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赛亚·伯林的“现代性”

来源 :求是学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eio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从价值多元论和反启蒙立场出发,以赛亚.伯林拒斥现代性。在他看来,启蒙的理性主义一元论必然导致吊诡的现代性:一种经由理性思考的现代性构想只有依靠非理性的方式才能实现。然而,作为自由主义思想家,以赛亚.伯林并不否认启蒙的影响。他承认启蒙之后,人类必然要脱离传统社会而进入一个"新时代"。自发性、多元性是这个"新时代"最基本的"现代性"特征。
其他文献
去东北已经不下十来次了,由于投缘吧,对于这片黑土地豪爽大气的风土人情总是有一种特别的亲近感,记得有一次离开时我说了句发自肺腑的话:"我爱东北人!"在东北的几所高校中有一帮同道兄弟,在几个重要的学术刊物中也是朋友一堆,都是一年半载不见面就想得慌的交情。
人力资源管理是高校管理类学科中重要的专业核心课程,人力资源管理课程的教学改革对于培养适应市场经济的复合型人才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本文从人力资源管理教学改革的必要性
摘 要:明代中叶常州人顾应祥提出的土地应该被允许自由流动的思想及与之相关的德治政府论是明代思想史界的一股清流。顾应祥认为,人之本性彼此各异,在生产劳动上的投入与产出所得也必然不同。对此,国家不该用制度限制或政策约束,强求百姓财产均平。为此,他既反对明初恢复井田制的呼声,也不同意丘濬的“配丁田法”。结合明代中叶田土兼并的情状可知,顾应祥之说,实质是面对田土受强权左右而无法正常流动的现实,精于儒学之道
通过对分布式流媒体推送系统的组成和原理分析,研究其网络三层架构,提出满电信网络要求的几个关键建设目标,其技术优势能够更好提高网络效益。
犯罪行为和地理因素有着密切的联系,因而犯罪现象的空间发生.分布等往往表现出一定的区域规律。本文运用主成分分析,聚类分析等多元统计方法对犯罪数据进行分析,得出了较为合理的
一、环境美学在西方的起源在20世纪的最后三十年间,对环境美学的兴趣开始出现在西方学者之中。许多因素共同促成了这一兴趣:对自然界美的事物的重新认知,对融入自然的各种活动
我们在阅读一部作品的内容之前常常就已经知道了作者和标题。知道作者是谁,在阅读的过程中我们就清楚是谁在对我们说话,而标题则是作者所说的第一句话,常常也是主旨的凝练表
归有光是清代文学评论中的焦点人物,其形象在清代学者的批评总结中完成了“经典化”的历程。清人对归有光的讨论大致延续钱谦益与王夫之的批评理路展开,重点关注了归有光文章
俄(苏)和中国的科学哲学同属马克思主义传统,但各有特点。俄(苏)科学哲学的基础是苏联时期的自然科学哲学问题研究,20世纪60年代发生的“认识论转向”促成了俄(苏)科学哲学的兴起。中
阐述了灌渠的断面设计,通过人和东灌渠断面水力计算的实例,更好地了解灌渠设计的步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