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云

来源 :作文与考试·初中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zjk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千古英雄事,事事下酒;万里江河浪,浪浪随风。
  小时候,第一次认识《三国演义》,是因为赵子龙。那时候家里有一本彩色注音版的《三国》,妈妈会和我翻着书(自然,我那时不大认字),给我讲上面的故事。子龙救主,七进七出长坂坡,单枪匹马歼敌百十,最终脱出重围,而幼主尚在睡梦中,未曾惊醒。长坂坡那个神勇而无可匹敌的身影,是我对《三国演义》的第一印象。
  稍长,到小学高年级,读了《三国演义》原著。我对于它的理解,不再只是浮于传奇故事,开始有了稍微深层的思考。那时候也学了些“阅读理解”,于是乎开始分析人物形象。刘备在小说中被塑造为一个仁厚的君子,是故天下义士都来投奔他;曹操则是唱白脸的,“宁教我负天下人,不教天下人负我”。民心向背,由此得见,这是在宣扬“仁”。关羽过五关斩六将,千里走单骑,这是在宣扬“义”。徐庶进曹营一言不发,这是在宣扬“忠”。诸葛亮运筹帷幄之内,决胜千里之外,巧借东风火烧赤壁,这是在宣扬“智”……那时候在我看来,《三国》就是一本为人处世的范本,仁义礼智信都在里面了。
  后来,再读《三国》,有了更深刻的感受。倘若打开前面半本翻一翻——桃园结义,三英战吕布,温酒斩华雄,千里走单骑,官渡之战,三顾茅庐,火烧新野,舌战群儒,草船借箭,火烧赤壁……烂漫瑰丽,仿佛一卷千里江山社稷的图景,在面前徐徐地展开;又像一幕史诗歌剧,正要上演;更似一盘千古奇局,正要被接下来落下的一粒棋子所解开……酒浆已经备好,琵琶弦在飞颤,战鼓的声音惊动了天地,黄沙在战场上狂舞。一时间多少英雄豪杰,叱咤风云,逐鹿中原。
  但是,翻开后面半本呢?公瑾气杀,曹操命休,云长败走,翼德被刺,玄德托孤,孔明五丈原归天!唉!这出戏落幕了,戏台上落下来几只燕雀;这宴席该散了,桌子上杯盘狼藉;这盘棋也下完了,大概没有人会复盘吧?那个属于英雄的角声满天、风云变幻的传奇时代,悄悄地,像一块炭烧完了慢慢变冷变暗一样,走远了,只留下一首婉转悠长的引人遐思的歌。
  诸葛亮出山的时候,大概不会想到这会成为千百年后老人们茶余饭后讲给孙辈听的故事吧?子龙救主的时候,大概不会想到很久以后的人们会对此津津乐道吧?曹操弃袍割须的时候,大概更不会想到几百年后有个叫罗贯中的小子把这当成个笑话写进书里吧?
  当年的风云,那些气壮山河的战歌,很久以后变成了叫做“历史”的东西。王谢家的燕儿飞进我家屋檐底下,也只道是平常。
  千古兴亡,百年悲笑,一时登览。当我坐在窗前,凉风吹拂,一本《三国》,盈盈在握,有时会微微地阖一阖眼,凝神谛听,仿佛能够听见战鼓和号角闷闷地从岁月的长流中滚滚而来,时代的狂饮高唱、浅酌低吟像碎片似的闪过去;又仿佛在历史的大草原上走著,忽然发现一朵小花,采撷起来,一抬头,千万朵时代的花在历史的草地里若隐若现……
  睁开眼,风轻轻地牵着窗帘。
  一阖眼的功夫,原来已经流过去千年了。
  ‖云南大学附属中学一二一校区
  一本《三国演义》,一页激荡的历史,随着年龄的增长,小作者从中看出了不同的内涵。
  小时候看《三国》,看的是杀伐征战的热闹,赵子龙单枪匹马七进七出长坂坡,英雄人物的传奇是孩童眼中最华彩的梦。小学时看《三国》,多了深层的思考,刘备之仁,关羽之义,曹操之奸诈,孔明之谋略……逐渐体会了书中的处世之本。中学读《三国》,又多了更深刻的感受。在每个耳熟能详的典故背后,小作者看到的已不再是简单的故事,而是一幕史诗正在缓缓拉开大幕,一个属于英雄的角声满天、风云变幻的传奇时代展开了历史画卷,奏响了属于他们的铁马战歌,转眼间,“王谢家的燕儿飞进我家屋檐底下,也只道是平常”,而这一切,正是“历史”的真实面目。
  从一本书中读懂那段苍凉悲壮的历史,千年一叹,白云苍狗。正如《三国演义》开篇词所说:一壶浊酒喜相逢,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适用文题】一书一世界;解读名著;沉醉于历史当中……(小风)
其他文献
【模拟金题】  大千世界,芸芸众生,每个人来到这个世界都是独一无二的。你有你的性格,我有我的爱好……但就是你我的不同造就了这个多彩的世界。你可以和我不同,你必须和我不同,因为你要活出自己的精彩!  以上文字给了你生命的联想和感悟,请以“_________可以不同”为题目,写一篇记叙文或议论文。  【思路导引】  从材料来看,这种不同是被允许的,而且是必须的,因为不同,才能精彩。因此,文章的立意必须
