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幼儿自由活动的思考

来源 :少儿科学周刊·教育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xhain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教育活动过程中,享受自由是幼儿的权利,从某种意义上说,自由既是教育的手段,又是教育的目的,给幼儿以自由,是为了更好地促进幼儿的发展,而幼儿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自由精神与意识的确立,当然,这是一个长期渐进的过程,但作为幼儿教育工作者必须具有发展幼儿自由精神和意志的意识和策略。
  然而,在现实的教育过程中,由于认识上的误区,一些教师在对待幼儿的活动中的自由问题上,存在着诸多值得我们反思的问题:
  一、活动中的自由缺少教育目标的导向
  当今,为幼儿“松绑”给幼儿以活动的自由,似乎已经成为教师日常的教育观念。但实际的情况是,不少教师常常被“自由”的表象所迷惑,总觉得“自由”就是教师少加干涉,让幼儿按照自己的意愿去做自己喜欢的事,在散步时,我们班的幼儿发现了一只毛毛虫在地上爬着,许多幼儿都被毛毛虫吸引住了,我为了尊重幼儿的意愿,保护他们的好奇心,没有提出任何要求,任小朋友自由观看,结果场面一片混乱,最终把毛毛虫给踩死了。可以想象,经过刚才的一阵嘻闹,活动的效果可想而知的,表面上老师给了幼儿活动的自由,但缺少了目标意识的约束,教育的价值不是什么?伊。谢。科恩曾说:“如果我们在沙漠中解放一个人,而那个人无所追求,他的自由有什么价值?自由必须有目标,行动才能有意义,幼儿教育又何尝不是如此。
  二、环境中的自由缺失教育价值的赋予
  幼儿的活动和认识在自身与周围环境交互作用的过程中逐步得到调整,扩展和深化的,可见,创设自由宽松的探索性环境对幼儿发展是何等的重要,应该说,在活动环境的创设中,不少的幼儿园给幼儿创造了自由选择,主动活动的机会与条件,但对环境应实现什么目标,如何发挥应有的效用,还存大较大的盲目性,比如,各种活动区域中活动材料的投放缺乏科学的指导,随意性大,想做什么就做什么,或看到别人做什么就做什么,有些操作材料单调且反复使用。幼儿早就失去了兴趣,有些教师不管材料投放的层次性,把各种操作材料一股脑儿地全摆出来,使幼儿在操作时无所适从,甚至无目的摆弄,争抢,反而影响了幼儿对材料的感知和操作,环境缺失了价值,这对幼儿的自由有何等价值?
  三、实施中的自由缺乏教育指导的策略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明确提出了要给幼儿提供自由活动的机会。支持幼儿自主地选择,计划活动,提供幼儿自由表现,自由表达和创的机会,然而,值得注意的是很多教师知道创设幼儿自由学习空间的重要,但究竟如何实施却心中无数,很难把握一个“度”,比如,有的教师认为,强调纪律的约束就会限制幼儿的自由,因此在日常活动中,尤其在幼儿自由游戏中。放任自流的现象时有产生,幼儿的规则意识浅簿,而对于该如何来帮幼儿建立发展性常规,却知之甚少,缺乏应对的教育策略。
  由此可见,幼儿教育活动中的自由是一把双刃剑,既可能推动和促进幼儿的成长与发展,也可能妨碍和影响幼儿的成长与发展,关键是我们的幼教工作者该如何科学地把握,使之发挥积极的作用,为此,我们需要在实际工作中不断地进行研究与探索。
  1、正确把握自由的本质内涵
  给幼儿自由是允许幼儿在活动中自由参与,允许幼儿将内在的信息与外在的信息广泛交流,享受思想和操作的自由,但这种自由不等于放纵,而是一一定规则基础上的自主,也只有在一定的规范下,幼儿才能有序地,有效地进行瞬息万变由的学习和活动。
  2、充分发挥环境的暗示作用
  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但这“规矩”该如何建立,则是一门学问,作为教师,帮助幼儿建立良好的常规,应避免不必要的管理行为,善于运用环球的暗示作用,通过环境发挥“说话”的功能。
  3、不断提高教师技能
  幼儿需要宽松的环境,自主的活动,自由的表达。但如果离开了老师的引导,这种“自由”就有可能变成一种无序的,盲目的,原因的活动。因此提高教师的教育技能显得成为得尤为得要,比如,主囝处理好幼儿自由与养成良好的规则意识的关系,教师在赋予幼儿自由的同时,要以一定的规则来约束幼儿的行为,逐步发展幼儿的规则意识和能力,其次,教师要尊重幼儿个性发展,允许幼儿参与规则的建立,和幼儿共同建立发展性常规,同时教师要时刻关注幼儿在活动中的表现,对出现的问题,要及时给予幼儿支持性的指导等等。才能将外在的要求和规则逐步“内化”为幼儿自觉的要求,逐渐实现幼儿的自律、自控和自主,达到真正意义上的自由。
其他文献
电网的有效规划设计对于自身的健康有序发展有着极为重要价值,但是受到缺乏统一性的影响,各类标准过于分散,使得电网规划设计标准化工作困难重重.基于此,本文就将重点对其标
随着互联网、泛在通讯技术及移动应用的快速发展,社交媒体已成为人们交流、沟通使用最广泛的工具。社交媒体用户在我国城市居民中的占比达50.9%,其中每月活跃用户的微信数量总数
学生是课堂教学中的主体,即以学生为本,发挥学生的学习潜能;学生是课堂学习中的主人,在课堂教学中,学生主动参与学习过程、实践过程,教师的作用则是隐性的,是为学生的学习服务的。在课堂教学中,应积极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师教的主体是学生,学生是一个有思想、有能力、有意志的真正的独立的主体,他的发展是动态的而不是静态的。他的学习过程是一种潜能的存在,教师要全面发展他们,就需要改变旧的教学理念,实施新课程课
成人高校的系级教学档案管理工作,是学校教学工作的基层工作之一。它与普通高校的系级教学档案相比,有自己的特点和模式。成人高校系级教学档案主要分为三大类:教学管理类、教师
【摘 要】: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城乡结合部学生有着乡村学小学生的朴实和城市学校小学生的“时尚”。个体差异性较大,加上小学生主要的思维模式是以形象直观思维为主。相比应用数学而言,纯粹数学的教学将数学课堂变得枯燥乏味,因此培养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迫在眉睫,通过提升教师自身的素养、开展多种形式的教学活动、采取符合学情的激励机制、分享课外数学小读物等方法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在教学信息化的过程中遇到的一个突出困难是对数学公式等半结构化数据难以直接处理,导致以教学为核心的各种应用系统的功能受到限制,现有的对此问题的解决方法也存在难以在线
在室内环境中,卫星信号被墙面、金属物体等遮挡吸收导致行人定位失效,而航位推算算法因无需卫星信号、定位成本较低被用于行人定位。但是,传统的航位推算无法消除定位的累计
本文以校园暴力为研究对象,对校园暴力发生的原因进行了具体而深入的分析,提出从法律的角度加强对校园暴力的打击和规避对策,为学校和广大学生营造一个快乐、安全的学习环境.
《文选音决》有近100条属于非一般性质的注音,姑谓之“异音”。这些异音虽不宜作为系联《音决》声韵系统的材料,但于《文选》的校读却有不可低估的价值。可以利用这些“异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