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对幼儿进行礼仪养成教育是幼儿园德育教育的重要内容。近年来,由于家庭、幼儿园和社会教育存在诸多“误区”,对幼儿礼仪养成教育形成许多不利因素,导致幼儿礼仪缺失问题较为严重。因此,我们要站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提高全民素质的高度,进一步优化育人环境,营造礼仪氛围,细化礼仪内容,注重日常渗透,切实加强幼儿礼仪养成教育,为培养新时代合格接班人而不懈努力。
关键词:幼儿;礼仪;养成教育
【中图分类号】G6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8877(2020)03-0059-01
礼仪是一个人的思想道德水平、文化素养、交往能力的外在表现,是一個国家文明程度的客观反映。对幼儿进行礼仪养成教育,就是培养幼儿从小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优秀品质,为幼儿终身幸福做好奠基。我通过对庆城幼儿园1OO名5-6岁幼儿的抽样调查和27年的幼教工作中发现,许多幼儿天资聪明可爱,思维活跃、学习活动中表现突出。但是缺乏合作精神,不能和同伴友好交流、相处。表现为以我为中心、自己喜欢的玩具不给别的小朋友玩等不良行为习惯。因此,在幼儿期进行礼仪养成教育势在必行。
1.幼儿礼仪养成教育的调查分析
通过日常观察、和幼儿交谈,我发现:幼儿礼仪水平好占调查总数25%;中等水平占30%;差为45%。在随机问卷抽查的100名幼儿中:花钱买东西挑最好占24%,而应该节约只占21%;给父母从来没有洗过袜子占53%,嫌脏不洗占33%;在调查中有60%幼儿最烦父母吵架,25%幼儿最烦晚上一个人在家;当家庭有困难时要分担只占15%,宽慰父母占30%,而若无其事占55%;爷爷、奶奶卫生不好时让他们回去占5O%,不理不睬占3O%,帮助他们只占20%;当看到讨饭的人时非常同情占30%,很想给钱占2O%,感到讨厌占33%,绕到离开占17%;买到新衣服时非常高兴占72%,看牌子占15%,感谢对方占13%。
原因分析:一是家庭礼仪教育薄弱。如今独生子女较多,孩子都是家中的“宝”,家长过分呵护、包办代替甚至溺爱,这种错误育儿思想导致孩子不懂得尊重长辈、唯我独尊,不能与同伴友好相处、更不知道感恩。我经常在幼儿园可以看到:幼儿入园离园时家长背着、抱着孩子的现象较多,尽管爷爷、奶奶们步履艰难,但还乐呵呵的;大班孩子还有很多不会穿衣、洗脸、擦屁股的现象。许多家长却把孩子能否写几个字、念几首儿歌等作为衡量孩子的唯一尺度,而从不把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技能训练当回事。二是幼儿园对幼儿礼仪养成教育重视不够。幼儿园虽有礼仪养成教育计划,但还不能将文明礼仪教育贯穿于幼儿一日生活各个环节,更做不到持之以恒。教师自身学习不够,个别教师还未真正意识到身教重于言教,更没有认识到幼儿教育的有效途径更多的是感染孩子,而不是说教。另外,一些民办幼儿园处于生源竞争,极力迎合家长 “望子成龙”的错误理念(家长认为孩子掌握知识越多越聪明),在教育教学中出现了幼儿园教育小学化倾向,忽略了孩子良好生活习惯的培养。三是社会不良风气对幼儿负面影响加剧。在日常生活中,有的成人不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比如,带着孩子在公共车上抢位子,不主动给老年人让座;在公共场合大声喧哗,随地吐痰、乱扔垃圾;外出旅游、观看演出时,不顾个人形象攀爬窗台、扶手、护栏、围墙、雕塑等。可想而知,在这样的社会氛围中,如果再不重视幼儿礼仪养成教育,孩子哪里还会懂得谦让、尊重、感恩、彬彬有礼呢?
