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史姓党”“党史为党”“党史党管”——百年党史与党的党史研究工作

来源 :江海学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unlian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回顾和总结党史,百年来党的党史研究工作有一个基本的历史事实和历史逻辑是显而易见的:中共成立后不久即发轫的党的党史研究,其主流是中共自身及其领导和影响下的秉持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的相关学者所推动和从事的党史研究和党史学习教育宣传,其意旨和目的 非常明确,就是为党存史立传、为党撰修“红色家谱”,就是为党的革命合法性和执政合法性以及巩固党的永续执政地位提供学理和法理的基础和支撑,就是为党的自身建设、党的事业和党的中心工作服务,就是为党记录历史实践和总结历史经验以达到“赓续传统、振奋精神”“明辨是非、统一思想”以及“以史鉴今、资政育人”之“教科书”“营养剂”“清醒剂”的现实功用.所以,必须坚持“党史姓党”“党史为党”“党史党管”的根本原则.
其他文献
公共行政体制伦理属于公共行政伦理体系中的制度伦理.公共行政体制是公共行政系统的骨架,其伦理维度是否坚实、丰富,直接决定着公共行政系统伦理关系的好坏和道德水平的高低.但在已有的公共行政伦理研究中,公共行政体制伦理的建构并没有得到充分的重视.公共行政体制伦理因其对整个公共行政伦理的统摄决定、植入渗透、贯穿融入、标识对照而具有基准性功能;完整严谨的公共行政体制伦理必然是由政党伦理、政治伦理统领,并且与公共行政组织伦理、公职人员个体伦理相联结的多层次结构;建构公共行政体制伦理必须以行动着的公民为出发点,遵循人道主
库恩对规范性的理解不同于传统科学哲学,他认为描述性的实然陈述与规范性的应然陈述之间是“彼此纠缠,难分难解”的.虽然范式在常规科学时期和科学革命期间都有较为明显和确定的规范性作用,但这种规范性作用是依赖于范式并因范式的改变而变化的,是科学家群体在科学研究实践活动中形成的共识,是范式实践规训的结果.因而,范式的规范性是开放的、有弹性的,只起到一种地图及其指南的作用,而不是标准统一的、确定不变的规则的作用.库恩范式规范性的实质及其表现出的革命性颠覆了传统科学哲学严格规范性要求,也为用范式转换来解释科学革命提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