稻田萧瑟在秋风的波澜中,低平楼院上空的一缕炊烟,道不出沧桑一生的孤独。  她满鬓灰白,目浊耳朽,佝偻的身躯在残余的年月中一点一点衰竭枯朽——我的曾祖母如今已有96岁了,她的人生离终点还有多长?我不知道,也许堂前昏黄的白炽灯知道,也许院中斑驳的水缸知道,也许前厅门楣上筑巢的燕子知道……  又一次与父亲回老家看望曾祖母。  推开沟壑满目的棕木色大门,伴随着木轴发出的无力呻吟,褪了色的红菱砖、青石墙,映
2020年10月17日,著名化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武汉大学教授张俐娜,因病医治无效,在武汉逝世,享年80岁。  1985年,已经回到母校武汉大学的张俐娜,前往日本大阪大学做客座研究员,从事高分子溶液理论研究,从此深耕天然高分子及高分子物理领域。  “改革开放初,我到日本留学,看到日本那么发达,生活水平那么高,我就想,我一定要好好学习,然后让我们自己的国家也像人家发达国家那样。”回国后,张俐娜和丈
未经凝视的世界毫无意义。  一块丑石,一盆文竹,一只云雀,一棵小桃树,一场晚雨,一片荒野地……世间万物在贾平凹先生的深情凝视中,都变得有情有味,有理有趣。  《桌面》,同样如此。  文章开门见山,“我家书桌的面儿,是一块树的囫囵的横截板,什么也没有染,只刷了一层亮亮的清漆,原木本色的。”  一棵树,一块板,做成书桌,完成生命形态的转变,依然保持朴素、原始的面目,以真诚示人。它默默地陪伴主人读书和写
旧照片  我喜欢,趁着夜深人静时,偷偷翻出影集,庄重地摊开,迎着台灯折射出的使人晕眩的光芒。我格外爱抚摸那些发黄的老照片,每每一抚摸,照片便活了过来,看见照片上的笑容,心里也欢快地唱起了歌。回忆起过去美好的岁月,从出生到学会走路,从会叫爸爸妈妈到第一次吃糖……各种各样温馨的片段都来源于这些旧照片,虽然陈旧粗糙,但却让人舒心,叫人快乐。也许“旧”物不如新事物有趣,但“旧”却能给我一份别人给不了的安定
谦让行为作为一种亲社会行为,是幼儿社会性发展研究领域中的一个重要课题。然而,基于对以往文献的回顾与分析,我们发现,我国学者对于幼儿谦让行为的研究力度相对薄弱:以往文献中与幼儿谦让行为相关的文献只有14篇,研究内容主要集中在幼儿谦让行为的意义与价值、现状与必要性、发展与培养等方面,对其他方面如现实中的幼儿谦让行为的具体表现与稳定性特征,幼儿谦让行为背后的社会化动因等很少涉及。为此,我们尝试对发生在幼
【2021年中考作文备考金题】  阅读下面的材料,从中选择一个角度构思立意,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可叙述经历,可抒发情感,可发表议论。  在电视综艺节目“很高兴认识你中”,夜幕下篝火旁,一个女子轻声问另一个女子:“你觉得最幸福的时刻是什么?”“哦,太多了。吃东西的时候我觉得很幸福,听音乐的时候我觉得很幸福,烤火的时候我也觉得很幸福,闻草香的时候我也觉得很幸福,睡觉的时候,就是当你完全躺倒那一下(放
常言道:“一砖一瓦皆是诗,一草一木总关情。”诚如斯言,生活中,即使是道路旁一株毫不起眼的矮木丛,或是苍穹上一片随处可见的白云朵,都是这大世界给予我们宝贵的精神财富。为了找寻生活的美好,领悟世界的真谛,我转过山头,再次踏上了那条静谧的、近乎废弃的小道。  脚下踏着的石板冰凉透彻,表面上缀有点点青苔,倒与道路旁疯狂生长的野草相映成趣。沿着这陡峭而深沉的石板小路向上走,只见一棵棵苍劲的古松散布在路的两侧
屋外,闪电像一把利剑撕破云层,劈向大地,暴雨倾盆。屋内一片漆黑,停电了。第一次意识到黑夜的可怖,恐惧像滔滔洪水,将我吞噬。2020年是特殊的,新冠病毒肆虐,疫情期间,我像关在笼中的小鸟一样失去了自由,在这风雨交加的漆黑夜晚期盼着光明、陪伴和自由。  心里默默祈祷父母快回来,一边伸出颤抖的手,摸到蜡烛和打火机。赶紧将它点亮,“啪!”周围的一切都明亮了,蜡烛在夜的底色上,刷上了一层明晃晃的黄色。我长嘘
《纽约时报》有一则报道:《神秘的纽约一分钟:列车延时是有意为之》。驶离纽约的列车每天大约900辆,但都比时刻表晚1分钟出发。如果时刻表上说8:14,那么这辆列车实际8:15离开,如果是12:48发车的,实际上是12:49离开。  大多数乘客不知道的是已经有人为他们预留了1分钟。换句话说,如果你认为只剩1分钟去赶那辆车,那么,请放松,你还有2分钟。交通公司的工作人员说:“这魔幻1分钟,是为了给那些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