物,世态炎凉。
  林海音,被称为台湾文学的“祖母级人物”,是台湾女性文学最重要的奠基人,在20世纪的台湾文学史上,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也为这一时期的中国文学发展做出了重大的贡献。她自成一派,开创了小说艺术的独特风格。而带有浓郁自传色彩和乡土风情的《城南旧事》就是林海音将社会的蜕变、时代的变迁透过自己悲戚、酸楚的命运来表现的。
  京华古都的城垛颓垣,残阳驼铃,闹市僻巷,如一首淡雅而又含蓄的诗一般,缓缓流水,缓缓人群,缓缓岁月,一切都那样有条不紊。一个又一个温馨却环着淡淡悲伤的故事,像清泉,像蜡烛,又像芳香,慢慢深入心中,又慢慢融化,回散开来……打开书,四周便安静了,在古巷中无忧无虑的玩耍,在安惠馆玩着过家家,与妞儿唱着欢快的童谣。我喜欢这本书,它看起来那么自然,清新,通过一个个场景,把带着人间温暖的风吹遍了每一个角落,也吹进了我的心灵。
  不得不承认,读《城南旧事》时,我的内心是沉重的,毕竟那是一个令人伤感的时代。因为深爱着的会被抛弃;值得怜悯与同情的会被世俗的眼光所鄙夷;年仅12岁的孩子要因为生离死别而努力摆脱自身的童稚,负起生活的责任,挑起家庭的重担……然而,不得不说的是,看《城南旧事》时心头又会漾起一丝丝的温暖:因为失散六年的母女最终竟又重逢;因为已经被生活压弯了腰的青年,会和一个天真的小姑娘许下“我们看海去”的美丽约定;因为所谓“门不当户不对”的两个年轻人在那样的年代可以最终走到一起;因为英子在爸爸的花儿落了的时候,至少已经记住了爸爸说过的话——不要怕,无论多么困难的事,只要硬着头皮去做,就闯过去了……英子心中坚强成长的责任封锁了这段失去亲人记忆,告别了这段天真童趣的岁月。童年也永远埋藏在这些记忆深处。
  英子在城南的旧事,好似一场梦,夹杂了许多泪与欢笑,可是我们的童年也丝毫不比她逊色呀!细细回忆,小时候的光阴总是那么慢,每一次畅游的时光总是那么快乐——第一次去动物园,第一次上幼儿园,第一次考一百分,第一次同学聚会,第一次细看母亲脸上的细纹,那么多第一次,那么多记忆,也被什么掩去了吗?那颗童心,那颗永远快乐的童心,现在又去了哪里?童年,我们都正在拥有着,而未来也正等着我們去创造,就算有一天童年逝去了,它也不会从我们的心灵中离开。因为我们的童心是不会改变的。
  林海音就是一个一直用童心生活的人,她在书中曾说:“我对自己说,把他们写下来吧,让实际的童年过去,心中的童年永存下来.”正是因为有着对童年的回忆,她写下了这本书,将心底无尽的敬意致予那最美好的童年。在她快去世时,她还经常唱儿歌,流露出孩子般的纯真。”
  我们的童年会有太多太多的心酸,太多太多的美好与纯真。他们都将在生活的变迁中,离我们远行。我很感谢英子,感谢她让我追忆无忧无虑的童年。感谢她让我明白,人生最重要的不是“未得到”,而是“已失去”。
  现在的我们,沉浸在了科技带给我们的种种“好处”之中,却忘了童年,忘了友谊,更忘了用一颗乐观善良的心去面对世界,只是把自己封闭在自己狭小空间里,不打开窗户看看明媚的阳光,不打开门走进别人的内心。独立、自私,不去敞开心扉接纳别人,那样警惕小心,不流露真情。在浑然不觉中,我们离童年,离朋友,离欢乐越来越远,没有了一颗温暖的心。
  所以,让我们去读一读《城南旧事》,体会世间的种种温情,种种冷暖,把自己变得更接近生活,更接近他人,用微笑和乐观面对挫折与阻碍,用善良迎接明日的阳光。
  温暖的午后,沉静的一个人缓缓翻着《城南旧事》,泪水却不由地涌上眼眶,心里激荡着的,是那一份对童年的留恋与不舍。缅怀我们即将逝去的美好岁月吧,“童年啊,是梦中的真,是真中的梦,是回忆时含泪的微笑。”童年的那份纯与美,将永远沉淀在我的心中,印在我深深的脑海。
其他文献
