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陈寅恪先生“新方法”、“新材料”之史学“试验”——陈寅恪先生《书信集·致刘铭恕》解析

来源 :史学月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icku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陈寅恪《书信集·致刘铭恕》说:“近年仍从事著述,然已捐弃故伎,用新方法,新材料,为一游戏试验。”这是他对自己学术生涯重要转折的自我说明。他所谓“新材料”,乃指“明清间诗词,及方志笔记等”;“新方法”,即“不同于乾嘉考据之旧规”,亦即《论再生缘》、《柳如是别传》中所使用的“以诗证史”之“新法”。陈寅恪将自己的《柳如是别传》称作是史学上新的“实验”,从社会风俗史变迁的视角,辨析了“三百年前南北社会风气歧异之点”,“发三百年未发之覆”。这一试验与转变,是与国际史学界对心态史、心智史和妇女史的关注同步发生的。
其他文献
北京师范大学王桧林教授此文原为本刊去年五四运动90周年纪念而撰,文章完成时,那组纪念五四的笔谈已进入清样校对程序,故未能编人,便拟适时发表。孰料,去年9月2日王先生竞驾鹤西归。哲人逝世已届周年,适因今年是中国现代史学会成立30周年,本刊借此机会刊发长期担任中国现代史学会副会长、名誉会长等领导职务的王桧林先生此文,以作为对他的怀念和纪念。王先生一生学问之大、之深、之精,非吾辈所能妄加评述。惟先生在此文中,以治思想史的博大视野(世界史的视野)对近现代以来中西文化论争的几个主要问题进行了透视和解剖,思考问题之大
晚清一民国埠际贸易网络体系的发展可从一定程度上反映传统经济的转变过程,其经历了三个不同的发展阶段:1885-1904年的快速扩展阶段;1936-1937年的战前埠际贸易发展的最高峰;1938年以后战争期间的非常规阶段。引人注意的是,埠际贸易的空间分布在百年尺度上变化极其剧烈。长江南北有较大的区域性差异,南方埠际贸易网络更为复杂。埠际贸易仅仅具备中等的空间集中程度,枢纽城市的贸易权重在研究时段内渐趋走低,中小城市港口直航渐成趋势,这种发展态势在抗战爆发之后略有反转。
在缺乏准确可信的计量数据时,从区域的生产与流通空间着手,度量近代长江三角洲地区经济发展的过程与绩效,是理解该区域经济成长的一个有效指标。从发展地理学的角度考察近代长三角地区农业、商业、工业演进过程中的时空轨迹,从而证实近代中国经济发展处于起飞阶段的失衡状态,这不能被误解为“停滞”或“陷阱”,结构与空间的二元性具有自我消解的内在动力。
20世纪50年代初,刚刚成立的新中国成功地打破了西方国家的对华橡胶禁运,从东南亚地区为苏联代购了大量橡胶。中国在橡胶贸易上对苏联的积极配合,不仅巩固了新中国与苏联的经济联系,也反映了中国作为社会主义阵营的新成员,勇于承担自己的国际义务与责任,具有强烈的奉献与牺牲精神。
第一次鸦片战争后,美国国内在对华贸易问题上有过短暂的争论,争论焦点在于美国在华利益是凭中国皇帝的恩准,即“一体通商”,还是美国应有同英国一样“庄严的条约”。最终,坚信条约派取得胜利。美国政府派遣顾盛使团前来中国,要求清政府以中美签订条约的形式,保证美国在华利益。谈判签订《望厦条约》,中美双方经历了从对抗到妥协的发展过程。以耆英为首的清政府谈判代表团基本上做到了据理力争,期望通过努力尽量减少条约给国家利益造成太多的损失,但鸦片战争后的国际环境使清政府无法拒绝美国政府提出的“机会均等,利益均沾”的要求。条约的
在《四库全书》的编纂过程中,高宗为其颁有大量谕旨,因此可以说全书不仅是中华帝国最后的自足自信的知识体系的展示,也是中华帝国最后一位强势皇帝眼中天下的反映。通过谕旨中的文史批评与对史书编纂或修改的干涉,高宗有意识地为清廷论证了正统合法性,是一个典型的帝国意识形态建构过程:通过史著的编修与体例的不断修正,高宗不惜褒举明季诸臣,贬斥本朝“贰臣”,意在鼓吹正统;而体例本身即正统之体现,高宗以此以及一些技术性指示进一步确证了本朝为亘古未有之得统至正的国家。
上一个世纪80年代以来至本世纪初,日本对华投资实现了快速的增长并伴随着频繁的变化,这突出地表现在投资总量与投资产业结构的变化上。与此相连的一个重要问题是,日本国内产生了越来越多的对产业空心化的担忧,并将这归因于中国,随之将“中国威胁论”推到了高潮。时至今日,随着世界经济形势的变化,这些问题已不再是热点,但它始终是重要而需要冷静思考的问题,而且未来也可能再次成为影响中日经济关系的一个障碍性因素。本文从历史视角对日本对华投资与日本产业空心化及其相互关系进行再审视,以求对相关问题做出更加清醒的认识。
期刊
尽管人类历史的发展从现象上看,无疑每时每刻都是在流动着、变化着的,但就人类的社会生活方式、生活样态来看,在漫长的历史中,每个族群在没有遇到外界重大压力的情况下,通常能够保持着自己长期稳定的特有面貌,即使有变化也是极其缓慢的。然而,在民族交往与相互交流的历史过程中,在人类历史逐渐由点到面地发展为邦国的历史、国际性的历史和全球化的历史的特定时期内,民族和国家间相互影响而以较快的速度改变自己的社会生活方式和样态的社会转型便成为不可回避的历史事实。近代世界人类的历史就处于这样的一个特定历史时期。近代中国在逐渐走进
东周时期,儒家内向探求祭祀的价值之源,认为祭祀是人心自然的欲求,并以人心与内在之情作为祭祀的合理依据。这一内求一系的学者,主张祭祀“内尽于己”,实践“仁”、“孝”,从而成就主体之德性。由于天与人心存在紧密的联系与贯通,这一尽心成德的思想其实也蕴含着祭祀主体上达天命的自觉与内向超越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