2.幼儿礼仪养成教育的重要性
今天的幼儿,他们良好思想品德的形成关系着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传承,优良传统的继承。如今面对各种竞争,如果没有良好的行为习惯和一定的规则来约束,是很难适应现代生存环境的。俗话说“三岁看老,七岁看大”,因此,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必须从幼儿抓起,这也是完成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3.加强幼儿礼仪养成教育的对策建议
(1)营造良好育人环境
良好的生活环境是幼儿健康成长的基础。因此幼儿园、家庭能否为他们创设一个宽松、愉快、积极向上的环境至关重要。比如,可以在幼儿盥洗室、寝室、走廊等各个活动区张贴一些与礼仪教育相一致的卡通画、儿童画、礼仪明星照片等,时时提醒幼儿做一个有礼貌的好孩子。也可以,创设“做个懂事的乖宝宝”和“礼貌用语我会说”等各种礼仪主题墙,使孩子的心灵得到感染和熏陶。
(2)注重一日活动渗透
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不是一朝一夕就能见效的,需要我们长时间的引导、感染、培养而成。于是,我们应树立“一日生活皆教育”的教育观,把礼仪养成教育点点滴滴渗透在幼儿一日生活的各个环节,让文明习惯悄然落地生根。如,早上入园“小小接待员”这一角色的扮演,可以使孩子通过礼貌交流,规范自己的言行。还可以利用闲散时间让幼儿在诵读《三字经》《弟子规》等国学经典过程中,感悟礼仪等。
(3)注重榜样示范作用
孩子虽小,但喜欢模仿。因此,作为教师、家长首先要严以律己,以身作则,要在孩子面前做到衣着整洁大方,笑对他人,能主动与别人打招呼、问好。也可发挥好幼儿的榜样作用。比如,某某小朋友在院子看到了果皮,捡起扔到了垃圾桶里,你就当着全班幼儿的面进行表扬。或某某小朋友跑过去将摔倒的小朋友扶了起来,你立即进行表扬这个小朋友等等,以后就会有许多小朋友向他们学习。
总之,切实抓好幼儿礼仪养成教育,是我们每一位幼儿教育工作者的首要责任,是每一位孩子家长的必修课程,更需要全社会共同关心、重视、支持和努力,全面培养具有较高文明素养的一代新人。
关键词:幼儿;礼仪;养成教育
【中图分类号】G6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8877(2020)03-0059-01
礼仪是一个人的思想道德水平、文化素养、交往能力的外在表现,是一個国家文明程度的客观反映。对幼儿进行礼仪养成教育,就是培养幼儿从小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优秀品质,为幼儿终身幸福做好奠基。我通过对庆城幼儿园1OO名5-6岁幼儿的抽样调查和27年的幼教工作中发现,许多幼儿天资聪明可爱,思维活跃、学习活动中表现突出。但是缺乏合作精神,不能和同伴友好交流、相处。表现为以我为中心、自己喜欢的玩具不给别的小朋友玩等不良行为习惯。因此,在幼儿期进行礼仪养成教育势在必行。
1.幼儿礼仪养成教育的调查分析
通过日常观察、和幼儿交谈,我发现:幼儿礼仪水平好占调查总数25%;中等水平占30%;差为45%。在随机问卷抽查的100名幼儿中:花钱买东西挑最好占24%,而应该节约只占21%;给父母从来没有洗过袜子占53%,嫌脏不洗占33%;在调查中有60%幼儿最烦父母吵架,25%幼儿最烦晚上一个人在家;当家庭有困难时要分担只占15%,宽慰父母占30%,而若无其事占55%;爷爷、奶奶卫生不好时让他们回去占5O%,不理不睬占3O%,帮助他们只占20%;当看到讨饭的人时非常同情占30%,很想给钱占2O%,感到讨厌占33%,绕到离开占17%;买到新衣服时非常高兴占72%,看牌子占15%,感谢对方占13%。
