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支气管针吸活检术联合超声内镜引导下经食管细针穿刺活检术在纵隔肺门病变中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pigeig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经支气管针吸活检术(TBNA)联合超声内镜引导下经食管细针穿刺活检术(EUS-FNA)在纵隔、肺门病变的定性诊断及肺癌N分期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129例影像学检查提示存在纵隔、肺门病变的患者行TBNA或EUS-FNA,穿刺标本均行病理和细胞学检查。结果 联合应用TBNA和EUS-FNA的诊断率为899%(116/129),其中行TBNA59例,诊断率为84.7%(50/59);行EUS-FNA70例,诊断率为94.3%(66/70)。细胞学和病理学诊断率分别为92.2%(107/116)和87.9%(102/116)。通过病理检查,可使诊断率提高8.4%(9/107)。116例通过穿刺诊断的患者中,有103例患者得到明确组织分型,细胞学和病理组织分型诊断率分别为73.8%(76/103)和89.3%(92/103)。通过病理检查,可使组织分型诊断率提高35.5%(27/76)。结论 联合应用TBNA和EUS-FNA能扩大穿刺技术对纵隔肺门病变的诊断范围,提高诊断水平。病理检查可提高TBNA和EUS-FNA的诊断率和组织分型的诊断率。

其他文献
为促进国内外乳腺癌诊治交流,提高国内乳腺癌诊治的整体水平。由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肿瘤研究所乳腺中心主办,中华医学会肿瘤学分会乳腺癌学组、中华肿瘤杂志、全国肿瘤防治办公室协办的第十届全国乳腺癌规范治疗及新进展学习班将于2009年8月13-16日在北京举办。
2009年北京胸外科学术年会于2009年12月13日在北京裕龙国际酒店隆重召开,北京地区近80家医院的胸外科医生和胸外科护士长约800人出席了年会。来自上海、天津、河北、山西、广东、辽宁、吉林、黑龙江和江苏等省市的胸外科专家,以及在京的许多胸外科老前辈也应邀出席了会议。
目的 探讨蛋白酶抑制剂硼替佐米对淋巴瘤细胞株Jurkat细胞的凋亡诱导作用及其可能机制,同时观察联合硼替佐米与阿霉素对Jurkat细胞有无协同作用。方法 采用四甲基偶氮唑蓝(Myr)比色法检测硼替佐米、阿霉素对Jurkat细胞体外生长的抑制作用,油镜下观察细胞形态变化。采用DNA的碘化丙啶(PI)染色及Annexin V-PI双标记法检测细胞凋亡率,Western blot法检测硼替佐米、阿霉素对
患者女,38岁。头痛、呕吐3个月,脑瘤术后2周,于2009年6月19日入院。患者无明显诱因出现头胀、头痛,伴恶心、呕吐,并呈进行性加重,当地医院CT检查示右侧额叶占位性病变,考虑脑肿瘤(胶质瘤可能性大),于2009年3月3日在全麻下行右侧额颞叶开颅病变活检并去骨瓣减压术。
目的 分析影响肝内胆管细胞癌(ICC)患者预后的相关临床病理因素,并对ICC的外科治疗方式进行探讨。方法 回顾性分析43例经病理证实为ICC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43例ICC患者中,40例行肝切除术,2例在剖腹探查时行无水酒精注射,1例仅行剖腹探查。采用单因素和Cox回归模型对可能影响ICC患者术后生存的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全组43例患者的1、3和5年生存率分别为64.4%、30.9%和25.8%。
目的 探讨水表观扩散系数(ADC)在肝癌化疗栓塞术前后的变化及其在预测和评价栓塞疗效中的价值。方法 对化疗栓塞术前和术后的肝癌患者进行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DWI)检查(弥散系数为0和500s/mm^2)计算肝癌病灶手术前、后的ADC值,并与化疗栓塞效果比较。结果 栓塞不良组的术前ADC值(1.687×10^-3 mm^2/s)高于栓塞良好组(1.278×10^-3 mm^2/s,P〈0.05)。采
目的 探讨肝细胞癌(HCC)切除术后肝内复发的预后影响因素以及复发后治疗方式的选择。方法 收集184例HCC切除术后肝内复发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回顾性分析21项临床病理学因素以及复发后治疗方式对HCC患者肝内复发后生存期的影响。结果单因素分析结果表明,术前血清甲胎蛋白(AFP)水平较高(〉100ng/ml)、有微血管浸润、首次诊断复发时肿瘤的Child-Pugh分级为B或C级、有多个肝内复发肿瘤以
为进一步推进妇科常见恶性肿瘤的规范化治疗,并探讨微创技术在妇科肿瘤领域的应用,经国家级继续医学教育委员会批准,由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妇科主办、《中华肿瘤杂志》编辑部协办的妇科肿瘤临床诊治规范和微创技术应用学习班,定于2009年11月在北京举办。
说明:(1)本索引主题词按汉语拼音字母顺序排列;(2)冠有阿拉伯数字、西文字母、西文姓氏的主题词,按其后汉字的拼音字母顺序排列;(3)文题、作者后括号内数字为期号,最后为起止页。
目的 探讨单纯CHOP样方案与CHOP样方案+高剂量治疗联合造血干细胞移植(HDT-HSCT)一线巩固治疗淋巴母细胞淋巴瘤(LBL)的疗效。方法 63例有完整治疗及随访记录的LBL患者,初治均采用标准CHOP样方案,42例获得完全缓解(CR)或不确定CR(CRu)。其中26例接受HDT-HSCT巩固治疗,16例单纯进行6~8个周期CHOP样方案治疗。结果 63例患者中,初治总缓解率为82.5%。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