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作业设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来源 :甘肃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yu0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键词】 数学教学;作业设计;存在问
  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8)
  14—0086—01
  小学数学作业是数学课堂教学的延续和补充,是学生最基本的学习形式。它是数学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还是学生巩固课堂知识、发展数学思维的基本途径。但是现阶段小学数学作业的布置很多时候存在着数量偏多、内容重复、形式单一的普遍问题,因此,对小学数学作业的布置必须进行优化改革,采取减负提质、丰富作业形式等策略,让数学作业发挥其应有的价值,以达到促进学生发展的目的。
  一、小学数学作业设计存在的问题
  1. 作业量过大。数学是小学阶段重要的基础性学科,教师和家长都十分重视,这也是数学作业量日益增多的原因之一。许多教师为了让学生更好地巩固学到的知识,会盲目布置大量作业,这样做很容易导致学生厌学。除了学校给学生布置的课内外作业外,很多家长还抱着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心情为孩子安排各种辅导班,在校外进行进一步的学习。这样一来,学生每天面对繁重的书面作业,严重地影响了其他方面兴趣的培养,不利于学生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
  2. 作业形式过于单一。目前数学作业的设计形式较为单一,形式上多是书面作业,非书面形式的作业较少。这种情况容易导致学生的思维僵化,也不能更好地培养学生的综合数学素养。
  3. 作业内容过于单调。数学作业的目的是为了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不是单纯为了提高学习成绩。但是,由于受传统教学模式的束缚,教师一般不会根据学生间的差异布置不同类型、不同难度的作业,会依赖于教材和教学参考来对全班学生统一布置相同的习题或试卷。这样的作业不利于学生个体思维能力的培养,也不能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
  二、小学数学作业设计的对策
  1. 数学作业的量要适当。数学教师要重视作业的质量而不是数量,要通过对知识点的归纳总结,设计出适合学生知识巩固的作业数量。数学教师也应做到及时与学生家长沟通,劝导家长根据学生的情况选择辅导班。同时劝告家长不要盲目购买辅导材料,过重的负担不仅不能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可能还会给学生带来负面的影响。
  2. 数学作业形式多元化。在设计数学作业时,不仅要在作业的量上进行控制,还应注意作业形式的多样化。比如,除了书面作业外,教师还可以给学生布置一些实践类作业、调查类作业、亲子合作作业等等。比如,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第二单元“认识三角形和四边形”的作业设计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观察身边事物,然后进行总结分类,再以口头作业的形式来加强基础知识的学习,比一比看谁完成的内容最多。在这样的作业设计中,不但提升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也有效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及想象能力。
  3. 数学作业设计内容层次化。教师所设计的作业中,题型一定要全面,基础题、扩展题、开放题、创新题都应有所涉及。需要充分考虑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比如,对优等生,要引导他们将熟练掌握的知识进一步进行拓展;对中等生,要鼓励他们高效完成课堂练习;对学困生,要针对他们的特点,设计一些以基础知识为主的练习。
  比如,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第三单元“街心广场问题”的教学中,教师可以让学生到社区广场、街心花园等地方实地观察。然后在课本问题之外,自行设计关于自己实际观察到的题目。学生面对自己设计的作业,完成的积极性将大大增加。
  总之,在小学数学教学活动开展中,教师要重视新课标中提出的要求和目标,要鼓励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注重學生的个性化发展。在作业的设计上采取多元化的手段,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尊重学生之间的差异,设计出真正适合学生的有效作业,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从中获取相关的知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实现教师的教学水平和学生学习效率的双重提高,为学生终身的可持续性发展奠定基础。
  编辑:谢颖丽
其他文献
摘 要:数学是抽象而枯燥的。要想由抽象变具体,枯燥变兴趣,以此来提高学生的数学成绩,就要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浓厚兴趣。为此,要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营造宽松和谐的课堂氛围,创设课堂思维情境,将数学学习引入生活……就能取得好的效果,提高数学学习成绩。  关键词:快乐;学习数学;师生关系;创设情境;宽松和谐  如果想让我们的学生提高数学成绩,那么,在教学中就要多想办法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同时,还要提供
诗人舒婷在谈及汉语时,有过这样的表述:"魅力汉语对我们的征服,有时是五脏俱焚的痛,有时是透心彻骨的寒,更多的是酣畅淋漓的洗涤和‘我欲乘风归去’的快感。"而当我们面对汉语艺
刚接手新班不久,就收到学校要组织经典诵读比赛的消息,我暗自高兴:这次活动是个好机会,一来可以与学生多接触,了解他们并增强班级凝聚力;二来作为班主任的我,又是语文老师,正好利用自身的特长,通过活动激发他们学习语文的兴趣。  接下来的时间,我摩拳擦掌,选课文、找配乐,设计队形,忙得不亦乐乎。当一切安排就绪,准备向学生宣布计划时,科任教师刘老师悄悄地跟我说:“胡老师,我看你这两天一直在忙着准备学生活动,
数学语言作为一种包含特定含义的特殊语言,在课堂上起着传授知识、了解学生知识掌握情况、沟通师生情感等作用。因此,教师教学中数学语言的运用是否规范科学、合情合理,直接影响到学生的知识技能的掌握和情感价值观的形成或发展。那么,如何在数学课堂上运用好教学语言,以培养合格人才呢?  一、教学语言要准确规范、简洁  教师是一本“活教材”,其言行对学生有潜移默化的影响。教师能不能规范使用教学语言,直接影响学生能
<正>教育是一门科学,管理是一门艺术。处于信息时代的班主任更需要紧跟形势,不断开动脑筋,探讨如何通过营造学生喜闻乐见的现代信息技术氛围,开展具有信息时代特色的班主任工
幼儿园绿色教育与课程整合的实践研究课题,是我们根据综合主题课程,选择对儿童发展有利、适合幼儿学习的有意义的主题内容而确定的,它可以充分地让幼儿主动建构,促进幼儿健康发展。我们采取多种教育形式、教学途径整合绿色教育理念和内容,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捕捉幼儿一日生活和周围环境中的有利契机和有益事件,引导他们从自身和他人的经历与体验中学习,倡导绿色和谐的理念,让他们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亲身实践善待身边人、
在课改后的这些年,数学课堂教学发生了本质上的改变,由原来的教师主导整堂课变成了学生可以自由、灵活地发挥想象,可以畅所欲言,尽情发挥潜能的课堂。学生对数学的认识不再是无味的、枯燥的数字,而是多姿多彩、千姿百态、与生活息息相关、引人入胜的。那么,如何上好小学数学课呢?  一、实行民主教学,构建轻松和谐的师生双边活动  我国的教育沿袭了几十年一贯制的“传道、受业”做法,制约和限制住了学生是课堂的主体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