原因分析:一是家庭礼仪教育薄弱。如今独生子女较多,孩子都是家中的“宝”,家长过分呵护、包办代替甚至溺爱,这种错误育儿思想导致孩子不懂得尊重长辈、唯我独尊,不能与同伴友好相处、更不知道感恩。我经常在幼儿园可以看到:幼儿入园离园时家长背着、抱着孩子的现象较多,尽管爷爷、奶奶们步履艰难,但还乐呵呵的;大班孩子还有很多不会穿衣、洗脸、擦屁股的现象。许多家长却把孩子能否写几个字、念几首儿歌等作为衡量孩子的唯一尺度,而从不把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技能训练当回事。二是幼儿园对幼儿礼仪养成教育重视不够。幼儿园虽有礼仪养成教育计划,但还不能将文明礼仪教育贯穿于幼儿一日生活各个环节,更做不到持之以恒。教师自身学习不够,个别教师还未真正意识到身教重于言教,更没有认识到幼儿教育的有效途径更多的是感染孩子,而不是说教。另外,一些民办幼儿园处于生源竞争,极力迎合家长 “望子成龙”的错误理念(家长认为孩子掌握知识越多越聪明),在教育教学中出现了幼儿园教育小学化倾向,忽略了孩子良好生活习惯的培养。三是社会不良风气对幼儿负面影响加剧。在日常生活中,有的成人不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比如,带着孩子在公共车上抢位子,不主动给老年人让座;在公共场合大声喧哗,随地吐痰、乱扔垃圾;外出旅游、观看演出时,不顾个人形象攀爬窗台、扶手、护栏、围墙、雕塑等。可想而知,在这样的社会氛围中,如果再不重视幼儿礼仪养成教育,孩子哪里还会懂得谦让、尊重、感恩、彬彬有礼呢?
2.幼儿礼仪养成教育的重要性
今天的幼儿,他们良好思想品德的形成关系着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传承,优良传统的继承。如今面对各种竞争,如果没有良好的行为习惯和一定的规则来约束,是很难适应现代生存环境的。俗话说“三岁看老,七岁看大”,因此,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必须从幼儿抓起,这也是完成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3.加强幼儿礼仪养成教育的对策建议
(1)营造良好育人环境
良好的生活环境是幼儿健康成长的基础。因此幼儿园、家庭能否为他们创设一个宽松、愉快、积极向上的环境至关重要。比如,可以在幼儿盥洗室、寝室、走廊等各个活动区张贴一些与礼仪教育相一致的卡通画、儿童画、礼仪明星照片等,时时提醒幼儿做一个有礼貌的好孩子。也可以,创设“做个懂事的乖宝宝”和“礼貌用语我会说”等各种礼仪主题墙,使孩子的心灵得到感染和熏陶。
(2)注重一日活动渗透
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不是一朝一夕就能见效的,需要我们长时间的引导、感染、培养而成。于是,我们应树立“一日生活皆教育”的教育观,把礼仪养成教育点点滴滴渗透在幼儿一日生活的各个环节,让文明习惯悄然落地生根。如,早上入园“小小接待员”这一角色的扮演,可以使孩子通过礼貌交流,规范自己的言行。还可以利用闲散时间让幼儿在诵读《三字经》《弟子规》等国学经典过程中,感悟礼仪等。
(3)注重榜样示范作用
孩子虽小,但喜欢模仿。因此,作为教师、家长首先要严以律己,以身作则,要在孩子面前做到衣着整洁大方,笑对他人,能主动与别人打招呼、问好。也可发挥好幼儿的榜样作用。比如,某某小朋友在院子看到了果皮,捡起扔到了垃圾桶里,你就当着全班幼儿的面进行表扬。或某某小朋友跑过去将摔倒的小朋友扶了起来,你立即进行表扬这个小朋友等等,以后就会有许多小朋友向他们学习。
总之,切实抓好幼儿礼仪养成教育,是我们每一位幼儿教育工作者的首要责任,是每一位孩子家长的必修课程,更需要全社会共同关心、重视、支持和努力,全面培养具有较高文明素养的一代新人。