摘 要:观察当前教育界的古诗教学,可以发现,很多教师只是做一番文言文的翻译解释工作草草完事,没有从诗意上作更多的品读欣赏,学生根本无从感知古诗的韵味和魅力,富有情趣美感的诗歌精华,在课堂上却成了索然寡味的毫无生命气息的东西,这是诗歌教学的失败,也是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损失。笔者觉得古诗教学要引领学生从单纯的理解,走向品读诗意美感,从而感受到其中的生命气息。  关键词:古诗教学;生命气息  一、以
期刊
摘 要:藏传佛教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藏族传统文化的精髓,也是藏族文化旅游资源中最宝贵的财富,是藏区旅游的特色和优势所在。甘南藏区地处青藏高原东北边缘,南与四川阿坝州相连,西南与青海黄南州接壤,位于中国甘肃省南部。这里旅游资源丰富,有著名的拉卜楞寺等。本文以甘南藏区为背景,从理念、思路、资料、设计等诸多方面对藏传佛教文化旅游做了新的探讨,提出了富有创新性的观点和独到的见解。  关键词:甘南藏区;藏
期刊
摘 要:林黛玉是古典名著《红楼梦》中的女主角,《林黛玉进贾府》选自《红楼梦》第三回,收录在北京市中职教材中,由于课文篇幅较长,所以就需要教师灵活取舍教材,本文以林黛玉为例,谈谈教师授课过程中如何撷取重点句子分析林黛玉性格特点的。  关键词:中职语文;林黛玉;性格分析  《红楼梦》是中国古典文学宝库里的珍品,《林黛玉进贾府》是中等职业教育课程改革国家规划新教材(基础模块)下册第三单元的一篇课文,本文
期刊
摘 要:在多元化的时代下,外国的艺术已然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中国的音乐剧虽然发展时间稍短,但是后劲很大,潜力无限。当前音乐剧作为舶来品,在岁月的冲刷下逐步体现了积极的社会内涵与现实意义。文章简要探讨了音乐剧《猫》的由来,在百老汇多次演出的原因,最后通过《猫》分析了我国的原创音乐剧的未来走向,并提出了几点建议。  关键词:猫;原创;音乐剧  音乐剧的发展是从美国百老汇开始并逐步向世界各地传播的,而后
期刊
摘 要:在当今全球化背景下,人们都在全球范围内寻求资源的最佳配置,作为高等教育重要组成部分的学者亦是如此。而另一方面,高校也在不断吸引高等人才的加入以增强自身的竞争力。在这样的前提下,学者跨国流动成为了这个时代鲜明的特点。本文对于学者跨国流动的现状进行了简要的介绍,着重分析了其特点。并通过文化间性的视角对学者跨国流动背后深层次的原因进行了简要概述。  关键词:高等教育;学者;跨国流动;文化间性  
期刊
摘 要:快乐学习法不是一种技术,而是塑造一种安全、放松、快乐的学习氛围,消除学生犯错就要受惩罚的恐惧,用更具有人性化和个性化的心态去对待和帮助孩子的学习。本文结合笔者的教学经验,浅谈一点关于快乐学习法的思考。  关键词:快乐学习;环境;热情  1创造轻松学习环境,激发学习兴趣  一个好的学习环境对孩子的成长、性格、心理发展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现在有好多学生要么不学习,要么死学习,学习对他们来说是
一、背景材料  新学期刚开学不久,我在自己任教的二年级段里上技巧前滚翻课。新生们第一次接触技巧项目,显得异常兴奋,为了进一步提高同学们对本课的兴趣,以及贯彻新课标发展学生主动性和探索意识的理念,我先让同学们每人思考一个动作,然后在垫子上向同学们展示,结果同学们想出来的动作很多,但做出来的质量不是很好.我接着说:“来,老师也想出了一个动作,给大家展示一下,表演好的话我们一起来学。”我便做了一个前滚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